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一辈90后人,对于长辈,止于怜惜。
和外婆去旅游,住一间房,也许因为太久没见到我,外婆恨不得时时刻刻勾着我的脖子,晚上挤在一张床上,每每我翻身被子滑落,外婆都会帮我再次盖上,喃喃自语,别着凉。
下午,带她出门吃不算午餐的午餐,她看着菜单说,太贵就别点了,然后头伸到后一桌人那里观察菜色。我说,你不要这样子看,多不礼貌,她不以为然。
回酒店午睡,外婆像以前一样,拉着我讲话,她说,要听家长的话。生一个小孩是自私的表现,你一定要生两个。在上海你谁都不认识,当然是回来工作好。你妈妈已经到处在托人帮你介绍公务员了......
看着外婆大半头的白发,和爱惜的目光,我选择了倾听。
外婆是我从小到大最怜惜的人,她不认识字,但和外公一起吃苦,一起拼搏,从种田到开旅社再到成立现已三十周年的幼儿园,她一直在做的,就是,吃苦耐劳。
对于我们家庭中的每一个人,她从不发火,满足所有,即使现在快七十岁,仍旧在外公偶尔的亲切骂声中早起,做饭,打扫卫生。
从我懂事起,我就很心疼她,心疼她在我午睡时为我削水果的背影,心疼她渴望我一直陪伴的眼神,心疼她的省吃俭用……
可是,我能做的,竟然仅仅是这样。
和她待久了我会不耐烦,她的观点我难以认同,本能的想要激烈的反驳告诉她我的观点,可又难以承受内心的谴责,渐渐的,我发现,无论观点还是行为,我们之间都存在太多的差异,导致在一段关系的维系中,我能做的只是默默不语。
我与她,抑或更多的她他她之间,存在着年龄阅历等堆积而成的巨大鸿沟,我的成长拉动了鸿沟的长度与广度,其间充斥着她们对我,基于血缘无私的爱,还有就是,彼此价值观念的差异而引发的无奈的恨。
时至今日,我都不知如何温和的,不伤害的告诉她和他们,我不愿。
我最不希望的是,迫于人世间最真挚的情谊,我选择放弃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