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只有不把全部时间用于学习,而留出许多自由活动时间,才能学习得好。”这句话自相矛盾吗?为什么?
不矛盾,而是符合教学过程的逻辑。学生的工作日越为学校的课业所填满,用于思考与学习无直接联系的事情的时间留得越少,就越有可能造成负担过重和落后。如若有了自由活动时间问题,不仅在教学上是个最重要的问题,而且在智力培养和全面发展上也是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学生需要自由活动时间,就像健康需要空气一样:之所以需要这种时间,是为了使学生可以学习得好,不经常感到有落后的危险(你知道,情况往往是:只要学生病上几天,他便落后得很多了)。自由活动时间是学生智力生活丰富的首要条件,能使他们生活中不仅有学习,而且意味着使学习富有成效。
二、如何给学生留有足够多的自由活动时间?
自由活动时间产生于课堂教学中,有头脑、好思索的教师是这种时间的创造者。教师创造自由活动时间的首要助手是学生自己,知识处于什么状态——是积极活跃状态还是僵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但是,还有一个决定这种时间能否造成的条件,是作息制度。
1.可以把脑力劳动安排得使下半天摆脱教科书和作业本。
2.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在早晨上学之前完成家庭作业,是我们学校绝大名数学生学习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
3.保证脑力劳动制度中的平衡。例如安排照顾学生重大兴趣特点的脑力劳动。
三、印象深刻的是哪一句话?为什么?
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学生只有不把全部时间用于学习,而留出许多自由活动时间,才能学习得好。”在我固有的思维中,总觉得学生只有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学习上,那么他的成绩就一定会好,知道遇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后我才知道,想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得有自由的活动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