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
2020-05-21我长期或者经常在做的事有什么?

2020-05-21我长期或者经常在做的事有什么?

作者: 燕凤同行相伴 | 来源:发表于2020-05-21 23:54 被阅读0次

欢迎来到"燕凤同行相伴",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同行,一起相伴。

此篇文章3193字,需要花费你18分钟左右。

《我长期或者经常在做的事是什么?》(题目可自拟),这个是我们16班,007不写就出局本月的命题作业, 事实上我自己并不喜欢写命题作文,我喜欢自己控制自己的节奏,相信大多数的战友也是这样,以前班里的命题作业我也总是能不写就不写,这样虽然自在,但是不免有些懒散。而自己本月当了值月生,能感同身受地理解到以前其他值月生的想法:希望可以引导其他战友更好的进行深入思考,思考自己的目前的实际状况/所处的位置......以便更清楚地看清接下来的路需要怎么走?走的方向是否需要修正?还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可以改进?

真的感觉很懊悔,感觉自己不止错过一个亿,不过懊悔是没有用的情绪,接下来好好参加以后的命题作文就是了。现在先言归正传,最该要做是写好今天要交的命题作业,那么,我长期或者经常在做的事是什么?请听我娓娓道来。

                      一、早起

截至到昨天5月20日,我早起(早上5:13分)的天数已经显示有533天,实际上不止如此,这个数据实际上是我需要上早班的日子,为了避免自己有时熬夜会睡过头耽误上班。现在基本生物钟已经适应了这个节奏,不上班的日子也能差不多这个时间醒来,不大愿意起床,我会处理一些文友的问题或者回阅其他文友的文章,避免自己落入闭关锁“人”的境地避免自己过于封闭,保持开放,保持清醒。

以前没有要求自己文章尽量日更的时候,我用来读书,但是读书时我有个毛病,我读书喜欢读出声音,因为这样可以促进我只字不差的阅读,可以帮助我自己更好的发现自己不会读的字进行查阅并认识新的字,纠正我带有潮汕口音的普通话等等,所以有段时间将老公吵得烦不胜烦,他是个夜猫型工作者(没有否定的意味,只是陈述事实,有的人确实夜晚的效率更高),所以我只能将读书这个程序移到其他时间。

现在大多数不需要上班的日子如果早起,我更愿意起来写我自己的文字,因为我发现早上我的思路更加清楚,孩子还在睡眠中不受他们打扰,效率也更高。

开始早起这件事,最初是被动选择,因为当时我和老公都还在各自公司工作,上着朝九晚六的班,但是儿子开始准备上一年级没有人接送,而我的公司因为国外的客户需要尽早收到报告,老大说可以让人选择上早上6点的班,充分考虑到自家情况决定选择早起,中间有段时间公司不需要上早班了,我已经习惯了早起的节奏,所以争取了,老板也Nice,最终答应了我的请求,所以到现在我就一直上着早班,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但是我想先珍惜当下的情况,而不将时间用来担忧未来的情况。即使未来无法上早班了,我也可以调整不同的日常程序的顺序来把握节奏。

我想早起对我的好处有很多点,首先让我工作与家庭得以兼顾,不需要离开职场就能将娃养在身边,让我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在别人还没有起床时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工作,又因为早下班有更多的时间让我节奏把握得很好,比较淡定从容,而且早起倒逼早睡,让我的生活相对更加健康。

                          二、运动

我生了二胎本来恢复得很好,回到公司给很多同事表扬了,自己得意忘形,以为不用节制也能保持得很好(实际原因是母乳喂养的功劳),所以放开胃口大吃特吃,一下子暴饮暴食,体重迅速增加,经常收到儿子的打击,所以决定运动。

最开始运动时,我是参照《微习惯》里面来的,里面是每天的目标只做一个俯卧撑就可以,我虽然不是做俯卧撑,当时我挑的是keep里面2分钟的运动跟着做,很简单无压力,所以完成得心应手,然后养成了运动习惯之后,自己就顺其自然折腾会想增加难度,而对自己动作做得不好,或者有差距也不要太在意(有的人会称为烂开始法),当意识和身体都觉得没有难度时,运动就很容易开始,我们的执行力更高。

当然养成习惯之后,我有时懒癌症状特别明显不想动的时候我也不会太过于苛刻自己,就会让自己适当休息,我目前的频率是一个星期运动5天,每天30-45分钟之间,不强制天天都运动,之前状态好的时候也会尝试一周七天挑战一下自己,挑战成功之后会很满足。当然注意不运动的频率不能太高,特别是开始阶段,先养成了习惯就不会因为一两天不运动就功亏一篑。

运动的效果:现在虽然体重没有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但是嘌呤体检过高的情况在经过一年多锻炼之后恢复正常了,而运动过后的多巴胺确实让我感觉更加快乐,而且运动后精神状态也很好,注意力能高度集中,提高效率,所以现在运动对我来说并不辛苦,是比较顺其自然的事情。而且在运动过程中,发现呼吸真的是个很重要的点,运动强度可以不大,只要增加相应的时间即可,但是呼吸的方式不对,可能造成你事倍功半的效果。

前段日子从博大读书会的刘战丽书友得知《锻炼改造大脑》这本书,更科学地了解到运动能平衡大脑,分泌神经递质,也能催生脑细胞肥料——BDNF分泌,诱发神经新生,形成免疫力,减少焦虑等等作用,让我更坚定了持续运动的决心。

到目前女儿接近4岁,除去有时我至少有2年半的运动经历了,不过keep显示的数据并不多,累计到今天只有269天,因为keep最开始是在另一部手机,之前的手机忘记屏保密码让老公重装系统数据不见了,这里是更换了手机的之后数据就重新统计了。

                  三、读书&录音

读书,以前最开始还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时候,总是很羡慕其他人能快速阅读或者一个星期就读完一本书,所以很急躁,急于求成,囫囵吞枣,效果并不好。

现在综合考虑到自己自身的现实情况,自己的阅读量并不多,应该放慢心态,接受自己的笨拙,选择了更适合个人阅读的方式——“只字不差的阅读”,虽然耗时间,但是却让自己对书的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也可以更明白作者的思想与意图,慢即是快。

同时读书时我也喜欢录音,以便自己可以重复的听,有些看过读过的知识点可能没有在读的时候没有理解透彻,经过重复的收听与播放,总能让我更明白里面的重点和精华所在。我也会将我读过的一些书分享在荔枝FM或者喜马拉雅上,方便感兴趣的伙伴一起听。

同时我还参加了三个读书会,一个是博大读书会,这个读书会形式是每周二有三个书友分享好书,可以帮助扩大视野,了解到各方各面的好书或者影片,如果自己觉得书友分享的内容是我感兴趣的,我就会找来自己再看,自己也分享了一本书《把时间当作朋友》,也算自己的一次小挑战;

第二个是智慧坊《变量》读书会,开始的时候是和书友共读《变量1》这本书,要是平时自己读书我肯定不会找《变量》这一类的书籍来读,但是与书友一起每人共读一部分书的内容再进行讨论与分享的经历却让我读后有酣畅淋漓的感受,感觉大脑与大脑的思维的碰撞可以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第三个读书会是有苔米老师所在的《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读书群,读书的方式主要是苔米老师在讲述,我们听课理解,学了知识有疑问可以有答疑时间还有平时个人生活上有什么疑问请教苔米老师,苔米老师总是竭尽全力帮助大家,让我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每个读书会各有千秋,我都很喜欢。

              四、写作日更&冥想

目前还有正在养成的两个小习惯:

尽量写作日更——目前50天(有时候百家号系统审核过慢,会将文拖到隔天才审核完毕,有点看不懂这个审核机制,话说,不明白为什么我的问审核的时间越来越久,是机器已经无法直接判断我的怪文了吗?要加上人工?)

尝试日更写作,是源于自己想寻找突破,觉的自己混混噩噩的写着将近三年(每周一篇),而契机是因为这次疫情,让我有了更多自主的时间,在家办公让我更加自由,只要将手上的活干完,就可以做自己想干的事,这也反过来促进我不断完善工作的细节,提高了工作效率,让自己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可以自我支配。

而与各位读友和书友的互动中,让我更看清楚了自己,也接受到许多人的鼓励和建议,让我的动力源源不断,自我价值逐渐提高,对自己更加满意更加自信,感恩大家。

冥想——30天,暂时没有什么好说的,只能说我还在摸索阶段,为了避免误导大家,我还是乖乖闭嘴。

最后友情提示一下:如果你觉得有些方式确认不错,你就结合自己的情况践行起来,但是千万不要比较,不然你就会如同身处于《悲惨世界》中。

本文及图片由林燕凤原创,侵删,欢迎关注,一起长知识!

相关文章

  • 2020-05-21我长期或者经常在做的事有什么?

    欢迎来到"燕凤同行相伴",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同行,一起相伴。 此篇文章3193字,需要花费你18分钟左右。 ...

  • 价值....

    最近经常会不断的问自己我有什么价值? 在工作上我现在做的事是否让我有价值?或者说是否是不可取代的?在这家公司已经五...

  • 我经常在做什么

    优化乘公交,有座位的时候基本看微信&看电子书。在高铁上也是看书和刷微信。似乎,沦为了信息的奴隶。交通工具上如何利用...

  • 一场关于长期的计算

    长期主义是每一个终身成长者所向往的,或者正在实践的基本要素。但是,虽然我们一直长期地在做着,自己认为可以长期做的事...

  • 命题作文—我经常在做的事

    经常在做的事情是持续挑战现有的生活,喜欢各种小折腾和大折腾,比如: 当年只比桌子高一点点,看着老妈给弟弟冲了一杯很...

  • 你为什么长期持有一只基金?

    我们经常说要长期持有,那为什么要长期持有呢,长期持有的根本逻辑是什么。我相信很多人长期持有的原因就是深度套牢。我有...

  • 价值“100万”的人

    我是一个长期充满焦虑的人,或者心里总会闷闷不乐的人,就像楚人会杞人忧天一样,我也经常想象会不会发生什么事,心里总是...

  • 如果你觉得迷茫,就去做有意思的事

    古典老师说,他在做职业咨询的时候,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有: “你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什么是我能热爱一生的事?”...

  • 长期主义——读《启发》

    “不管我当下在做什么,我都考虑这件事的长期影响。很多人问,什么是长期主义?这就是长期主义。” 罗胖对长期主义的理解...

  • 喜欢的事现在做 受益的事长期做

    周末早上起来做完全屋整理和打扫后,开启读书写作时光,每日的微练笔,这些都是我喜欢做的的事情,乐此不疲。 过去的10...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5-21我长期或者经常在做的事有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yao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