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抽了一本书,快速浏览目录后选择一个章节做读书笔记。
我看过这样的书,也上过类似的写作课,都是自学,既没刻意练习,也未能坚持。自己也写公众号,但不是自媒体人。
我在网络上写,最早是在博客上。一边工作,一边育儿,一边写作。写着写着,就很容易被推荐到首页。有时是育儿的,有时是教学的。因此认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网友,至今十多年的联系。
有了老二们,我开始写公众号。目的是想看看自己有没能力开通原创保护、赞赏和留言的能力。至今还记得,推着两个双胞胎去接老大放学的路上,收到了公众号的通过信息,还同时收到网友的祝贺信息,真是雀跃。
后来给一个童书平台供稿,一篇600。现在想来,真的是人情价。我有自知之明。阅读量、转发量和点赞量都很少。我写作时缺乏读者意识,也不关注当下的热点。在写作时,常常从自己角度出发,两个字形容:自嗨!
我也受邀加入当地的作协,但是很少投稿。真写不出像样的文字来。
每个月游戏的态度参与新童诗的活动,也有上稿的,可以像个孩子一样,拿到大女儿面前去炫耀。
我反思自己,发现自己写得不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生活太幸福,没有波澜,内心无涟漪,想要无病呻吟都做不到。二是读书太少,写作自然是“无米之炊”。过去看过几本书,基本都是育儿和教学的。理论实用得很,却变不成文章。
此外我不好热闹,很少关注新闻和热点,自然写不出什么“热点”。对,我几乎不看娱乐综艺,没有娱乐精神,更是段子白痴,写不出“爆款”也是意料之中。
还有一点,前几年带双胞胎,我很少出门。好几天没出门都是常有的事,更别说下楼。还有各种人事往来统统省略。
回顾自己的成长史,再对照今日阅读的笔记,发现从我会写作开始,一直都是写自嗨文。
记得大学时参加原创文学竞赛,没获奖。到了快毕业了,辅导员听到我的名字,才问我是不是大一时写过《我的兄弟姐妹》。我自己都忘记了的题目,想要忘记的往事,他却告诉我,他很喜欢我的风格,让我以后别写“抽屉文学”,大胆的发出去。
也是这件事,让我看到自己的信心,并坚持各种写。不管写得怎么样,写就对了。
当然,这中间我也间歇性迷茫。有时希望别人看到我的文字,有时希望没人看过。这种自卑又不甘的心理,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才这样。
来简书日更20多天,发现慢慢地会有点写的意识。比如因为自己读书少,让自己写读书日更。这确实是个用输出倒逼输入的好方法。顺带着,思维导图读书笔记也做的越来越快了。
写着写着,就有了手感。
据说,朋友的朋友在简书日更1000天。嗯,我也朝这个目标前进吧。如果能把家里的书都过一遍,那就赚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