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广告圈社会热点娱乐圈
如果“王菊现象”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公关战

如果“王菊现象”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公关战

作者: 兎拾柒Jake | 来源:发表于2018-06-12 17:29 被阅读232次
兎拾柒说
创造1010 王菊

就在一天前,王菊的粉丝陶渊明和沈眉庄持续发力,最终投票数量竟然超越了孟美岐,成为《创造101》第一名。

要是你问问身边90和00后的童鞋,多少都看过创造101,也许答案是50比50。可要是你问是否听过王菊这个名字。回答“听过”的人数之多一定超出你的预料。

“时代ICON(指偶像)”“独立女性SLAY(秒杀全场)”,一时间“为菊投票”(为《创造101》选手王菊投票)的声音铺天盖地席卷了整个社交网络。这个自称来自“地狱的使者”的小妮子,裹挟着大众审美的认知颠覆,早已让《创造101》溢出了一档选秀节目的边界。

2005年《超级女声》唱响的“就算没人为我鼓掌,至少我还能够勇敢地自我欣赏”,到如今变为《创造101》输出的“你越喜爱,我越可爱”,似乎已经勾勒出了这一行业里偶像明星到工业爱豆(idol)的转变轨迹,十余年来,在资本与娱乐化的双重合谋之下我们看到的是人格神的陨落——只有所谓的“人设”。

然而笔者不禁试问,难道王菊真的没有人设吗?倘若这股掀起舆论轩然大波的“王菊现象”也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公关战役”呢?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王菊的公关该是这样来策划的。


美黑菊姐

艺人王菊的市场定位:中国的碧昂斯

王菊要做“中国的碧昂斯”?
佐证1: 外媒报道

外媒的报道往往给中国艺人们拉高了几个台阶。可要让外媒报道,光是“车马费”是远远办不到的。笔者曾在一篇关于《黑豹》的影评中写道,你得是具有某种代表性意义的存在。而中国之前被报道的艺人们如范冰冰、李宇春等,也有是披上了“文化符号”的外衣。虽说现在就称其为“中国的碧昂斯”为时过早也言过其实,然而这恰恰是其醉翁之意。


由中国人撰写的外媒英国卫报稿
佐证2: 王菊语录

“直到我开始喜欢碧昂斯,开始尝试美黑,才逐渐找到了自信。”
当100个妹妹都是日韩风,只有她是欧美风,皮肤黝黑,身材壮实。特立独行由此而来。试问,很多女孩是没有实力吗?并不是,她们缺乏的就是那一点点特别,而特别比优秀困难多了。除了个人风格,她特别的点还在于,非常会为自己打记忆点。

这场假设性公关战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拔高了立意:

“王菊现象”是时髦的,她所带来的,是边缘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反叛,是人们去探寻全新的表达方式,是颠覆白瘦美的审美观,是带来女性自信独立的价值观。由此由引申出艺人王菊的“品牌态度”。

艺人王菊的“品牌态度”: 经济独立,精神独立。敢做不一样。

在普遍脆弱爱哭的女孩当中,她的性格也很特立独行,保持理性的状态,用歌词传达自己的态度:口才一流,每一次出现都要发动金句攻势,每一个都有趣,有力,让人拍手叫好。 “我是来自地狱的使者”,“给你过瘾,让你上瘾”。而艺人王菊的品牌故事更是迎合了PR金律。


“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经久不衰

艺人王菊的Brand Narratives:

像一只丑小鸭,她站在一群日韩风的白瘦美当中。显得是那么与众不同,却又特立独行,超级自信。她总是失败,总是被人看不起。却努力拼搏,不断地重新开始。在她身上,观众可以找得到共情。
她不像一个遥不可及的偶像,她更像我们身边真实而普遍的某某某,她用真实而普遍的情感与精力牵动着观众的心。

然而光靠这些传播策略仅仅只是空有骨骼。接下来要做的便是传播。通过不同媒介和手段的组合,将该艺人的“品牌属性” 传播开来,影响大众的心智意识。

SOCIAL传播第一波:以文字游戏帮助王菊拉票,再进行朋友圈广告投放、微博大V投放转发炒热话题。

大菊为重、你不投,我不投,菊姐何时能出头?......
诸如此类的饶舌句式相信就算时“菊外人”都有所耳闻。


SOCIAL传播的王菊梗之一

当会玩王菊梗变成一种潮流。帮王菊投票就是别菊一格的时候,
当拔高了的立意再“跌”回地面,用极适合SOCIAL传播的“逗逼语言”方式四散开来的时候,

甭管你看没看过创造101,反正王菊是红了。

SOCIAL传播第二波:以神曲《这菊稳了》持续烧脑,雇佣大批水军在各大BBS灌水、种草。

此处宝宝不说话,只贴图。


此处该有掌声 由布兰妮的歌混剪过来的《这菊稳了》

公关发稿:以“打破中国传统审美观,建立多元自信文化的中国‘碧昂斯’。”为报道视角切入Media Pitching。邀请自媒体大号一波波“王菊现象”的撰文评论。

王菊回馈给大众的是一个千年不倒的励志故事:跟金晓慧不同,王菊的长相和出生都平凡了许多。但王菊仍然有着不可磨灭的优势,就是她的特别。而她的特别,恰恰给了公关传播最具话题的一点。

用一句老套的公关名言作为结束,即:

There is only one thing in the world worse than being talked about, and that is not being talked about.

(世上只有一种比被人议论更惨的,那就是从未被人议论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王菊现象”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公关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cs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