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思诗文集简文拾贝
《诗经》142.国风•陈风•防有鹊巢

《诗经》142.国风•陈风•防有鹊巢

作者: 无色生香 | 来源:发表于2021-10-20 06:35 被阅读0次

《防有鹊巢》是一首爱情诗,担心爱慕的人被人离间而忧心忡忡。


  • 防有鹊巢,邛\color{red}{[qióng]}有旨苕\color{red}{[tiáo]}。谁侜\color{red}{[zhōu]}予美?心焉忉\color{red}{[dāo]}忉。
哪见过堤上筑鹊巢,哪见过土丘长水草。谁在离间我的心上人?我心里愁苦又烦恼。
  • 中唐有甓\color{red}{[pì]},邛有旨鷊\color{red}{[yì]}。谁侜予美?心焉惕惕。
哪见过庭院瓦铺道,哪见过山上长绶草。谁在离间我的心上人?我心里害怕又烦恼。

:水坝。一说堤岸;一说即“枋[fāng]”,常绿乔木,可为红色染料。
\color{red}{[qióng]}:土丘,山丘。
:味美,鲜嫩。
\color{red}{[tiáo]}:本义:草。新春最先萌芽冒头的植物。特指:1.凌霄花,又名紫葳。2.苕菜,又名翘摇,即紫云英。3.芦苇的花穗。
\color{red}{[zhōu]}:谎言欺骗,挑拨。
予美:美,美人儿,心上人。予美,我的心上人,指作者所爱的人。
\color{red}{[dāo]}:忧愁不安的样子。

中唐:古代堂前或门内的甬道,泛指庭院中的主要道路。
\color{red}{[pì]}:砖瓦,瓦片。一说通“䴙[pì]”,野鸭子。
\color{red}{[yì]}:借为“虉[yì]”,杂色小草,又叫绶草,一般生长在阴湿处。
惕惕:提心吊胆、恐惧不安的样子。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color{gray}{(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风》,“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收集了大部分为黄河流域的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十五个地方的民歌160首。这160首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称为“十五国风”,是《诗经》的核心内容。

这些诗有的以冷嘲热讽的笔调形象地揭示出奴隶主贪婪成性、不劳而获的寄生本性;有的写征夫思家恋土,对战争的哀怨;有的记叙了奴隶终年的劳动生活,还有的表现了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

这些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西周时期不合理的兵役制度、战争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痛苦与灾难,都是有感而发,真挚坦率,质朴流畅。

《国风·陈风》为先秦时代陈国\color{gray}{(今河南省东部地区)}民歌,共10首:宛丘、东门之枌\color{red}{[fén]}、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月出、株林、泽陂。

十五国风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142.国风•陈风•防有鹊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rkl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