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典文学解读专栏005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薄伽丘(bo 二 

经典文学解读专栏005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薄伽丘(bo 二 

作者: 梁木的读书和写作 | 来源:发表于2023-11-01 16:53 被阅读0次
薄伽丘

一、概述

乔万尼•薄伽丘 (1313年6月16日一1375年12月21日),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代表,人文主义作家、诗人。

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人们将薄伽丘与但丁、彼特拉克并称为佛罗伦萨文学“三杰”,更有说法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三大文豪。

薄伽丘的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揭开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序幕,薄伽丘也因此被公认为“欧洲短篇小说之父”。

二、薄伽丘的一生及其文学成就

1313年,薄伽丘诞生在佛罗伦萨,他的父亲是一个富有的金融业商人,他是父母的私生子。母亲是法国人,在生下薄伽丘不久便去世了。

父亲结婚后,薄伽丘由继母抚养。他在严父和后母的冷酷中度过了童年。

后来,他被父亲送到那波利,在父亲入股的一家商社不情愿地学习经商,毫无收获。

父亲又让他改学法律和宗教法规,但无论是商业还是法律,都引不起他的兴趣。

他自幼喜爱文学,便开始自学诗学,阅读经典作家的作品。这段生活使他亲身体验到市民和商人的生活以及思想情感,融入到他日后写成的《十日谈》中。

在进入那不勒斯大学后,薄伽丘阅读、钻研了大量古代典籍。

由于天资聪额,他成为意大利第一个通晓希腊文的学者,对拉丁文和当时流行的俗语也掌握得炉火纯青。

在那波利生活期间,薄伽丘有机会出入安杰奥的罗伯特国王的宫廷。在这里,他被压抑的个性和才智得以充分地施展。他同许多人文主义诗人、学者、神学家、法学家广泛交游,并接触到贵族骑士的生活。这丰富了他的生活阅历,扩大了文化艺术视野,进一步焕发了他对古典文化和文学的兴趣。

他在宫廷里又认识了罗伯特的私生女玛丽娅,对她产生了爱情。这一段富于浪漫情调的经历,也在他的文学创作中留下了很深的印痕,他日后在文学作品中塑造的一些女性形象,可以见出玛丽娅的影子。

1340年冬,薄伽丘父亲的商业活动受到挫折,经济状况恶化,一蹶不振。薄伽丘无法维持原先悠闲自在的生活,便回到佛罗伦萨。

在佛罗伦萨尖锐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他始终坚定地站在共和政府一边,反对封建贵族势力。

他参加了行会,曾担任管理财务的职务,多次受共和政府的委托,作为特使去意大利其他城邦和教廷执行外交使命。

1350年,薄伽丘结识了文艺复兴早期杰出的人文主义诗人彼特拉克。

第二年,他受委托去邀请被放逐的彼特拉克回佛罗伦萨主持学术讨论。从此,这两位卓越的人文主义者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谊。

薄伽丘潜心研究古典文学,成为博学的人文主义者。他翻译了荷马的作品,在搜集、翻译和注释古代典籍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14世纪中期(1348年),欧洲爆发了一场可怕的瘟疫,当时的欧洲人把这场瘟疫称为“黑死病”,一时间人心惶惶,仿佛世果末日已经来临。

教会借机要人们忏悔、祷告,用禁欲主义的说教攻击人文主义者个性解放的要求,形成了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一次逆流。

瘟疫刚刚平息,薄伽丘便迫不及待地拿起手中的武器,着手创作故事集《十日谈》,与气焰器张和腐败堕落的教会进行斗争。

薄伽丘写了还不到一小半时,就招来了反动派的诱劝、威胁、辱骂,他们不断地向薄伽丘围攻,要他把手中的笔停下来。他的写作也不得不多次中断。即便在这部作品完成后,封建势力也没有停止对他的迫害和打击。

《十日谈》旨在抨击禁欲主义,歌颂爱情,肯定人的自然欲望以及对现实幸福的大胆追求,给禁欲主义神学以迎头痛击,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也为薄伽丘赢得了 “欧洲短篇小说之父”的不朽声名,但天主教会对他的仇视和谩骂始终都没有停止过。

有一次,薄伽丘愤怒至极,竟然打算把所有的著作,包括《十日谈》全部烧毁,幸亏好友彼特拉克苦苦相劝,这些伟大的作品才得以留存至今。

1374年,彼特拉克去世,薄伽丘失去了最好的朋友和知音,精神上遭到沉重打击。

第二年(即1375年),薄伽丘在贫病交加中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嘲笑了教会的丑恶,歌颂了爱情的真诚,赞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从中世纪以来,欧洲文学还是第一次用现实主义的笔法,描绘了这样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意大利著名评论家桑克提斯曾这样评价说:“但丁结束了一个时代,薄伽丘开创了另一时代。”

三、赏析《十日谈》

1.写作背景

1348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即14世纪四五十年代欧洲的鼠疫大流行。黑死病这个名词就来源于此)。

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大批大批的尸体被运到城外。从3月到7月,病死的人达10万以上,昔日美丽繁华的佛罗伦萨城,变得坟场遍地,尸骨满野,惨不忍睹。这件事给薄伽丘以深刻的影响。他为了记下人类这场灾难,便以这场瘟疫为背景,历时5年,写下了《十日谈》。

这本书写完之后,薄伽丘和但丁双峰并峙,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的最高成就。

2.内容介绍

《十日谈》实际上是薄伽丘搜集加工当时民间故事的结晶。

书中写1348年,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怕的瘟疫,7个年轻貌美的女郎和3个风雅的小伙子结伴逃到了城外小山上的一所别墅中,唱歌跳舞逍遥自在。在10余天的玩乐中,他们以轮流讲故事作为核心节目,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探讨了爱情、婚姻、道德等话题。全书共十个部分,每个部分又由十个故事组成。故事共计100篇,依天数定名《十日谈》。

100篇故事大都以14世纪的佛罗伦萨为背景,是当时市民社会众生相的生动写照。

由于鲜明的“反教会倡人本”的市民意识倾向,《十日谈》自诞生之日就深受民众欢迎。至16世纪,已刊行87版。

天主教会大为光火,对作者进行了百般侮辱和谩骂威胁,在他死后还掘了他的坟墓。

简单说说几则故事的简介:

(1)第1天第2则 “天主不怕人糟践”(名篇)

一个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在好友劝说下到罗马考察神的力量。

他看到罗马教廷教会的肮脏腐败,他大为震惊。

但回来后,他却马上改信了天主教。

他是这样告诉朋友的:“印象很坏,照我看,天主应该惩罚这班人,一个都不能饶恕。要是我的观察不错的话,我可以说,那里的修士我看没有一个谈得上圣洁、虔诚、有德性,谈得上为人师表,他们恰好相反,个个只知道奸淫、贪财、吃喝、欺诈、妒嫉、骄横,无恶不作,坏到了不能再坏的地步。如果还要再坏的话,那我就只能说,罗马不是一个高居他人之上的圣城,而是一个容纳一切罪恶的大熔炉。根据我的考察,你们的牧羊者以至一切其他牧羊者,理应做天主教的支柱和基石的,可他们却在日日夜夜用尽心血和手法要叫天主教早日垮台,直到有一天从这世上消灭为止。

不过,我也看到,不管他们怎样拼命想拆天主教的台,你们的宗教还是屹立不动,传播得越来越广,处处发扬光大,这使我认为,一定有神灵在给它作支柱和基石,它确实比其他宗教更正大神圣。所以,虽然前一阵不管你怎样劝导我,我一点也不动心,不想成为天主教徒,但现在看到你们天主教的神法力无边、坚不可摧,无论信徒、僧侣怎样糟践他,他都丝毫没有反应,天主教的神太厉害了!

我现在可以向你坦白讲出来,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我成为天主教徒了。我们一起去礼拜堂吧,到那里之后就请你们按照你们圣教的仪式给我行洗礼吧。”

这个故事旨在揭露当时天主教会的腐朽堕落,作者却找来了一个犹太人来进行“称颂”,可说薄伽丘的讽刺艺术可谓一绝。

(2)第3天第1则“哑巴和修女”

健壮俊美的玛塞托假装是哑巴,做了一个女修道院的园丁。

院中的修女们忍不住寂寞,就拉他睡觉,品尝男人的滋味。

后来,院长也参加了进来。

由于夜间生活太过于频繁,园丁招架不住,开口讲话求饶。

院长于是向外界宣布:本院发生了神迹!

(3)第4天第5则“花盆中的头颅”

伊莎贝塔的情人被她哥哥杀死后,托梦给她,告诉她被葬的地点。

她偷偷挖出情人的尸体,将头颅埋在一个花盆里终日守着花盆哭泣。

哥哥又把花盆抢走。

不久,她悲痛而亡。

(4)第5天第9则“爱到最后一只鹰”

费德里科爱上一位夫人,为她耗尽家财却仍未讨其芳心。

后来夫人去看他,他一贫如洗,只好把自己最心爱的鹰杀了招待她。

夫人被感动了,带着丰厚的陪嫁嫁给了他。

(5)第6天第7则“爱情能力剩余”

菲莉帕同情人幽会被丈夫发现,诉诸法庭。

菲莉帕在法庭上慷慨陈词:我对丈夫的求欢有求必应,但能力还有剩余,还能让另一个爱我的绅士心满意足。发挥余力,何错之有?

(6)第9天第2则“内裤头巾”

半夜里女修道院院长被匆匆唤醒,去惩罚一个犯奸的修女。院长本来正同一个教士寻欢,慌忙中把教士的内裤当做头巾跑了出来。

犯奸的修女当众指出了院长的奇怪打扮,院长遂宽恕了她,继续回去寻欢作乐。

其他修女很是艳羡。

(7)第10天第7则“国王骑士”

国王彼得得知少女莉莎因爱他而病,便去看望她,答应以后把她许配给一个高贵的青年。

而自己只在她额头吻了一下,并发誓要终生做她的骑士。

3.主题分析

以描写男女之间爱情为题材的故事在《十日谈》一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跟中世纪宣扬的禁欲主义,鼓吹爱情是罪孽不同,薄伽丘在《十日谈》叙述了很多生动的爱情故事,在薄伽丘笔下的男女主角,他们为自己的爱情而献身,谴责禁欲主义,肯定爱情是人的天性;他们在爱情面前,释放自己的欲望,烘托出一种“爱情和肉欲难以分离〞爱情观;他们更是在爱情的召唤下,使自己往更好的方向发展,肯定了爱情的伟大力量;薄伽丘更是主张每个人都有追求爱情自由的权利,我们应该主动去争取爱情和幸福。

可以说,这部作品中展示了薄伽丘对于爱情的独特观点。这就是“薄伽丘的爱情观”。

薄伽丘的爱情观是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作家乔万尼 •薄伽丘在他的作品 《十日谈》中所描绘的爱情理念。

(1)爱情是人的天性。

为什么爱情是人的天性?薄伽丘没有像哲学家采取大篇幅的诉说方式来阐释而是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来回答。在《十日谈》中,薄伽丘描写了许多男女情爱的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男女之间的互相爱慕是人的一种自然天性,给予爱情以肯定的评价。

如第四天第一个故事中“吉斯蒙达的故事”,公主吉斯蒙达与亲王的一个年轻侍从圭斯卡尔多相恋,两人每天在一起最快乐地度过独处时间。

但是,命运之神嫉妒这种巨大而长期的快乐,用一次悲剧的事件,将这对恋人的快乐变成了悲哀和眼泪。

当事情败露时,圭斯卡尔多面对亲王的质问,他对此未作任何解释,只是说面对爱情的力量,他和亲王都同样是没有能力抵挡的。

当吉斯蒙达面对亲王的质问时,她说她确实爱圭斯卡尔多,只要她活着,就将继续爱他;如果死后爱情能继续,也将继续爱他。

故事的最后亲王杀死了圭斯卡尔多,吉斯蒙达为了追求真正的爱情,殉情而死。

在薄伽丘笔下的吉斯蒙达为了爱情选择殉情,这反驳了中世纪鼓吹爱情是罪孽,宣扬神爱和天国幸福的禁欲主义,主张人类有权享受情爱和显世幸福。

正如薄伽丘所言:谁要是想阻止人类的天性,那可得好好拿点本领出来呢。如果你非要跟它作对不可,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呢。他认为,爱情是自然规律,我们人类不能打破自然规律,否则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报复。爱情的力量是超乎一切,是无法抵挡的。

(2)爱情与肉欲难以分离。

有人说爱情是高尚纯洁,与性欲无关;又有人说有爱就有性。“柏拉图式爱情”主张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爱情,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爱情。

但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所描述的爱情故事是反抗禁欲主义,主张欲是爱的根源,爱是欲的产物,爱与欲是难以分离的。

如第九天第二个故事中“伊莎贝塔的故事”,女修道院的一个修女伊莎贝塔与英俊青年相恋,碍于当时中世纪宣扬的爱情是罪孽,主张禁欲主义,他们长时间未能使爱情有所发展,这对他们两个人来说都是痛苦的,所以他们一直在机警地寻找机会,终于青年找到一条可秘密地去与修女伊莎贝塔幽会的小路。

当事情败露,女修道院院长抓着犯了奸情的伊莎贝塔,正要把她严办时,却被伊莎贝塔指破她头上戴的是一条裤子,不是头巾。

女修道院长知道自己已经出丑,而且是众目睽睽,再也无法掩饰,只好说抵制肉欲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要大家能像以前那样秘密行事,人人都可以自由地去寻欢作乐。

薄伽丘描述伊莎贝塔与恋人发生肉欲关系反驳了禁欲主义,体现人类想要冲破禁欲主义藩篱的强烈愿望,主张爱情与肉欲是难以分离的。

正如薄伽丘所言:欲望在我心中燃起烈焰,那些欲望不是理性的界限所能控制。人类是“血肉之躯〞,必有“七情六欲”,所以我们不能禁锢我们的欲望。

(3)爱情的魔力

爱能感化一切,美好的爱情,让人很幸福,脑子变聪明,人生有目标,生活也充实。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也歌颂爱情的伟大力量,认为爱情能激发人的聪明才智,净化人的心灵,使人的品德更高尚。

如第五天第一个故事中“齐莫内的故事”,原来的齐莫内是非常愚蠢,不可救药,老师的耐心教育、父亲的好言相劝等各种方法都不能灌输给他一点一点学问或一些礼仪。当齐莫内遇见埃菲杰尼娅,他忽然明白自己的目标。

在他对埃菲杰尼娅的爱的驱使下,他不仅改掉了乡下佬讲话的粗鲁方式,变得温文尔雅,而且掌握多项技能。

这是强大的爱神使傻瓜齐莫内开了窍,唤醒了他沉睡的心灵。

还有头脑呆笨,像傻子似的青年西蒙也因为爱情的力量脱胎换骨成了像模像样的人。

薄伽丘通过描写齐莫内因为爱情而脱胎换骨来歌颂爱情的力量,爱情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对爱情持肯定态度,男女彼此享受爱情带来的美好,在爱情里找到满足感。爱情更是可以鼓舞人积极向上,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4)积极主动追求爱情

在薄伽丘所在的时代,宗教鼓吹爱情是罪孽,宣扬禁欲主义。人们被条条教义禁锢压抑着自己内心的欲望,想要追求爱情、幸福的愿望。

而有些女性认为在爱情里面,女生不应该处于主动一方,所以只能把爱情的火焰埋在自己的心里。

但薄伽丘在《十日谈》主张女性应该冲破心灵的枷锁,主动追求自己心中的爱情。

如第三天第九个故事“吉莱塔故事”,吉莱塔从小就开始暗恋贝尔特朗,后来一次偶然机会吉莱塔使贝尔特朗成为她的丈夫,但贝尔特朗未与她完婚就逃往佛罗伦萨。吉莱塔一直在鲁西永好好管理领地并等待她的丈夫,希望自己的美好行动会把丈夫召回自己的领地,但却还是换来贝尔特朗狠心的拒绝。

最后,吉莱塔凭借机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做到了贝尔特朗提出的难以完成的条件,赢得了贝尔特朗的心。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薄伽丘批判教会教规的虚伪性和反人性,发出那个时代很多人都不敢说出的对教规的不满的声音。

他主张每个人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在爱情面前,我们不应该退缩,那怕在追求真爱的过程,会受到其他限制和阻挠导致悲剧结果。但至少我们努力了,往后不会有所遗憾。

综上所述,在《十日谈》中,薄伽丘的爱情观是独特的。他主张爱情是人的天性,不能打破的自然规律;爱情与肉欲是不可分割的,有爱就会有欲望,我们不是控制,而是释放自己的欲望;爱情的力量很伟大,可以唤醒人的愚钝的内心世界,升华人的精神;每个人都有自由追求爱情的权利,所以我们要大胆去争取爱情和幸福。

4.可贵之处和文学地位

薄伽丘通过极具娱乐性和教育性的方式传达了许多深刻的思想。

首先,他强调了女性的重要性和尊严,在整个文集中,女性被描述为具有坚强的意志和独立的思想,并具有独立的情感生活。

其次,他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也非常深刻,他认为婚姻应该建立在情感基础上,而不是社会地位或财富。

他还强调了忠诚和诚实的重要性,认为这是构建稳定婚姻关系的关键。

此外,薄伽丘还关注了人性中的黑暗面,例如欺骗、背叛和欲望等。

在其中的故事中他展示了人类心灵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心理。

因为薄伽丘对关于人性和爱情的探讨以及对人类行为的深入分析,这部作品被认为是中世纪欧洲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它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现代文学的开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文学解读专栏005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薄伽丘(bo 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kg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