边地遥无极,征人去不还。
秋容凋翠羽,别泪损红颜。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
藁砧何处在,杨柳自堪攀。
一一杨炯:折杨柳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卢照邻:长安古意名句
附: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一一杜甫:戏为六绝句之二
初唐四杰
一、初唐四杰的求新精神
人类的求新情结与叛逆情结,同是文明进步的动力。相较略具主动性的叛逆情结而论,求新情结具有一定被动性;其被动性,主要来自于个性形成之时的社会因素。
按说,这两种情结,均可视作人类天性;而这种天性又会因个体差异因素,造成表现形式和表现程度不同。因此,从理论上讲,叛逆情结和求新情结,会出现在社会各阶层所有人物身上。
但以现实观照:这两种情结,却多会出现在社会中下层。究其根本,正是社会利益因素所致。
初唐四杰
说得再明白一些:社会中上层既得利益者,即使具有强烈的叛逆情结和求新情结,也会因利益问题而强行压制;比如薛宝钗和李纨。如果中上层人物一旦明确表现出叛逆情结或求新情结,就十分难能可贵;比如贾宝玉和林黛玉。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终究想说的,大约就是如上道理。
初唐文坛四杰之所以为四杰,正是因为他们的个性,都具有较为强烈的叛逆情结和求新情结;体现于诗文内涵,相当务实求真。
前文略已表明:在王勃和骆宾王身上,叛逆情结多来自于自身家世的奇特曲折,或自身经历的苦闷不平。这些客观因素,会把个性中的叛逆情结激发出来:表达在诗文立意或体现于实际行动中。
二、初唐四杰的文学风格
文学创作方面,初唐四杰主要反对当时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内容空洞、情调消靡的上官体诗文;主张诗文主题应该言之有物。
所谓上官体,是指南朝至初唐以来官方宫体诗的代称,以初唐弘文馆学士上官仪为代表而得名。
所谓宫体诗,简明地说:即常言的浓词艳赋和靡靡之音;最著名的大作,比如陈后主创作的《后庭花》即被后世讥讽为亡国之音。
回头看魏晋隋唐文学史,宫体诗主要流行于南朝后期至初唐时代。
较之空洞无物为意识主流的魏晋后期骈文和诗文,王勃与骆宾王两位的诗文虽然主题思想有所超越;但其形式,并没有完全脱离魏晋文章的浮夸之风。
相较杨烔和卢照邻主张刚健质朴、清明旷远的风格,王勃和骆宾王的诗文稍显逊色。这就是传说杨烔之所以发出愧在卢前,耻居王后之叹的缘由。
世人称赞初唐四杰排列名次为:王杨卢骆。
杨炯对此种排序,很不服气。按杨烔的意思,卢照邻应在他之前,而王勃应在他之后;即如卢杨王骆才合其意。
其实这些口水,不过是文人相轻和见解不同。初唐四杰诗文风格,各有所长,总体的思想主张和风格,基本相似。倘若以文章和诗歌的综合成就观照,世人的评价还是颇有道理。
杨 炯
三、杨炯的文学创新
杨炯,陕西华阴人;生于650年,与王勃同庚;二十六岁中榜入仕,做过朝廷官员及地方军政小吏。
杨炯在朝勇于创新,一度曾深得武氏青睐。后因族弟参与李敬业和骆宾王的扬州兵变,杨炯受到牵连,被贬地方为官。
杨烔处世冷峻,为官严酷。其诗风雄健,气魄昂阔。前面所列他的五律《折杨柳》一诗,最能体现其风格。
折杨柳原是曲牌名,最早于汉宫流行;据说,是由宫廷倡伎李延年所创。后来逐渐演化成送别伤离之调。
折杨柳的表面之意,就是送别之时,友人或妻子折下路边的杨柳枝,编成草帽或草环,为出行的朋友或丈夫戴在头上、或套在臂膀,以表达永不相忘之情。
故而,该曲逐渐演化为友人怀念征人、妇女思念塞外丈夫的专用词牌;成为闺怨类诗词的代称。
望断流星驿,心驰明月关。显然,杨烔的折杨柳,相较之前儿女情长的同类诗作有所超越。他把对女子闺情与妇女闺怨之根源的求索,上升到战争与政治领域咏叹,暗隐残酷的战争和兵役对人性的摧残。
杨炯把塞外诗和闺怨诗巧妙结合,从闺怨闺情角度,揭示战争和兵役对人性的摧残。这种主题和风格当时十分难得;影响到中晚唐诗人塞外诗的总体风格。
山水弹琴尽,风花酌酒频。杨烔的山水诗,也能看出他的思想境界与自然达成统一,相较于空洞的、无病呻吟之类的抒情诗,均有所进步。
卢 照 邻
四、卢照邻的务实精神
卢照邻比王勃、杨烔年龄稍长十岁有余,他是幽州范阳人;即河北涿县一带。卢照邻少时颇有才名。
初唐四杰都是少年老成,被世人视为天才神童。卢照邻一生经历,十分复杂。青年时代,为邓王李元裕府上典签,深得邓王赏识,常比之司马相如。所谓典签,即王府掌管机要文书的小吏。
后来,卢照邻又在巴蜀做过地方县尉。再后又遭横祸入狱。之后又隐居长安西南的太白山烧丹求道,因服用丹药中毒以致残废。
老年时,卢照邻移居河南禹州境内嵩山一带,过着田园生活,终于因不忍病痛的折磨而投水自尽。
卢照邻的一生尤显荒唐,颇遭时人与后世诟病。而正是他具有的自由思想和求新情结,才使他在诗文创作领域,取得令时人与后世瞩目的成就。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这是他最为著名的一句诗作,是对虚无主义和世间流俗的嘲讽与反击。总体来看,卢照邻很像具有自由思想的朴素唯物论思想家,并具有一定的求真务实精神。
卢照邻代表作《长安古意》的主题,在初唐文坛享有盛誉,颇具开创性和求新精神。
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他的诗句,不但形象逼真、趣味横生,并且暗含对权贵阶级骄奢淫逸的鞭挞。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这种浪漫主义情调,有对大自然的讴歌,同时,暗隐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间流俗的蔑视。
太高人欲妒,过洁世同嫌。初唐四杰在当时文坛名望极高,自然难免时人嫉妒。加之他们的人生命运都十分不幸、十分怪诞;几乎个个英年早逝,或反叛或失踪;更加引得后世庸众的攻讦诽谤。
但总会有公正人仕,会站出来说话。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还是杜甫说得好:初唐四杰作品的局限性和其命运的不幸,无论遭到世俗庸众怎样的非语,但他们诗文所体现的叛逆精神和求新情结将与江河同寿。
事实的确如此:正是以初唐四杰为代表的诗坛自由意识和求新精神,影响到之后大唐王朝文化领域和政治领域的协同革新,才换来一百多年的文明盛世。
唐都浪子《诗解大唐》:杨炯卢照邻的求新情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