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就听说过:职场没有纯粹的友谊,只有价值互利。我一直对这个观点持怀疑态度。
直到自己在职场摸爬滚打十多年之后,我终于也认同了这个观点,并对它有了更深的理解。
刚毕业应聘到一家大型央企工作,我的主管比我大6岁。周围的人都说他难沟通,脾气臭,我却不这样认为。
他安排工作总是很仔细,我在落实的过程中,如果有不会或者不明白的地方,他也教得特别耐心。
作为一个职场小白,刚开始我连excel打印表头都不会设置,更不知道有分页预览等功能,主管总是很耐心教我,没有一点不耐烦。
遇到加班的时候,他还会很细心叫我一起去吃饭,然后回来再接着干工作。因为他的细心和耐心,我进步特别快,很快就可以独当一面了。
等我熟悉工作之后,他便放手让我干,只是偶然提点一二。
工作之余我们聊天,他经常询问我有没有困难,有了就要及时沟通。也有时候,他会讲一些自己的趣事。还有时候,他月度及季度工作总结没写,我会代笔。
我生活中遇到难题他也会毫不犹豫伸出援助之手。
记得有一段时间,因为久坐不起,我的腰出现了问题,疼痛难耐坐立不住。
他知道后,直接开车载我去医院,找了他认识的大夫,很快就做B超检查,医生看片子说问题不大,就是因为长时间缺少锻炼,以后注意就行,如果短时间内怕疼,可以打封闭针。
看着他忙前忙后帮我挂号交钱领针,说不感动那肯定是假的。
当然,为了不让他失望,我后来工作更加仔细认真,不到一年时间,我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主管只管安排,我负责完全落实。
我一直庆幸,自己一入职场就遇到了亦师亦友的师傅,我们年龄相差不大,内心期待这份友谊天长地久。
2011年,主管调去了另一个平行单位,随后我们的联系慢慢少了。
再后来,叫他出来坐坐也说忙,信息总是回复得很难。
我知道不是因为忙。他是一个特别高效的人,也会培养下属,不会把自己忙到没有时间回复信息。
刚开始我以为我做错了什么,惴惴不安,再后来,我明白了。
那时候刚毕业,以为在职场上遇到了友谊,后来才想通,原来我需要师傅,他需要执行者。
我们最大的联系是,职场互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