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口味

作者: 金娃妈 | 来源:发表于2022-10-24 22:36 被阅读0次

    诺奖公布前一天,我问某人:今年陪跑的三个人,一个就是上次说的残雪,看不懂的那个。一个就是说中国最好的作家就是我的阎连科。还有一个就是《活着》的余华。你说谁最有资格得奖?

    贾平凹。

    我不以为然,却无力反驳。

    结果出来了,一个82岁的法国女人。网络真是好东西,很快推出了异国作家的简历和作品,《悠悠岁月》的节选也尾随其后。我大概浏览一下,没兴趣。所以我没记住作者的名字。

    我对某人说:看来欧洲人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万一得奖,也是优先考虑老人,我给王蒙投票,贾平凹、迟子建、阿来候补。日本陪跑的那个就算了,是枝裕和还差不多。

    有人说了,堂堂世界文学大奖,考虑因素多了,岂能依你喜好?世界我不管,我的喜好我坚持。

    我阅读的第一本小说是《西游记》,大概上小学四五年级。后来同学们上课偷看,被老师没收了。后来我就在家里偷看“闲书”,现在回想起来,应该是《十月》杂志,《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沉重的翅膀》都是从杂志看的。真正大块头的小说是《将军吟》,上下两册,不知道看了多少天。等到看《平凡的世界》,才知道了茅盾文学奖。所以说,二十岁以前我看书,仅仅是个人爱好,没有什么收获什么读书的意义,真对不起我近视的双眼啊。

    就是现在读书,还是凭自己的喜好。去年有一段时间,热情大增,买全了那届茅盾文学奖书籍,码在床头书桌上。断断续续只读完了《主角》和《秦腔》,以至于认为《主角》应该也叫《秦腔》才合适。

    余光中老先生曾说诺奖是幸运之星,也是死亡之吻。死亡有点夸张,幸运倒是真的。你想啊,18个瑞典老头,各怀心事,却能在200多个不同国籍的作家中投票同一个人,比彩票中奖都难。又一年评选一次,说不定都有内部投票套路,或许是机器人投票也有可能。

    我信马由缰的评论,调动了某人兴致,他查出了中国作家50位排名,看到张爱玲第二,煞有介事地说:她敬佩胡兰成,那第一就不是鲁迅,应该是胡兰成。

    胡的文笔优美,古诗词功底扎实,人浮夸,郭沫若比他聪明,研究文物,好的名声多过坏的。

    说点正经的,茅盾文学奖作品相对还是可圈可点。如果有48本获奖作品(懒得数),我最少读过20本,美国诗人艾米丽·狄金森说过:

    假如我能使一颗心免于破碎

    我便没有白活一场

    读小说却相反,越悲情越曲折,读者影响越深。《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白鹿原》、《长恨歌》、《额尔古纳河右岸》都是。我读《呼兰河传》的时候,就感觉这个小姑娘没有母亲疼爱,真可怜。以至于提起萧红处理不清家务事,我内心是同情她的,总归是缺爱的孩子。《活着》更是,压抑的想哭。后来听了余华讲座才释然。目前作家我最喜欢迟子建,然后毕飞宇,《推拿》读起来有意思,也轻松,不是悲剧。还有新疆的李娟,是一股清流。如果硬要凑个文坛四杰,那就王朔。他是谁名气大就骂谁,结果他名气也大了。

    骂人厉害的还有诗人余秀华,她写诗有天赋,骂对她不友好的人,也是出神入化,炉火纯青,天助。有人说,正常的男人是不会娶她的。余秀华自己也说各有所图,心里却是不死心。自己作,天也无奈。

    我买馒头就认一家,好多次聚会馒头最受欢迎。有几次卷闸门拉下来了,吃了闭门羹。后来我给店主人说没吃到她家馒头的不足,这个女人笑着说:姊妹,加理解,我感觉忙也一天闲也一天,把个活人的,差不多就行了。我就是所有卖馒头里,最率性的一家。

    那几天我正在啃张岱的《夜航船》,本来是丰富百科知识,翻了几页,傻眼了,根本看不懂。在回家的路上,我决定放弃阅读。如果我也算文学爱好者,我就是最率性的一个。

    文学没有性别,阅读却有口味。选择自己喜欢的书,有兴趣就读,没兴趣就虚度。

    最后说一句,我小叔也是82岁,他的主要工作是“好好吃饭”,锻炼身体,给孙子存钱,“供他上重点大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的口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en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