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频、视频、碎片化文章成功走向互联网数字化之后,纸质的书籍,也因 Kindle、手机等数字阅读设备的诞生,走向了数字化。
不仅阅读方式,我们的阅读设备,数字化的速度也处于加速状态。而2017年,注定是阅读设备不平凡的一年——
●2017年,亚马逊推出了「史上最优秀的 Kindle」——「Kindle Oasis2」。
新款 Kindle Oasis (左)对比旧款 Kindle Oasis(右)●2017年,亚马逊为了占据我国的网文市场,推出的「KindleX 咪咕阅读器」。
●马化腾说腾讯不做硬件,却在2017年默默推出了「QQ 阅读器」;
●靠做电子书和阅读器,2017年上市的掌阅科技,又在2017年发布了「iReader Light」 以及 「iReader Ocean 阅读器」;
●2017年,当当推出的「当当light」和「当当新锐版」阅读器。
「当当 Light阅读器」 「当当新锐版阅读器」●2017年9月,博阅推出7.8英寸主打 PDF 阅读的大屏电子书阅读器——「博阅Paper」;
●2017年,索尼基于高端定位,推出「能写的」大屏阅读器——「DPT-RP1」;
●跟索尼的DPT-RP1功能类似,2017年推出的价格比较亲民的「reMarkable」;
●2017年,文石科技推出了全球首款安卓6.0智能系统的 BOOX Max2阅读器,对市面上各种安卓 APP 表现出了极大的开放性。
●2017年9月推出的YOTA3双面屏手机,一面是手机,一面是Kindle;
●2017年人们甚至打起了「手机壳阅读器」的主意,比如「InkCasei7 Plus」手机壳就是这样。
当我们还从书店成堆成堆地往家搬书的时候,电子书、阅读器从另一个维度出现,占据了我们的阅读生活。而在这样一个变革的临界点,新生的事物与传统的事物之间,往往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冲突。
比如在数字阅读的大潮中,我们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孰优孰略?
Camron Flanders@Flickr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接受一个事实——纸质阅读更能刺激大脑神经,促进思考,让我们通过空间等物理质感记住知识。
有很多心理学研究者对屏幕阅读和纸质阅读之间的差异,做过实验。研究表明——长期阅读屏幕上的文章,会阻碍高层次的认知理解、元认知以及回忆。
关于这个结论,其实也很好理解。我们吸收知识的方式,其实不只靠视觉。因为我们用笔做笔记、用极快的翻页速度前后回顾书中的内容、甚至感知纸的厚度等物理动作,都能多维度触发我们的感知能力,进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吸收知识。
比如静读君就喜欢打印一些网上看到的好文章,然后仔细研读。在修改自己的论文的时候,也习惯将论文打印出来,反复阅读修改问题。
另一方面,因为数字阅读降低了信息的传播成本,因此这也导致,低认知层次的信息垃圾越来越多。《娱乐至死》节目中的尼尔·波兹曼曾这样评价电视节目:
电视节目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特点,就是没有前提条件,自成一体。
也就是说观看一个节目,不需要你有知识储备的前提条件,只需要你动用「鳄鱼大脑」和「情绪大脑」接受信息,获得快感就行。
而现在许多的数字阅读内容都有这样的特点。比如头条号、还有一些鸡汤号……我们在屏幕上阅读这些内容时,不需要提前储备知识,只是单纯享受一霎那的阅读快感。
Sander Spolspoel@Flickr.com尽管如此,数字阅读带给我们的种种优点,我们亦不可小觑,比如——
存储量大:基本上外出、搬家再不用担心纸质书造成的携带问题了;
检索便捷:当你忘记某个书中内容时,直接用关键词检索就 OK;
成本低廉:因为制作成本的缘故,基本上所有电子书都比纸质书便宜;
形式丰富:比如书中有一个网址链接,电子书可以直接进入网址,但是纸质书就做不到。
阅读社会化:Kindle 上现在可以高亮被读者标注最多的句子。微信读书可以显示好友的批注。
绿色环保
……
由此可见,面对电子书,我们应该做的,不是排斥它。而应当尽量回避电子书的一些先天缺点,同时发挥它的先天优势。比如在这个数字阅读时代,当你使用电子书的时候,可以给自己竖立一个原则——
尽可能增加电子书阅读的其他感知线索。
具体可以这样操作——
在阅读的时候,用笔记本做好读书笔记;
对书中的亮点、概念做好标注,当你阅读完书时,再次温故一遍内容;
利用数字阅读的内容易分享的特性,将书中的内容分享给别人。通过输出增加自己的理解;
善用电子书的关键词检索功能,一本书不用全部读完也可以找到你需要的知识。
另一方面,根据亚马逊中国近日发布的「2017全民阅读报告」,报告显示随着读者对于电子书接受程度的快速提升,85%的受访者同时使用纸、电两种介质进行阅读。
由此可见,纸质书和电子书一起读,实现「纸电同步」、1+1>2的效果,则是数字阅读时代,关于阅读的最优解。
再进一步,既然电子设备可以升级换代(例如彩色 Kindle 已经在路上),书的形态又何止于此?现在数字化的环境下,连纸质书也正不断进化,音频立体图书、VR/AR图书都将在未来大放异彩。
……
不仅如此,关于「数字阅读」这个话题,值得探讨的问题还有很多。心理学家谢里·特尔克曾曰——「科技是人类的『第二自我』」。
是科技促进了「数字阅读」的诞生。而对「数字阅读」正确的认知,能够延伸我们的心智,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提升我们获取知识的效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