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2/2019《江城》,美国人笔下的涪陵

2/2019《江城》,美国人笔下的涪陵

作者: 逯逯娇娇 | 来源:发表于2019-01-08 10:14 被阅读15次
2/2019《江城》,美国人笔下的涪陵

这是一本无意中看到的书,是作者彼得·海斯勒在1996-1998年在涪陵教书的故事。与其说是故事,其实是作者在这两年间在涪陵生活的日记。

在书里读到以前重庆四川还是一体的时候,读到熟悉的棒棒军,读到以前熟悉的标语,读到三峡大坝,这是一个外国人对20年前中国的印象。

它从涪陵这一角窥视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那两年的变化。因为书中描绘的时间段和地点让我打开这本书。

我是重庆人,正好90后的尾巴,所以书中描绘的时间我是有记忆的,我的6岁,7岁,我在重庆,所以读起来就像是平行时空。

那时的我和那时的远处,而这个远处又是我可以想象的距离。

作者的文字很温暖,故事读起来很亲切,感觉在他的笔下对那时候的中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平等接受,里面的评价和思考都是不带偏见的,很客观的记录了中国的改革对普通人的影响。


感觉作者是一位很喜欢中国的美国人。除了这本《江城》,还有比较出名的《寻路中国》。有喜欢这类纪实文学的朋友可以看看这本书。

相关文章

  • 2/2019《江城》,美国人笔下的涪陵

    这是一本无意中看到的书,是作者彼得·海斯勒在1996-1998年在涪陵教书的故事。与其说是故事,其实是作者在这两年...

  • “重读”一个县城

    在人物的写作课中,顺藤摸瓜到一本书,叫《江城》。 江城讲述的,是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一个叫涪陵的中国小县城。作为中国...

  • 【游记】涪陵:江城

    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清朗的夜晚,我从重庆出发,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涪陵没有铁路,历来是四川省的贫困地区...

  • 《江城》第一部读后感

    作者是何伟,美国人,九十年代在中国的友好志愿者。江城,意思是江边的小城——涪陵。四川位于长江边上的城镇。 非虚构写...

  • 对故乡而言,我像个外乡人...

    我的家乡在一个偏远西部的一个小城(涪陵),现今靠着“乌江榨菜”、“白鹤梁”和作家彼得·海斯勒笔下的《江城》一书,才...

  • 读书笔记|《江城》1

    开始读美国作家何伟的《江城》。这是一本由美国人书写的,讲述90年代末长江边小城涪陵故事的纪实文学作品,被称为比中国...

  • 何伟和彼得《正在消失的江城》

    何伟(Peter Hessler)的这本《江城》记述了他在涪陵做教师的两年中对这座长江乌江交汇处的江城的生活细节和...

  • 江城万载水悠悠

    《江城》读后 在上班路上读完的《江城》正文,然后一口气再把后记《回到涪陵》和译者的《译后记》读完,直到最后一...

  • 江城

    江城是指涪陵,从前对于涪陵,除了榨菜之外,几乎一无所知。而类似这样一无所知的城市,在整个儿中国,不知道还有...

  • 江城悠悠:《江城》里的大世界

    《江城》,作者是一位曾来中国四川涪陵任教的外国人——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 江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2019《江城》,美国人笔下的涪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yq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