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部分家长在无形中把上好大学和孩子的前途划了一个等号。
那同时,也很少有家长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就是一个普通人。
如果家长不认可这个事实,把一个普通孩子放在前面5%-10%的顶尖竞争中,孩子能力不够,老师和家长又逼着TA,不可承受的压力下,必定产生心理问题,所以现在不少孩子焦虑、抑郁。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对孩子提出一个期待,这一点真的特别重要。
这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培养一个孩子的全部内容。
很多家长又问德智体美劳到底怎么培养?
有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是培养孩子四大能力:
第一个叫个性能力
第二个品德能力
第三个学习能力
第四个是群体能力
这四种能力的培养,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了一片肥沃的土壤。
把一棵树种在肥沃的土壤,TA只要长活了,后续怎么长就不用担心了,因为TA会源源不断地从大地吸收养分。
01
个性能力
一个人首先培TA养积极乐观向上的个性,我觉得TA才有生存的余地。
这个积极乐观向上包含了TA面对挫折、失败的一种人生态度。
可惜的是,我们的挫败教育做得实在太差,很多时候,我们是让孩子终身挫败。
比如说,在孩子学习成绩差的时候,不是理性地去帮助孩子,而是把孩子否认掉。
如果一个孩子得了40分,家长就去揍孩子。
能和孩子坐下来,认真讨论这个问题,并且鼓励孩子的家长不多。
什么叫挫折教育呢?
挫折教育,是在孩子失败的时候给TA继续前行的勇气。
如果孩子考了40分,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告诉TA40分不错,为什么?已经做对了40%。
我们下面要做的是,来分析这60分失去是因为什么。紧接着给孩子提出进步的要求,比如下次能不能考到60分。
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要提供无私的帮助,让孩子感觉60分不是一个高难度的分数,让TA愿意为之奋斗,下次有可能TA就考到60分,甚至考到75分。
孩子的进步,很多时候需要家长的鼓励和引导。
当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用错方法,只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打击以及挫败感,从而使TA自我放弃。
家庭,是孩子安全的港湾,不管你的孩子怎样,你首先要接受孩子的现状。
并且让孩子知道,哪怕TA遇到世界上所有困难,回到家,父母依然能够理性温暖地接待TA。
然而现实中,我们父母常常做的事情,是把孩子推到自己的反面。
不断跟别人家孩子比较,不断指责,或者提出不靠谱要求,这些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跟父母之间是疏离的,会对父母不信任,久而久之,产生巨大的叛逆,甚至离家出走、一死了之。
父母,要先给孩子足够理性的保护,再跟孩子提要求。
02
品德能力
品德能力是一个孩子在社会上为人处事的能力。
更多是在家庭中间养成,家长的一举一动直接奠定了孩子的高度。
一个斤斤计较的、目光短浅的、事事抱怨的、心理阴暗的家长,想要培养出来光明磊落、诚实大气的孩子,可能性非常小。
因为,品德能力,来自家长的榜样和示范。
父母的影响,带来的就是你的基本人品和品德的存在,特别重要。
品德能力说到底就是一句话,让你的孩子能够被周围所有的人接纳,并且认为TA是一个好人。
所以,我们对于孩子行为的教养,要按照社会接纳这个孩子行为教养来设置。
我对我的孩子,有一个前提条件,成绩可以不好,最重要的是要被周围的朋友所接纳,这点特别重要。
03
持续性学习的能力
我常常陪伴孩子阅读并对她说,如果你一辈子爱上阅读,即使什么大学都没有上,也能过相对自信且美好的生活。
我每次出去玩,箱子里一定有两到三本书,孩子看到我打包书,TA也一定会带两本。
在飞机上,在火车上,在宾馆中,在游泳池边上,我会把书掏出来看,孩子看到我在读书,TA也会把书拿出来看。
一定要让孩子爱上阅读。
另外要让孩子学会动手,从小家长也要陪TA动手。
学习不仅仅是考试,而是深入研究,这个过程对孩子的影响很重要。
04
群体能力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动物,对我们来说,培养孩子和群体打交道的能力永远大于TA考试成绩有多好。
培养孩子的群体能力就要培养孩子善于分享,善于帮助别人,善于合作的能力。
就是这样一种合群能力,我觉得最重要。
这样加上个性能力、品德能力好的话,毫无疑问就是被社会所接纳的人。
成为被社会所接纳和大家所学习的人,这样的成就比上一百个重点大学还重要。
以上分享的是今天学习复盘日志。
我是吴美嫺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亲子教育指导规划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规划师。
我在贵州贵阳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