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笔记-金融学

学习笔记-金融学

作者: 山河万象w | 来源:发表于2021-10-04 17:51 被阅读0次

    十八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定义: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2.分类:

    公开、抑制

    爬行、温和、恶性

    需求拉上、成本推进、供求混合型、结构型、体制型。

    3.度量:WPI-批发物价指数、CPI-居民消费物价指数、GNP-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 (核心CPI剔除了能源和食品价格)

    PCE-个人消费支出,PPI-生产价格指数

    4.成因

    需求拉上说

    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总需求的扩张不能全部作用于产出

    ADAS:AD曲线持续外移,AS曲线不变

    货币数量论:MV=PY 取全微分

    货币变动率=价格变动率+GDP变动率,M2增长率目标的确定

    成本推动说

    劳动力市场或者产品市场不完全造成

    工资推动,利润推动,进口成本

    AD曲线不变,AS曲线内移

    供求混合推动说

    通胀惯性、结构型通胀(产业结构老化,资源流动效率低-舒尔茨的需求理论)

    5.社会经济效应

    强制储蓄效应、收入分配效应、资产结构调整效应

    6.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通货膨胀的宏观影响

    (1)实际产出的影响:促进论、促退论

    (2)通货膨胀对于就业的影响: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理论:菲利普斯曲线(横轴失业率,纵轴通胀率,反比)

    第一阶段#菲利普斯提出:工人工资增长率(因变量)与失业率(自变量)的回归

    W=F(u)

    第二阶段#萨缪尔森、索罗的发展,又称传统菲利普斯曲线或简单菲利普斯曲线

    pai=F(u) 通胀率与失业率的负相关

    第三阶段#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现代菲利普斯曲线,有较强的预测性

    第四阶段#卢卡斯理性预期菲利普斯曲线

    7.对策

    宏观紧缩,反垄断

    需求拉上型

    财政紧缩,货币紧缩,本币升值

    弊端:产生牺牲比率,1%-5%

    成本推动型

    温和的收入政策,以税收为基础的奖励政策,严厉的收入政策,利润推动型通胀-制定反垄断法

    通胀惯性的治理:

    建立规则,减少财政赤字,保持央行独立性

    与通胀和平相处:收入指数化政策

    8.通货紧缩


    第十九章货币政策

    第一节

    定义:中央银行为实现给定的经济目标,用于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方针及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框架:

    目标体系,工具体系,传导机制

    1.货币政策目标:单目标和多目标

    2.我国:低通胀,适度增长,适度就业,国际收支平衡,金融稳定,改革发展。

    我国实多重目标制的原因:

    不满足条件,我国多重目标制特点

    问题:各目标相互牵制,工具不足,多目标不利于市场进行沟通。

    3.奥肯定律:产出与失业变动之间的关系,失业越多,产出越多。

    美国:实际GDP增长=3%-2*失业率变动

    “即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美国一般将之定义为3%)下降2%时,失业率上升大约 1%;当实际GDP增长相对于潜在GDP增长上升2%时,失业率下降大约 1%,这条经验法则以其发现者为名,称之为奥肯定律。”

    中国奥肯定律悖论: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第三产业拉动就业

    4.多重目标和单一目标(通货膨胀目标制)的选择

    根本分歧:货币量变动能否影响价格继而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

    历史进程

    1930s-1980s多重目标制:凯恩斯工资向下刚性理论,简单菲利普斯曲线

    1980s单一目标制(通货膨胀目标制):

    (1)理论基础:滞胀和现代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强调货币政策的规则性和透明性

    (2)条件:央行较高业务水准,货币政策独立性,充足货币政策工具。

    (3)优势:货币环境的稳定性-政策可行性和透明度引导预期,通胀控制较好稳定货币环境

    (4)劣势:忽视金融稳定(CPI滞后),应该同时兼顾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形成双支柱框架。

    相机抉择,泰勒规则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1.三大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贴现政策,法定准备金率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消费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

    第三节 传导机制和中介指标

    凯恩斯-利率,早期货币主义-支出,信贷传导-银行、资产负债表,托宾q-股价、市场价值与重置成本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中介指标-利率,货币供应量

    1.产生原因:时滞,效力和时间不确定性(发现问题)

    Ps :货币供给增加是否导致产出上升,可以看M2,没有则说明前半段存在银行体系问题,上升表示后半段存在生产者贷款利用问题。

    2.选择原则:

    可测性#易于获得和计量分析的高频数据

    可控性#央行控制力强,货币政策工具与中介目标相关性强

    相关性#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相关性强

    3.数量型指标

    M2/负债方:M1(现金,活期存款)+准货币

    社会融资规模/资产方:非金融体系从金融体系中获得的资金

    社融区别:直观反映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撑情况,规模更全面(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结构性数据

    Ps:社融对GDP增速和CPI拟合程度强于货币量。

    4.价格型指标:中长期利率

    Ps:美国央行扭曲操作,买入中长期国债,降低中期利率。

    实行通胀目标制的国家,中介目标是通胀预期。

    5.中介目标的选择

    理论基础:

    凯恩斯利率决定理论

    1968普尔中介目标最适理论

    -外部冲击来自产品市场,选择货币量作为中介目标

    -外部冲击来着货币市场,选择利率作为中介目标

    6.历程

    第一阶段:1950s-1960s,利率,凯恩斯(货币需求不稳定,货币市场冲击很大)

    第二阶段:1970s-1980s,货币,弗里德曼(货币市场不稳定,产品市场不稳定)

    第三阶段:1990s,利率,同时兼顾其他目标

    我国:M2,增加社融

    货币政策操作目标

    美国:联邦基金利率

    货币政策工具体系

    一、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流动性和信贷数量

    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利率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操作

    1.法定存款准备金

    我国:三档两优

    频繁使用法准原因:

    严重双顺差,意愿超额准备金,中小行定向投放流动性。

    2.再贴现再贷款

    我国当前贷款制度:

    流动性再贷款:SLF常备借贷便利,给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

    信贷政策支持再贷款:支农再贷款

    金融稳定再贷款

    专项再贷款:PSL

    3.公开市场操作

    优势:直接、主动、微调、连续、可逆

    我国:2016年建立公开市场每日操作常态化机制

    公开市场操作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定向调控

    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利率

    发达国家:一元利率调控模式,利率走廊调控

    上限:SLF

    中间:央行调控目标-商业银行同业拆借

    下限:超额准备金利率

    我国:二元利率调控模式,调节央行与商业银行的交易利率,调节商业银行与存贷款客户利率

    (原因是利率市场化不完善)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是需求管理型政策,影响AD曲线。

    货币政政策传导机制描述中间目标向最终目标传导的过程。

    1.对消费的影响:消费能力,消费意愿

    即期收入对应财富效应

    远期收入

    收入分配

    2.对投资影响

    债券市场对应凯恩斯机制

    信贷市场对应信贷可得理论

    股票市场对应托宾q值:q=市值/资产重置成本

    3.对净出口的影响

    4.总结:货币供给增加,消费上升,投资上升,进出口上升,最终AD上升,AD曲线外移,Y上升,p上升。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

    影响因素:时滞,流通速度,预期

    时滞:认识、决策、操作、市场

    衡量:快慢,大小

    相机抉择和单一规则

    相机抉择:政策制定者根据经济形势灵活货币政策调控,进行逆周期操作

    理论支持:凯恩斯和新凯恩斯认为市场机制不完善,存在价格粘性

    单一规则:决策者事先宣布调控规则

    理论支持:弗里德曼货币学派认为市场是完善的,市场自动纠错,时滞过效力存在不确定性。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单一制:单一规则为主,结合相机抉择,即兼顾约束和灵活性。

    泰勒规则:有规则也有灵活性

    泰勒规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笔记-金融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mzi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