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铜在《精进》里,为人生的格局划分了4种境界。
零度格局,没有目标,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属于盲从,看不见阶段,
一度格局,为逐利者,只看到自己,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会认为每个人都是逐利性的动物,且认为能力越强的人能获得越大的利益。
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地,这些人是为理念而生的,他们毕生的行动就是追求和捍卫真理,他们的眼界很宽广,能在多个知识领域进行深入、系统的钻研,并能提出具有创造性的观点,他们可以时刻保持内心的诚实。
三度格局,也就是至善之人,看众生,他们以改良社会、增进人类的福祉为目标,对他人有很强的同理心,对人类社会的历史和现状有深刻的认识,认为每个人对社会都有负有责任,应该努力去改善世界,减少世界的苦难和不公。
正如伟大的史怀哲所说,人不能只为他自己而活,我们必须认知,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而我们和所有的生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认知指引了我们心灵和宇宙的关系。

这就是格局。
以前的我,是茫茫然没有目标、没有主见的,别人说什么我就听什么,别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别人给我情绪垃圾我就接着,我没有自己的主见。
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自己,提升自己,我现在看到了我自己,家人会说我很自私,只顾自己成长,而没有把时间用来陪伴家人,此时的我处在一度格局。
我一度为自己“自私”而自责,当看到彩桐老师对人生格局的分类时,我不再自责,因为我在成长我自己。

人是要走过几个阶段的,一个人不是一下子就走到第4个阶段,也就是三度格局的,人是要一步一步往上走的。
我先要看到我自己,把我自己的人生过好,爱好我自己,我才有能力,去爱好家人,看不到自己、爱不好自己的人,给出去的爱是要情的爱、控制的爱,那不是爱,那是羁绊。
我是幸运的,我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我需要如何去奋斗,如何去成长自己,如何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过得更加的精彩。
有些人,却茫茫然,不知终日,过着温水煮青蛙的生活。有些人一辈子只在零度的格局里生活。
人要想要跨到更高的一个格局,必须要走过看到自己、爱自己、所谓“自私”的这一个阶段。
这是一条必经之路。如果没有走过这一条道路,是到不了更高人生格局的道路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