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及其他(书中第81、82、83讲)
黑色幽默在美国作用很大,起于60年代,很快成为世界性流派。
最早提出了黑色幽默的,是法国的未来主义者布勒东。后来,美国文坛就出现黑色幽默的作品。
这批人对现实失望、绝望,对未来幻灭、恐惧。他们认为人的自由、尊严、价值,都失去了。他们以沉重的心情把现实的恶夸大,写出来。以黑色的心态,用文字幽默,是悲愤痛苦的幽默。
代表作: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
艺术特征:打破古典悲剧、喜剧界限,专写反常病态的人物,专写颠颠倒倒、不可思议的故事情节。
特点:讽刺美国社会。
缺点:为了讽刺,把事物夸大扭曲到离谱,流于荒诞,深度失去了。
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的文化全盛期。
简单讲,魔幻现实主义是幻想和现实、西方现代文学和本土民间神话传说的结合。作者的思想是民族主义和人道主义,题材是暴露庄园主和穷人,方法是用意识流和心理时间交叉,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一贯手段,是象征、暗示、夸张、梦呓。
从名字上讲,魔幻现实主义出在德国,弗朗茨罗在研究后期表现派绘画诗,用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
鲁尔福的长篇问世后,以崭新的形式、深刻的思想,震动世界。这是五十年代。
六十年代,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引起更大的震动。他学识渊博,修养深厚,既熟悉拉丁美洲文化、历史、传说,又研究欧洲文学传统,认真研究国艾略特、乔伊斯,对阿拉伯文学也感兴趣。《百年孤独》情节是荒诞的,象征是巧妙的,夸大是有强度的,描写是真实的。
魔幻现实主义占的优势,不是魔幻,是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总体上的生命力,强过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比它们厚重。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最有名的小说是《总统先生》、《玉米人》,和被称作三部曲的《旋风》、《绿衣主教》、《死者的眼睛》。此外还有诗集《贺拉斯主题习作》,短篇小说集《危地马拉的周末》,小说《珠光宝气的人》、《混血女人》、《丽达萨尔的镜子》、《马拉德龙》、《多洛雷斯的星期五》等。
他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者,把拉美文学和西欧文学结合起来。获诺贝尔奖。
博尔赫斯,阿根廷著名作家。曾获阿根廷国家文学奖、西班牙塞万提斯奖。受叔本华、尼采影响。崇敬欧洲文化,深受欧洲现代文学影响。有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阿莱芙》、《死亡与罗盘》,情节奇幻。
结构现实主义,70年代流行南美。特点:
一、鲜明的立体感,有视觉、听觉,多角度的镜头感,独白,双线平行对话法,配合型对话法,话题的均衡法,这些,都是参考电影手法。
二、结构零件说。通俗解释,是学毕加索的立体派,破坏对象,解体,由作家重组。
三、主张文学介入社会,要以社会集团为对象。
四、意识流手法。
九八一代,是西班牙一派,1898年美国、西班牙争夺殖民地,西班牙丢失波多黎各和古巴,从此一蹶不振。可是西班牙有识之士提出全盘西欧化,发展经济,普及教育,等于他们的改革开放。特点:
一、重新认识世界,重新爱这个世界,介入这个世界。
二、追溯西班牙历史,不是官方显史,而是民间潜史。
三、爱护、歌颂西班牙的山川风物。
四、受尼采、叔本华、易卜生、托尔斯泰、爱伦坡影响,奉塞万提斯为楷模。
阿左林,两个主题,一是回忆童年,一是对祖国的爱恋。他写过评论、戏剧,最好的是散文、随笔。他用词精锐,音韵和谐,风格朴实,语言优雅。
阿克梅派,音译,出于希腊文最高级,因此也被译成高峰派。
阿赫玛托娃,她是评家、散文家、诗人,一生坎坷。早期诗集《黄昏》、《念珠》,在青年中轰动一时。她的诗非常柔情、真诚。她也聪明,转向古典,研究普希金,译中国的屈原,译李商隐的《无题》诗。
抒情叙事诗《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成于1962年,获意大利国际诗歌奖。
古米廖夫,才貌双全的文学家,诗、小说、翻译、散文,样样出色当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