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法笔记
【SF006】似有忘筌之趣

【SF006】似有忘筌之趣

作者: 初心部落 | 来源:发表于2020-05-21 15:04 被阅读0次
汉画像砖拓片

通临《三坟记》第二遍,略知用笔之向背。甚喜,想买一帧汉砖拓片奖励自己,如上图。如裱起来挂于书房一角,也可以说是很有琴心剑胆之趣了。

当年那个刻砖的人,即便没有非常深厚的篆隶功夫,也定然深谙线条本身的阴阳向背。阴阳向背,是最常见的书法审美术语,略加细究,有好多层意思:

一指整体外观上的,譬如颜真卿的浑宏宽博与欧阳询紧实森严的不同,但这个不同,没必要、也没办法用很理性客观、很逻辑严密的语言去说明清楚,大致有一个整体上的感觉就够了——正如面临一幅宋明山水,没必要过多去细究其师承何处、某一笔的皴法皴得如何,比起这些,更紧要的是你得胸含万丈丘壑、眼有四时云烟,如此,似有忘筌之趣!

二指笔法上的的内擫外拓,沈尹默论二王笔法区别时有一篇不算太长的文章,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很显然,沈尹默是从外型上去推测王家父子用笔上的不同的,是沈尹默个人灵光一闪的说明,对初学者不一定有多么实际的启发价值。而且用一个内擫外拓去区分二王,有过分简陋草率之嫌——二王之别,源于他们对书法的认知和态度,也就是说,二王之别首先是价值观的问题,而不是方法论的问题。他们更多的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关系,而不仅仅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三是在具体行笔上的你来我往、互相生发,这是最具操作性意义的感悟!董其昌说看字要一粟米一粟米去看,真的是九鼎千钧之言啊——临写《三坟记》之前,就得如此看清其行笔轨迹,看清楚了,下笔自然就有了根基,进步自然也就结结实实的指日可待。

中国传统哲学中一再强调的孤阴不长,独阳不生,用是临池读帖上,也是相通的。故而用笔,又焉能不知向背……

相关文章

  • 【SF006】似有忘筌之趣

    通临《三坟记》第二遍,略知用笔之向背。甚喜,想买一帧汉砖拓片奖励自己,如上图。如裱起来挂于书房一角,也可以说是很有...

  • 浅谈不落言筌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

  • 随笔摘抄——外物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大意:竹笱是用来...

  • 品茶日记3 | 得香而忘茶

    今日晴天,欲雨未云,稍动即热。 《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

  • 读书小记(1)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庄...

  • 得鱼而忘筌,得兔而忘蹄

    《庄子·外物》云:“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阿B不明白,姐夫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的这是...

  • 日课-还是虞永兴

    《庄子 外物 》:“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技近乎道,大道三千,殊途同归。 譬如渡河:凡愚难达智慧彼岸,须籍舟...

  • 2016/4/3《小窗幽记》集醒篇

    一十、厌名利之谭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谭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谭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

  • 厌名利之谭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小窗幽記 集醒篇 一〇、厌名利之谭者,未必尽忘名利之情 谭山林之乐者,未必真得山林之趣;厌名利之谭者,未必尽忘名利...

  • 诗怀

    诗怀 浮生之百味,独醉墨池香。 满目书山叠,一帘诗雨扬。 诚邀三径友,欣酌半壶浆。 尽得濠梁乐,鱼筌俱可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SF006】似有忘筌之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mz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