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想
站在巨人的肩上不要跪在巨人的脚下

站在巨人的肩上不要跪在巨人的脚下

作者: 做自己的思想家 | 来源:发表于2020-05-03 10:07 被阅读0次

昨日我迎来了专栏一位读者对我激烈而深刻的指责,他指责我没有按照《道德经》里面的方式做到修身与修心,鼓彰人的欲望的显现,与《道德经》所述的事实言论完全悖离,而我也好不客气的回应了他的言论,对待传统经典,有些人喜欢站在巨人的肩上,但更多的人喜欢跪在巨人的脚下。

        单纯从读书的角度来说,理解书籍是一个过程,但是大胆怀疑猜想是第二层,然后还有就是形成自己的主观意识是第三层,最后与周围的世界结合起来是第四层,读书从来都是为了明理,明理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周围的世界变得更好,我们遵循从自我到世界的这个改变规律,但不可否认最终改变的还是世界,所以我喜欢用巨人的思想来武装自己,但我也绝对不会永远跪在巨人的脚下,思考永远都是自己的事情,这也是我解释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凌驾于别人的意志之上的缘故,就如同老子一般,他从来都没有 这个想法概念,说到的:“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其实不争是老子的无瑕顾及与之争的一种状态,关注的焦点不在争论本身,这也是我们的一种心境,当你还看到别人的文字言论义愤填膺的时候,那就说明了自己的“道行”太浅,真正道行深的多半都是安静沉默之人。

        天下事形态各异,万般状况,我们都要明白一个道理:存在就是合理的。如今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完全不同于古代社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从老子那个小国寡民的时代现在进入到了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我们也正经历着从站起来进入道富起来,强起来的时期,社会不再是原来单一的生产力,经济建设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也开始像强国一样正式进入了 知识经济的时代,个人和企业的地位都与其知识的门槛有着巨大的关联性,简单的复制模仿已经慢慢过去了。而且人与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 密切,配合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就好像一部手机的生产居然跨越了几个国家好几十个企业的生产线,这些都是社会分工高度合作带来的变革,也是竞争带来的变化,所以那种“为道日损”仅仅只是指的面对诱惑和过多 的欲求如何控制,但人类社会 要想进步根本靠的还是“为学日益”,一定要不断通过学习认知世界改善世界,这个世界是被 人的欲望推动前行的,不过这种欲望是指的目标,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道德经》里面说的“常有,欲以观其徼”,一定要注意界限和边界的问题。但我们不可 否认,推动社会前进的绝对不可能只是正确的价值观,即便是以物质为追求的价值观也是在推动社会前进,我们虽然不推崇这种价值观,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它的存在,更不能否认做出的成果贡献。我觉得只要是能让我们的周围变得更好,其实首先不要去在意价值观,应该首先肯定成果鼓励行为,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多样丰富的,我们应当如同大海一样,海纳百川让大海变得深沉伟大。

        我记得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说一个人做了好事,别人要给他钱财报答,他欣然接受了,他周围的朋友不解,问他,以你的为人并非贪恋钱财之人,为何不拒绝更能得个好名声啊?那个人说,如果我拒绝了这个钱财,以我的影响力很快就会被周围的人知道,那么别人就都不会愿意做好事了,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树立一个典范标准,让更多人自觉自愿的来做好事啊。听了这个故事,你作何感受?我觉得这个人的心量很大,超越了一种“小我”境界,所以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件非常好的修身途径,对自己的内心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不能超离出来,达到帮助影响他人,改善环境的程度,终究只是一种“小乘佛法”的境界,当然做好已经不容易了,但做好自己就好,不要去批评别人的做法想法,这就好像不学传统文化还好,学了反而糟糕,一天到晚看别人不顺眼,自己做起了警察,说这个不对,说那个不是,其实这还是自己没有修好自己的表现。所以很多的事情也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的简单理解,每个人的想法角度不同,但如果是为了让周围变得更加美好,那么怎么想的还那么重要吗?

      我个人对传统文化是非常认同的,尤其是喜爱《道德经》,我看到了网上很多对道德经喜爱的道友,发表了很多学术水平很高的作品,有些晦涩难懂,有些简单有趣,我觉得每个人都在其自己的精神维度试图去理解这部经书,理解浅也好,深也好,最终都是要明白道理,用于自己生活实际,所以过多的深究作者当时场景下的真意没有意义,我自己就明白,我有时候的思想是跳跃的,灵感是突发的,一句话说出来只有当下的那一刻才能深刻的体会,而问题就是我们永远都回不去当下的那一刻了,更不要谈揣摩古人当时发表这番言论的心思,现在的所有解释理论上也不过是当代人的一种猜想。

        有一句话叫“尽信书不如无书”,在尽其所能的理解作者 意图表达之后,最终还是需要形成自己的言论观点和思维,没有思维的阅读也是没有灵魂的阅读,我尊重原创作者,但更加要经过自己的大脑加工用于实践,认识世界和让周围的世界变得更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读原著就好像是用古人的思维认识这个世界,但是如果要改变世界,让周围变得更好靠的还是自己的自由 意志,也就是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传统的经典,有些人喜欢站在巨人的肩上,但更多的人喜欢跪在巨人的脚下,而我喜欢选择成为第一种人。

相关文章

  • 站在巨人的肩上不要跪在巨人的脚下

    昨日我迎来了专栏一位读者对我激烈而深刻的指责,他指责我没有按照《道德经》里面的方式做到修身与修心,鼓彰人的欲望的显...

  • 站在巨人肩上

    鲁迅先生说过,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可以站得高些,望的远些。巨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数十载潜心,天赋超人,能量聚核,...

  • 站在巨人的肩上

    在互联网IT产业有一句话颇为流行, “站在巨人的肩上”,相信很多人对这句话都不陌生,甚至很熟悉,昨天刚在哪本书上看...

  • 站在巨人的肩上

    为什么是懒人改变了世界? 懒人改变世界的逻辑是懒人之所以去做某些改变世界烦东西也许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不想在这件...

  • 站在巨人的肩上

    维基百科英文版中,站在巨人肩上的矮子的比喻表达了任何发现都是建立在前人发现的基础之上的意思。这句话最早可以追溯到1...

  • 站在巨人的肩上

    什么样的思考方式是恰当的? 什么样的工作方式是更好的? 平地起楼或许是基础的步骤,但是在职场变化莫测的职场,基础让...

  • 无题

    站在巨人的肩上。 Stand on shoulders of Giants.

  • 2018-08-29

    牛顿说过,我之所以看得远,是因为站在了巨人的肩上。怎么样才能站在巨人的肩上也是有讲究的,有的是巨人用手把你托上去的...

  • 阅读《巨人的工具》财富篇下半部分

    站在巨人的肩上,阅读巨人的故事,感受巨人的成功,体会自己的成长,今天让我们都一起看看巨人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001 ...

  • 巨人的花园

    自从孩子唤醒了春天和巨人,巨人的大花园便成了孩子的乐园孩子们站在巨人的脚下爬上巨人的肩膀尽情的玩耍,巨人感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站在巨人的肩上不要跪在巨人的脚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xd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