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你想听几个故事?还是早上那个么?”睡觉前,女生再三催促我。
“嗯,好的,我马上来”我一边应着,一边甜滋滋地回想起今天的成功“教育法”。
正是有了这个方法,我女儿从天天缠着我讲床头故事,到现在要求我主动学习。
01 孩子的明天注定需要家长用今天来换?
“天天不做作业,就想着怎么偷懒,还要大人给你讲故事,哪里有那么多时间?”我嘟哝着几句话,极不情愿地从书房座位上站起来,给女儿讲睡前故事。
看着女儿稚嫩的脸庞,我欲言又止。
只能怏怏地盼着她快些睡着,要不然自己的日更稿子还没有动笔呢。
女儿刚上小学1年纪,为了孩子有一个相对坚实的语言基础,我给自己定下了每天讲睡前故事的目标。
说实话,这活不是很辛苦,我每天花20分钟给孩子讲个故事并不为难。
一转眼坚持了半年,一切都那么平静。
随着二孩的出生,我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
每天我就像军营里的新兵,心惊胆战地等着“冲锋号”吹响——孩子哭声响起,我就会反射似地坐起来。
每天时间就像烈日下的一滴水迅速地蒸发殆尽。
矛盾出现了,两个孩子的生活出现了冲突。刚把二孩交付完毕,就要辅导大孩子做作业。
最近参加了21天打卡写作营,我不能拖延,心里一着急,就开始数落起了孩子。
于是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难道孩子的出生就是父母亲的“末日”,那些又美又忙的人物是怎么修炼的?
难道孩子的明天注定需要家长用今天的全部美好才能交换么?
02困难的反面就是解决办法
这时老妈走过来说道:“你这样是不行的,你得从解决问题根源出发,而不是去压制问题,长此以往,只会适得其反。”
打开电脑,一篇文章引入眼帘:“不做作业母慈儿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
是呀,谁家孩子不是自己的宝,如果能不动气,谁又愿意吵架呢?
想到这一点,我想到了平时工作中,哪怕有了微小 的成绩都想让主管知道。
换位想想,那自己不就是孩子的主管吗?
其实孩子只不过是想表现自己“爱学习”的一面,引起家长的认可而已。
孩子没有错,只不过是家长曲解了孩子的意思。
家长认为孩子挤占了自己的“时间”,但孩子只是想在家长面前树立一个好的形象,收获几句表扬而已。
03 用“让步效应”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动力
想通了全部关键点,我立即摆出一副“崇拜”的表情,让孩子讲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都行,只要让孩子开口,这是运用了心理学里的“让步效应”。
只要答应了第一个小要求,后面提出的要求就相对容易答应了。
于是孩子在我的“赞美和期盼”声中,自信心超级满足。
同时我还发动老妈和妻子参加赞美,女儿在满满的自信中“不能自拔”。
从这以后,女儿天天都跑来督促我听她“讲故事”。
于是,我乘势追击,问道:“以后我每晚都能听到这么美好的故事吗?”
女儿把胸膛拍的山响,信誓旦旦地答道:“以后你的睡前故事我承包了,谁也不许跟我抢。”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许多时候,不能一味地压制矛盾,而应该从不同角度思考孩子的心理和产生问题的根源。
比如这件事,表面看是个讲故事的事,其实是孩子渴望认可的心理作祟。
孩子在不断长大,不能认为孩子永远是孩子。相反,要回到自己的童年去看待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