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经》学习第142篇《陈风防有鹊巢》(全)

《诗经》学习第142篇《陈风防有鹊巢》(全)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2-09-08 06:45 被阅读0次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42篇《陈风  防有鹊巢》

【原文阅读】

防有鹊巢,邛qióng有旨苕tiáo。

谁侜zhāo予美?心焉忉忉(dāo)!

中唐有甓pì,邛有旨鹝yì。

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译文参考】

哪有堤上筑鹊巢?哪有山上长苕草?

谁在离间我情人?心里又愁又烦恼。

哪有庭院瓦铺道?哪有山上长绶草?

谁在离间我情人?心里担忧又烦躁。

【字词注释】

(1)防:水坝。一说堤岸;一说即“枋(fāng)”,常绿乔木,可为红色染料。

(2)邛(qióng):土丘,山丘。

(3)旨:味美的,鲜嫩的。

(4)苕(tiáo):一种蔓生植物,生长在低湿的地上。一说紫云英,一说凌霄花,一说翘摇,一说苇花。

(5)侜(zhōu):谎言欺骗,挑拨。

(5)予美:我的爱人。美,美人儿,心上人,指作者所爱的人。

(6)忉(dāo)忉:忧愁不安的样子。

(7)中唐:古代堂前或门内的甬道,泛指庭院中的主要道路。唐乃朝堂前和宗庙门内的大路。一说通“塘”,中唐,塘中。

(8)甓(pì):砖瓦,瓦片。一说通“䴙(pì)”,野鸭子。

(9)鷊(yì):借为“虉(yì)”,杂色小草,又叫绶草,一般生长在阴湿处。

(10)惕(tì)惕:提心吊胆、恐惧不安的样子。

【诗歌赏析】

      此诗咏诗人忧于欺诳之词,而心生惴惴之感。朱熹认为此诗“此男女有私,而忧或间之之辞”。方玉润则引申为“忧谗言之词”。都不出于“忧谗诳之词”,“侜”的意思便是“说谎、造谣”之意。

      流言蜚语要人命,《诗经》中不止一首诗歌在控诉流言,历史上被流言陷害而无从剖白的故事数不胜数。这首诗歌的男子也是一个受害者。

        诗歌大概是讲“我”的情人被人蒙骗离间,从“我”身边离开,投入他人怀抱,“我”心中忉忉惕惕,十分痛苦,因此唱出了这首剖白之歌。

        第一章,写男女情好而忽有隙,乃忧有间言之心情。言鹊是巢于木者,苕生于下湿之地。今竟谓堤防之上有鹊巢之;高丘之上,生有美苕,真不可信之语也。是凭空造谣者耳。然是谁造类此不可能之谣言,以欺诳我所美之人?而彼人竟而信之,真使人心中忧劳不安也。第二章,义同首章,换韵而叠唱之。中庭之路为平地,而言有甓,甓者砖以为阶者,斯不可信之事也。高丘而生鷊草,是造谣之言也。

        有人认为,这是一首政治诗歌,诗歌中的士子被人离间谗害,他郁郁不乐,因此歌唱以抒怀。但由诗歌的“予美”二字来看,将这首诗认为是政治诗歌并不妥帖。

        “予美”为“我所爱慕的”这个意思。在《诗经》中,美有美人、丈夫或妻子的意思,更有美丽、美好的意思。因为钟爱,觉得这个人很美。所以,“美”字应该是一种感情亲爱的意思。如果可以这样理解,那么,“予美”的对象,就不一定是已经与作者定情相恋的人,但一定是作者明白地或暗暗地相恋之人。

        从全诗结构上看,被爱之人并不十分清楚自己被谁暗中爱上了,而第三者悄然而至。于是,作者暗中焦急:自己暗恋的人要被人抢去了呀!那是不合适的,不协调的!只有自己与这个人才是完美的一对。但是,这一切似乎都是在暗中进行的。暗暗的爱,暗暗的担忧,暗暗的感叹,于是,便出现了这首暗中担忧的歌。

  从情绪上说,这首歌以猜测、推想、幻觉等不平常的心理活动,表达平常的爱慕之情。正因为作者爱之愈深,所以他也忧之愈切。至于有没有第三者来蒙骗所爱者的感情,这并无实指,或者干脆没有。然而,作者不管有没有第三者,就公开了他的担忧,这正是爱得深也疑得广。这一微妙的爱情心理,通过作者第一人称手法的歌吟,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艺术手段上,大量的比喻是其特色。比喻中采用的是自然界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来比喻人世间也不可能出现的情变。喜鹊搭巢在树上,不可能搭到河堤上;紫云英是低湿植物,长不到高高的山坡上;铺路的是泥土、地砖,绝不是瓦片;绶草生长在水边,山坡上是栽不活的。这些自然现象本是常识,可是作者偏偏违反常识地凑在一起:“防有鹊巢”“邛有旨苕”“中唐有甓”“邛有旨鹝”,不可能的事物发生了。

      不过,自然规律不可违反,河堤上的喜鹊窝,山坡上的紫云英,等等,都是不长久的。这里,显示了比喻运用中的感情倾向性,意味着作者的担心,也许是多余的。“谁侜予美?”实在谁也不能横刀夺爱,真正的爱情是坚贞不移的。这就是作者在担忧悬念中寄托的坚定信念。

【反思探讨】

        也有学者认为,《防有鹊巢》是一首爱情诗,全诗是用一个女子独白的口气写的。这个女子的男朋友变了心,她一个人就在那里思忖:一定有什么人在挑拨我们,不然我们的爱情是不会出问题的。

      这首诗一开始,是用两个比喻在表达一种思来想去的猜测:城墙上难道会有喜鹊筑巢吗?丘陵上难道会长美味的苕菜吗?

        这两句诗,以反问句的方式表达这个女子的一个判断:我和我的男朋友,感情那么好,是绝不可能分手的,这就像城墙上不可能有喜鹊筑巢、山丘上不可能有苕菜生长一样。

      但是她的男朋友又确实和她分手了,她非常难受,就猜测是有人欺骗了她的男朋友。所以她说:“谁侜予美?心焉忉忉。”这位姑娘的结论就是“谁侜予美?心焉惕惕”。是谁欺骗了我心爱的人?害得我思来想去,心中不安。

      这首简单质朴的小诗,反映的是古代一个失恋少女的心态:爱情发生了问题,她总觉得有第三者在背后挑拨。相爱的人害怕被人离间而失去爱情。诗中列举了三种世上不可能发生的事,坚信他们之间的感情不会变化。但又不能完全清除心中的忧虑,因而又忧心忡忡。这和我们现在的情况是一样的。其实人心是会变化的,但恋人们在这种时候,总是不愿意承认这样一个常识。可见,古今人情不远啊!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从“防”看古代的堤防建设

        《陈风》中“防有鹊巢,邛有旨苕”,那是陈国都邑(今河南淮阳北)颍水上的大堤。后来“防”这个词还发展为邑名。除了西周民歌中反映的川防外,以“防”为邑名的,春秋史册上还有几处。

        一是鲁隐公在位第九年(前714年)与齐厘公相会的“防”邑,位于鲁国,在今山东费县东北,那地名源于沂水大堤。二是鲁隐公在位第十年(前713年)占领宋国“防”邑,它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南,其地名应源于当时的济水大堤。

      鲁国还有防山,在山东曲阜东,为孔子之母葬处,这一地名也当源于洙水大堤。今山东平阴东北有齐国的防门;今湖北房县彭水上楚国的防渚,其地名也多与河堤有关。

          记载春秋时齐国管仲言行的《管子》一书中,多处提到堤防建设问题,著名的工程篇章《度地》,首先指出“五水最为大”,春分之后,泥土日益坚硬,可以在大水之旁筑堤,底部要宽大一些,顶害之属,部可以小一点,沿水流而延伸。有不生草的地方,可以修建装水的囤库,四面修堤来蓄水,每年要培修一次,或加厚,或加高,种些荆棘来固定堤身;再在堤边种一些柏杨树,以防冲刷,并且划分区域,安排贫民来防守。

        管水的官吏,要在冬季进行巡视。春

夏时节发生大雨,损坏的地方要及时修理,雨特别大的时候,堤防可以覆盖的地方应该覆盖。每年加高堤防时,春冬取土于内,秋夏取土于外。这一段堤防建设工艺的专门论述,有着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夏时节发生大雨,损坏的地方要及时修理,雨特别大的时候,堤防可以覆盖的地方应该覆盖。每年加高堤防时,春冬取土于内,秋夏取土于外。这一段堤防建设工艺的专门论述,有着实践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资料:

《流沙河讲诗经(2020版)》,流沙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磨铁,2020年11月

《李冰传》,冯广宏,天地出版社·华夏盛轩,2020年1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学习第142篇《陈风防有鹊巢》(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wn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