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上春树到贾平凹

作者: 银两够重 | 来源:发表于2020-07-07 23:14 被阅读0次

      我可不又提起了笔吗?唯理主义之后,走上了唯实践主义,我可不还是会提起笔吗?但,哪能有怎么多区别?人还是恁么个自己,硬件如故,软件如初,思维上不那么二维了,可阐述上,总是带着一股子玄乎。

      村上君的最后一部长篇《刺杀骑士团长》看完以后接着看谁,现在已经定了下来。

      原先想看毛姆,后来又觉得该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可,译本看多了,指谁都会迷失在半土不洋的语境里服不了水土。

      回到国内吧,觉得王朔肯定得看,然而,囿于他的叙述风格以及内容,多数集中在北京一带,对全国范围内的文化氛围并没有多少浸染,显然针对性太强,不适合先读。

      要么,莫言?莫言呢,名气确实大,作品也耐人寻味。我也确实涉猎过几篇短篇和中篇,不巧他的笔调太过刻意,与我期许的内敛就有了出入。路遥就别提了。金庸古龙还珠楼主,还得往后靠一靠。

      其实也想过,别介意那么多,随便抓起一个人的走马观花就是,东野圭吾、JK罗琳、福尔摩斯、冰与火之歌,不都可以嘛。问题是,他心里面就跟缠着个结似的,宁可不看也不准备胡看。

      这段时间跟着村上遛下来,整个人的状态是偏空虚荒诞偏主观幽怨的,牢骚满腹,风情难解的感觉。那么,接下来,我该在自然主义之上在加点硬朗,实践的眼光,因之,风格上,接地气一点最好。毕竟,东京街头大概率碰不到二楼做公厕的洗车房,喜欢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欣赏不了披头士的爵士乐。

      一言以蔽之,疏离于实际生活的文艺,是一种脱节的实践。

      可能是街道和人群给了我启发,漫长雨后泥泞的街道加深了之前的印象,没完没了的公交车和座位上的霏想烘托了氛围,当我想到贾平凹时,我感觉好像一切都对了,得,就他了。

     

     

相关文章

  • 初见贾平凹

    初见贾平凹 从朋友处得到贾平凹的电话,朋友告诉我,贾平凹...

  • 从村上春树到贾平凹

    我可不又提起了笔吗?唯理主义之后,走上了唯实践主义,我可不还是会提起笔吗?但,哪能有怎么多区别?人还是恁么...

  • 摁手印防“贼”的作家贾平凹,获得艺术奖100万奖金,不遭嫉妒才怪

    陈洪标|文 从摁手印防“贼”,到获艺术奖100万奖金,贾平凹为何又横遭嫉妒? 一、从崇拜到嫉妒 作家贾平凹横遭嫉妒...

  • 名家作品--散文2

    501:贾平凹《两代人》 502:贾平凹《《路小路作品集》序》 503:贾平凹《丑石》 504:贾平凹《龙柏树》 ...

  • “笨人”与“鬼才”

    看到一篇文章《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贾平凹》,贾平凹说自己是个“笨人”,贾平凹不会说普通话,后来有个著名的段子,贾平凹为...

  • 《一棵小桃树》与《紫藤萝瀑布》比较

    《一棵小桃树》与《紫藤萝瀑布》的比较阅读。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一、人物之比 1.贾平凹简介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

  • 2022-03-13

    贾平凹

  • 剖析一针见血

    贾平凹

  • 2018-12-08

    我的父亲贾平凹 ——作者:贾浅浅 贾平凹是我的父亲。也是中国当代文坛比较勤奋和出色的作家之一。生活中的贾平凹,善良...

  • 真实故事

    1992年,贾平凹的妻子发现他“精神出轨”,闹着要离婚,贾平凹不愿意,不久后,路遥去世,参加完好友的葬礼后,贾平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村上春树到贾平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gt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