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刘若英,去看了后来的我们,却喜欢上了周冬雨,喜欢挂在她嘴角的一抹笑,即便眼中含泪…
爱的方式:拥抱人如浮云易散,一别十年。
再次遇见,见清还是见清,她说:“l miss you”。见清却不知,她想表达的,只是“我错过了你”!
或许,见清从来不了解她,所以,他搞不懂她当初为什么离开,即使给了见清十年,他还是想不透!
电影海报,一句话:“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红遍了网络。
如果没有如果,后来何曾有过后来。
《坛经》中云: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争论不已。
禅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凡尘俗世,纷纷情欲。
见清何其幸,遇到了小晓,从始至终,她都了解见清,知道他想要什么,却又不曾说破。
该说的,别说了;
你懂得,就够了。
小晓何其悲,她遇到了那样的一个见清,却又是她一生所爱的人。
或许,见清也爱着她,尽管爱的形式不同。
见清问:如果当时的你没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其实,这个问题,太过多余。
小晓回答他,说:如果当时你有勇气跟着我上了地铁,我会跟你一辈子的。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奈何,都是经年之事了。
或者,当初的见清,不够勇敢,不够坚定,或许,可能他没有放下面子学会挽留,亦或者,也可能机缘巧合,他与小晓之间差了那么一点缘分,就有结果了。
但人总是这样,很难再本该珍惜的时候,去做了未来不留遗憾的决定。
整部电影,特别喜欢他们因飞机晚点,开车回家的那段戏,每一个桥段,都让人唏嘘不已。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人生所能悲者,莫过留下遗憾,而让人痛心疾首者,又莫过于所有的遗憾,都与你有关。
爱的方式:泪流但,正是这段戏,让我喜欢上了周冬雨,或是方小晓。
她挂在嘴角的笑,与含在眼中的泪,诠释了“生而为人”的悲哀与苍凉,生而为人,本则不易,何况还要相互伤害,更为悲哀与苍凉!
刘若英作为一个导演,是善良的,或者说,她是满腔的理想主义,在创作这部戏。
她在血淋淋的现实之上,龟裂的土壤里,插上了一朵殷红如血的花儿。
这便是艺术家的善,也是善意的谎言。
见清父亲的那封信,足以抚平小晓内心深处所有的伤,那封信犹如一剂迷魂药,它可以迷惑着小晓,同样可以迷惑着,隔着荧屏的、作为观众的我们。
它是迷途者眼里,遥远处,那忽明忽暗、似有还无的灯塔之光,招你、牵你,促你前行。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生而为人,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何其不易,且饮两盅酒:一盅慰风尘,一盅祭岁月!
生而为人,以梦为马,不负年华,何其有幸,且饮两杯酒:一杯予前程,一杯予美人!
愿与美人不计风雨,不问东西,一路向前!
我想:小晓读完了,见清父亲的那封信,一定如是想,在繁杂的尘世里,还有一朵殷红的花儿。
她看到了花,幸乎?不幸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