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的是梁宁老师的第三讲怎样理解愉悦与不爽。
主要还是讲一个人的情绪感受,这就是有人说的“你学了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因为啊我们学的东西都是理性的,理性呢就是把人往回拉的力量,但是驱动一个人的其实是他的内在感受,他的情绪,他的底层操作系统。
那什么是愉悦呢?其实愉悦就是被满足,对于我们人来说满足他的生存条件满足他的社会关系,当你感受到善意,自己被理解,自己被接纳,自己被尊重,自己被重视也就说存在感被满足都会感到愉悦,满足就是愉悦不满足就不爽。我们还可以用这三个词来度量一下你和一个人的关系。
比如在婚姻中,我最抵触也是最讨厌的事情就是有人指使我打扫卫生,就会让我瞬间启动自我保护,竖起全身的刺,有一种血战到底的勇猛。即使前一秒是其乐融融欢乐无限,也会出现后面的天崩地裂,所以这件事对我来说就是很不爽。所以十年间我也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不喜欢打扰卫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闹不清到底是自己真的不喜欢打扫卫生还是不喜欢某些人和我说话的语气?现在没人指使我,我反而一边听着音频一边慢慢地打扫卫生,竟然发现这是一种享受。享受这种慢的过程,享受自自己己带来的清洁与干净,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而且非常欣喜。所以我现在在思考,可能不是我不愿意做这件事情,很有可能是不愿意接受别人的一种情绪,很可能是自我保护的一种形式。
而我每天不用打扫卫生不用做饭,用闲来的时间睡睡觉看看书,反而觉得很满足很爽。现在我觉得能有一件事让我不厌其烦的做下去,也就只剩下读书了。
当然还可以用这三个词,满足,愉悦,不爽,来深入探索你自己认识自己。
我所不能接受的可能就是指责了,而且对于这方面我特别敏感,这可能和我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没有顺利度过叛逆期。一至于现在只要老公和我说话有指使的语气,或者是下有结论性的定义,或者带有情绪的说话,我都会迅速的反击,有时候其实我根本不知道内容是什么?这也许是幼年时期的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这也许就是梁老师说的情绪吧!这两年来读了很多的书,这也是我到现在看起来很温顺平和,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的原因吧!但是每每遇到被指责的时候,我就不顾淑女形象,会很严厉的回击,也就是我们学到的再多,也过不好自己的一生的原因,因为我们学的东西都是理性的,理性是把人往回拉的力量,但是驱动一个人的其实是他的内在感受,他的情绪,他们的底层操作系统没有变,一旦感到不爽,情绪就会很波动。
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升级自己的底层操作系统,控制和平复自己的情绪,用我们学到的一些理性性知识来处理生活中的事宜。
请关注他人的情绪他人的内在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