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新闻,说的是上海一名17岁男生,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由于受到母亲的严厉批评,当车停在卢浦大桥时,男生迅速打开车门从桥上跳下,当场死亡。
听到这个噩耗时,很多人觉得因为一件如此小的事情而结束自己的生命,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但其实,儿童青少年自杀,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遥不可及。2007年,北京大学青少年儿童卫生研究所公布了一份历时3年多,涉及全国13个省份、约1.5万名学生的《中小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数据结果令人触目惊心:每5个学生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偷偷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另有数据表明,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宝贵的生命,绚丽的青春,是什么让这些孩子如此轻率结束自己的生命?上海男孩跳桥事件发生后,很多网友都觉得是现在的小孩心理太脆弱、承受能力太差。细细分析原因有很多,家庭的、学校的、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刺激和压力都是,但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可以顽强的活着,而有的孩子却不能呢?主要在于孩子的生存意愿。
我曾经在大学里做兼职心理咨询师时,接待过一些自杀的学生。其中有一位是在家里与父母发生争吵,一气之下吞了很多药品,幸好抢救及时未有生命危险。当问到那时他在想什么,回答是“感觉在人间最值得留恋的东西没了”。这里最留恋的东西是指父母的爱与家庭的温暖,而父母的批评与指责变成他“砍向”自己的“利剑”;还有一位临近毕业的学生,因为找工作屡次碰壁,终于在又一次被拒绝后奔溃,产生自己一无是处,不配活着,不如一死了之的想法。
和那位跳桥的17岁男生一样,我们发现大多数孩子自杀想法和行为的产生都是突发性、短暂性及冲动性的。在某种刺激下,比如考试考砸,和恋人分手,受到批评等等,这些在大多数人看来的小事对他们而言可能是“天大的事”。在那时那刻,他们感觉自己进入了一个黑暗的、孤立无援的世界,绝望涌上来,没有选择,只有死亡才是唯一的出路。然而,压死骆驼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之前的每一根。促使孩子走上自杀之路的,也并不是简单的几句争吵,而是孩子成长路上一次次被阻断的生存意愿。
与周围世界的联系,构成了孩子的生存意愿。当一颗种子被埋在地下的时候,它便开始了长成参天大树的旅程。随着阳光的普照,雨露的浇灌,以及肥料的供给,这棵树长出了粗壮、发达、繁密的根系,牢牢的扎进土里,向四面八方延伸,以吸取更多养分。当狂风暴雨来临时,这棵树便能傲然不倒。
一个人的生存意愿,就是生命的根系。他所生活的世界与周边环境,便是生命发展的土地。如果生命的根系稀疏,个人的生存意愿便会受到挑战,在人生的风雨里,在挫折和困难前,人会更容易体验绝望和无意义感;如果生命的根系繁茂,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身处困境的时候,便能从环境中获得好的资源和支持,就能更多体验到生命的美好和值得。大多时候家长们总在思索“如何让孩子更优秀”,而越来越多孩子却在想“我为什么而活”。不管是学校和家庭,都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教育、品格教育、行为教育等等,但是,极少的目光会去注意孩子的生命教育,即如何帮助孩子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让他们享受生而为人的过程与乐趣。旅美心理学博士陈鲁提出,每个家庭要为孩子“构建一份生命意愿清单”。如果清单列的很长很长,那么孩子的生存意念就会越强,就越能体会到活着的幸福与美好。
那么,究竟该如何为孩子构建一份这样的生命意愿清单呢?这里有三个重要方面可以参考。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和氛围
孩子从出生开始,不管愿不愿意,便要接受环境的各种影响。其中,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一辈子且最为深远的。家庭环境,尤其是好的家庭关系和氛围,就像是一块肥沃的土壤,能够给孩子的茁壮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而糟糕的家庭关系和氛围,则会使孩子的成长受阻,使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家庭关系中对孩子影响较大的是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好的关系定能带来愉悦、轻松、温暖的家庭氛围。
上海男生跳桥的时候,正是妈妈不顾滚滚车流,停在桥中间下车去骂他的时候。看这位妈妈如此冲动、不理智的教育行为,估计大家都不会相信他们的亲子关系很和谐吧。心理学诸多研究已经表明,家庭亲密度对青少年儿童的自杀行为有一定影响,亲密度低的家庭越有可能出现自杀行为。综合我本人接触的那些有自杀危机的学生,无一例外,他们的亲子关系都出现了问题。要么是和父母观念存在差异,有较大矛盾与冲突;要么和父母缺乏感情交流,遇到问题和困难也从来不说;还有一类就是对父母怀有深深的愧疚与自责,总担心自己不够好对不起父母。
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家长已经意识到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在孩子教育上更加呕心沥血。长期如此,却又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忽略夫妻感情的经营。观察现实家庭里的一些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凡是夫妻关系好的家庭,亲子关系必然很好;而亲子关系好的家庭,夫妻关系也许很糟糕。因为对孩子而言,只有爸爸妈妈在的地方才叫做“家”,只有爸爸妈妈彼此相爱,他才能感到温暖与安全。夫妻关系,是一个家庭的定海神针,也是家庭之树的根。
二、尊重保护孩子的兴趣爱好
良好的兴趣爱好是让人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能丰富人的生活,调节人的心情,塑造人的品格。尊重保护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帮助他们体验生活乐趣的重要方式。
现在的孩子,基本从很小的时候,便开始了各种兴趣班与艺术活动的学习。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是出于感兴趣自己主动学的,还有多少是被父母哄着、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去学的。
有一次在一家绘画体验馆里,我碰到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两个女儿过来画画。为了让女儿们能顺利完成画作,妈妈给她们挑选了一模一样的比较简单的图片。然后在女儿们画画的过程中,妈妈在旁边给予了细心“指导“”。一会儿说“这条线画错了”,一会儿又说“拿笔的方式不对”“颜料蘸多了”等等,看起来特别着急和紧张。最后,妈妈因为担心小女儿画不好、浪费画材,只好让孩子在旁边看着,自己拿起画笔画了。
也许这位妈妈是出于启发女儿的兴趣、让孩子玩乐这样的目的来到这里,但不管怎样,从旁观者角度来看,整个画画的过程丝毫谈不上愉快和放松。可以说,从头到尾都是妈妈在向孩子表达她对画画期望和想法,却没有关注过孩子的想法与需要。在小女儿不能表现的令她满意时,便失去耐性,最终剥夺了小女儿画画的机会。
记得有人曾说过,从小到大人生中最窘的时刻,是在填个人信息表时被问到“兴趣/爱好”。仔细想想,估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吧。因为这确实是一个不太好回答的问题。自己究竟喜欢什么?现在做的这个事情是我真正想做的吗?许多人在这个方面其实是比较迷茫的,除了最初对事物表现出的兴趣没有得到大人的鼓励渐渐消失之外,更多是自己的想法没有被大人看见、没有被尊重。
父母无视孩子的需要,或者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孩子的喜好,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孩子很难发展出自己的兴趣,并能坚持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对这个世界难以产生兴趣,缺乏探索精神,孩子又怎会有强大的生存意愿呢?
三、让孩子学会享受生活
提起“享受”这个词,我们会习惯性给它贴上“懒惰”“不思进取”的标签。其实这是一种偏见,享受生活不是游戏人间,纵情挥霍,而是对自己的诚实,对生活、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由于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很多人是不敢去“享受”的。最常见的,便是孩子出于孝心给父母买了礼物,却换来一句“不要乱花钱”。很多人平时努力工作攒钱,牺牲陪家人、陪孩子的时间,牺牲身体的健康,只为未来可以生活的更好。这是将生命的连续性割裂成了一段一段的,用早期的辛苦换日后的轻松,本就是充满隐患的事情,因为明天和意外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关注现在享受当下,与立足未来长远发展一样重要。
让孩子学会享受生活,就是让孩子能好好享受自己的生命状态,使他们能收获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到活着的乐趣与意义。
通过《爸爸去哪儿》这档综艺,很多人知道了黄磊和他的大女儿“多多”。随着人气的上升,他们也受到了一些质疑。主要原因在于黄磊夫妇对两个女儿的养育方式:同龄的孩子都穿幼稚的童装,他们的女儿却打扮的十分时髦成熟;允许女儿们佩戴耳环、戒指等饰品,以及化妆;近期更是支持多多染了一头紫色的头发。
对于她们夫妇对待孩子的方式,网友的羡慕以及赞扬还是多过质疑。多多活成了很多孩子想活但没能活成的样子:爱美,可以穿自己想穿的衣服;爱漂亮,可以自己妆扮自己。其实我一点也不担心黄磊夫妇这样教孩子的方式,相反,我更加相信,他们这种方式,能让两个孩子充分享受做一个女孩的美好和身为女人的魅力。与那些在各种要求和“不许”下长大的女孩相比,她们会更加自信、成熟、美丽。
所以,家长朋友们,不要再用爱的名义为孩子设置诸多“禁区”了。孩子如果想在地板上或在雪地里打滚,就让他滚吧,给他做好足够的保暖、安全措施,让他尽情享受做孩子的肆意;女儿偷穿妈妈的高跟鞋、擦妈妈的口红,那就给她买一双自己的小高跟吧,送她一套儿童专用化妆品,无毒的那种,让她尽情探索自己的美丽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