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时节的皖南,应该是油菜花盛放的早春,或是向日葵绽放的秋季,但是无奈上班一族和家有学童只能框定了小长假出行,错过最好的季节,却有不一般的风景。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徽州崇文,每个藏于山间田野的村落都走出过文人墨客,亦或是商界名流。
古祠堂里“继祖宗一派传真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的对联是徽州人理想的写照。
读于室,耕于田
此行便是追着徽人的理想而去了!
绿,是褪去了早春羞涩却又欣欣向荣的绿;水,是经历一季春风洗去冬季晦涩的水;云,是卷着春日的暖气裹着初夏特有的绵软的云。冲着纯粹的风景,一路皆是景。
感谢丫头人性化的学校,长假三天没有任何作业,一家老小在校门口接上小学童,便向暮春的皖南出发。
苏州---歙县地图上4个半小时的路程,我们走了6个小时,天黑赶路,赶的是时间,错过了一路风景在回程的路上悉数补齐。
赶到歙县已经是10点,入住了古城内的江南得月楼(相当不错的一家店,特别是他们家的跳水鱼堪称一绝),这座古色古香的民俗就在古城的城墙上,推出窗去就是徽州的城楼和徽园入口的大牌坊,住在这里好似当了两天的城门官儿。
徽州古城徽州古城是重新修缮的建筑,看过太多的人工建筑,新秀的市政工程对我们来说毫无吸引力,第二天傍晚打着雨伞在古城内溜达一圈,算是尽一下游客的义务。
夜晚的雨把地面冲刷的分外干净,却形成了独特的精致。恢弘的许国牌坊,这是全国唯一一座八脚牌坊,明万历皇帝为嘉奖内阁重臣歙县人许国决策云南平叛功勋而特别恩赐在其家乡古歙城中建造的。安徽多牌坊,可见这里是出达官贵人之地。细细想来,这些达官贵人们的名字其实并没有多少真正地留在一代又一代人民的心里,但至少留在了这些依然还伫立的建筑之上。当来来往往的游客们来此缅怀的时候,又有多少缅怀的是他们当年的功绩?
许国牌坊夜景中的徽州古城显得更加绚丽。没有五一预期的车水马龙和人潮涌动,我们可以静静的欣赏着古城的美丽。
歙县是徽州文化的发祥地,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被授予“中国徽墨之都”。歙县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
其实,歙县就是古徽州,为了这个地名似乎还有一场不小的改名风波,总之这地方最后没有能叫徽州,虽然“徽”文化深入人心已久,在行政区划上却没有一个地方叫做“徽州”确实是个小小遗憾。
歙县虽是一个县,但不要小看了这个地方,足足三天在歙县,其实还没有能见识完这底蕴深厚的徽州风韵。
从歙县县城往西散落着许多韵味十足的古村落,唐模----潜口-----呈坎,完好的古村落群是见识徽派建筑的不二选择。
往南到深渡镇,是新安江十里山水画廊,如果是自驾,一路走走停停,青山绿水喂饱了我们已经缺乏想象力的眼睛。
往东到石潭村,淳朴的乡村有唯美的日落,有壮阔的日出,还有涤荡心神的云海;还有深藏在密林深处的阳产土楼群,辉煌的色彩与碧绿的青山相映,似乎有些童话般的不可思议。
且看我慢慢放图出来。
第一日:天下第一村——呈坎。
呈坎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中国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徽州民居甲天下,呈坎民居甲徽州。游呈坎一生无坎,好运连连。
航拍呈坎呈坎的美,首先美在村口的一片池塘,无论从哪个角度,都能拍出不一样的感觉来,移步换景在这里同样适用。
村子里面有99条巷子,慢慢的逛恐怕会晕头转向,我们请了一位当地的村民大妈做向导,20块钱的资费不贵,但讲解却很专业,大妈把旅游团导游们的导游词背得滚瓜乱熟,一字不差,还毫不谦虚的说,我就是记性好。
看了村里的风水讲究,开始怀疑大妈说的可能是真的,这里除了古代名人五百余人,如:罗汝楫(岳飞案主审官) 、罗小华(徽州明代制墨大师) 、罗聘(扬州八怪之一、大画家) 、罗愿等等。徽州人重视教育,连大妈的背书功夫都那么好,到底是风水好?还是文化的传承好?
上了《舌尖》的毛豆腐,人头攒动全是因为上了电视的光荣。
安徽的村子防火防洪的设施做的特别好,遍布村中各处,流经各家各屋的水渠,到现在水质清澈。晨起水渠中的水是生活用水,到下午则用来灌溉天地,失火了便是消防用水,处处都是祖先智慧的体现。
墙壁上还有遗留至今的标语,有些东西变了,有些东西永远都不变。
徽州多祠堂,几乎每个古村落里都有极大的祠堂。而这个被认为是现存祠堂中规模最大、设计及雕刻均出色的建筑。尤其第三进,是不是找到了太和殿的味道。
呈坎村外,有青山,有绿水,又是一派田园风光~~
回程路上,途径潜口,潜口的村落没有呈坎保存完好,但是小小潜口却散落了很多古遗迹。这伫立路边,年代久远的明朝古塔,建塔也是为了弥补风水。塔无法登顶,据说里面也是别有洞天。
歙县博物馆其实是一个碑刻园,里面藏着《桃花书屋图石刻》、《余清斋》和《清鉴堂》两套法帖。这坐落在练江河畔,紫阳山半山腰的新安碑园内,却有着别样的精致。
歙县博物馆旁有座太白楼,没错风流倜傥的李白到处一游。太白到此一游,据说是寻找仙人而来,因为这里的隐者许宣平写了一首诗。但最终,太白跟仙人擦肩而过,但在这练江河畔,太平桥头留下了一首诗:“天台国清寺,天下称四绝。我来兴唐游,与中更无别。木卉划断云,高峰顶参雪。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
墙头隐者许宣平的诗书卷气的皖南,有了太白的足记显得更有了历史的分量。
山水中的皖南,则又以另一副画卷等着我们开启。
第二日的行程,古渡渔梁坝——新安江山水画廊——深渡——北岸廊桥——石潭村
渔梁坝:可以同都江堰媲美的水利工程,虽然乍看起来无非是个水坝,但在农耕时代却是地标建筑。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这里曾是徽商出发远征的地方,坝上的石阶曾是繁忙通道,如今却是留守人守望土地的地方。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渔梁坝与歙县古城是联通的,从太平桥沿着练江可以步行到这里,沿路有尚未修缮的民居,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有布置错落的院落,别致并不需要奢华~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有纪念渔梁坝功臣的祠堂,这是唯一一座供奉了修建“地标”建筑工程师们的祠堂。撇开家族的荣耀,个人的功绩,这样一座祠堂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有早归尚未干的渔网,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有江中的怪石,歙县还是歙砚的产地,不一样的石头是不是代表了徽州人骨子里的人文气。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渔梁坝,传说徽州梦开始的地方!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练江的水最终汇入新安江,于是我们溯游从之,一路向南。
一路山水,一路画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到深渡镇,新安江在这里拐了个湾。很多有人到这里坐船游江,我们则选择了爬上人迹罕至的观景台,鸟瞰这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景色。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尝过新安江的鱼,继续向东而去,路遇北岸,这个就在路边的小镇,也藏着历史的风雨。
廊桥,总觉得所有廊桥都有遗梦。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这里的梦会是什么?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是桥边的参天古樟?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是桥上守望故土的乡民?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是斑驳墙壁映衬下的流水?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是砖木间流淌的陈旧味道?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还是河畔粉刷一新的徽派建筑?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是采茶季节弥漫的茶香?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还是挥毫门上的美好祝福?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小小的北岸还藏着一个吴氏宗祠,大门紧闭,隔着栅栏一窥内景。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抵达石潭,遇见真正的美丽乡村。石潭被称为未开发的婺源(很好,开发也许意味着酸酸商业味道)。
进村路上偶遇的石桥,无名无姓,却别有滋味。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古藤,山花,流水,此处向前便是悠然南山下。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石潭村,自石潭始祖吴启公长子吴唯迁居到石潭村,已经有800多年历史。一带绿水从村中而过,过了老桥便是石潭老村。
这里除了风景,还有一群可爱的村民,首先是向日葵旅馆万能的老板娘,这位看似不出三十的老板娘经营着石潭村不多几家能在携程预定的旅店,村里的住宿条件不好,可整洁的房间,软乎又透着太阳味道的被褥让我们对这家乡村小店印象不错。
但老板娘的主业不是旅店,一楼是个茶叶加工点,收购本村大部分生茶,烘茶的机器24小时工作,要把当天的生茶加工成毛茶。于是,这轰隆隆的机器要响一晚上!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吃饭的时候,老板娘又变身服务员,点完菜,她又是厨师!闲聊间,她还是向导!卖茶的时候,她又是销售员!
你见过这么能干的老板娘吗?
秀丽的山水养出这样勤劳的人,去看看这山水到底有多美。
没有油菜花,少了一抹黄色,让纯粹的绿洗洗眼睛!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远山叠嶂,不加滤镜也是一副水墨!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低低的云头压着,盼着明早的日出和云海!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然而,粗心的Y爸发现,油箱中的油已经不够再开上山一趟了。
于是,晨起登山观云海!
山脚下,春江水暖鸭先知~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山谷里,已是云深不知处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沿着青苔丛生的古村巷子,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拾级而上,村中的采茶人在这台阶上来来往往,连接的是山中茶和口中味~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这只灵气的狗狗,在村头就发现了我们,背着包,拿着器材,到处问路的不就是游客吗,于是一路向导我们穿过茶园,绕过村落。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跟着狗狗下山,穿越茶园间,偶遇了早起的采茶人。这位可爱的老先生邀请我们上山看一看,一攀谈才知道,是当地中学的退休校长,古村中“五间厅”是他们的老宅子,读书人传承的“惟耕惟读”在这位老先生身上体现得淋漓精致。
还有采药人,路边盛开的黄色小花原来就是著名的消炎药:金银花。
从山上下来,穿过石潭古村,再次感受下这徽文化深厚的底蕴。
五间厅,如今不再住人,但昔日的风貌依然可见一斑。
百年的南天竺告诉游人,这宅子诞生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
告别石潭村,带着农家的黄山毛峰,我们向阳产土楼出发。
这是个计划之外的景点,由于Y爸没有加油,从石潭出来一路寻找加油站,终于在北岸附近发现了“粮草”,给车马补充了粮草,才发现离传说的阳产土楼不是太远。
旅途中,任何的意外都是最好的安排。
遇见深山中的阳产。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离开阳产的时候嗅到了商业的味道,阳产位于深山中,只有一条小道上山,有旅游公司便在山下设了游客中心,要求换乘当地的面的才能上山,一人30的资费。
可是这30的收费并未能落入这个仅有100常驻居民的口袋中。农家乐的老板说他们准备去堵路抗议,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本来穷山恶水之地,祖宗留下的产业成了收益的来源。
有收益便有了争夺,
矛盾因分配不均而起,
历来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
本来纯净的山林,质朴的土地,只有空空的守望,
而如今,空空中多了期待,也多了失望,更多了争夺和烦恼。
阳产是此行的最后一站,美景之下也藏着令人警醒的现实。
但无论如何,暮春的皖南,
在纯净的绿色中,接受了徽州耕读文化的洗礼,
真心希望,美景永远都是单纯的美景!
暮春皖南:走在徽州“惟耕惟读”的理想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