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创作中华文学
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

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

作者: 夏吟晨 | 来源:发表于2021-05-23 16:09 被阅读0次

《刻意练习》笔记1

1908年,约翰尼•海耶斯创造的马拉松世界纪录的成绩是2小时55分18秒。但是一个多世纪以后,这项世界纪录,已经刷新为2小时2分57秒。

在今天,马拉松比赛的参赛资格是成绩不低于3小时5分,低于这个成绩,是得不到参赛资格的。

同样一场比赛,一个世纪之前最好的成绩,到了今天,只是入门参赛资格。

是不是很惊讶?

不仅马拉松比赛如此,人们还在其他不同领域发现同样的规律。

如在跳水运动、钢琴比赛、记忆力比赛、国际象棋比赛等领域内,经过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之后,人们通常会惊奇地发现,当今人们所能取得的成绩是越来越好了,甚至是以前的很多倍。

现今人类能达到的水平,在很久以前还是不敢想象的!

也可以说,随着时间的推进,人类正在一点一点地突破极限,一点一点地变得更强。

那么,这是为何呢?

难道是,现在的人类生下来就拥有更好的基因吗?或者是,现代人突然之间拥有了某些天赋?

别天真了,不是的。

《刻意练习》这本书告诉我们,如果清楚地了解了培养专业特长的最佳方法,可以鼓舞和引导人们,怎样付出努力去追求卓越。

在任何行业或领域之中,最有效和最强大的练习方法,都是通过充分利用人类的身体与大脑的适应能力来逐步的塑造和提升他们的技能,以做到一些过去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这些非常卓越的能力,是如何达到的,一点都不神秘,只不过是:他们大量地练习!

科学家经过几十年实验追踪,最终发现:

杰出人物的杰出成绩,来自于足够多的刻意练习。

在学习一项新技能的路上,有各种各样有效的练习方式,但其中最有效和最强大的形式,当属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不同于天真的练习(反复做某件事,并指望单纯靠这种反复来提升技能),这是一种有目的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并非漫无目的地重复做一件事,奢望熟能生巧。有目的的练习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非常明确的特定目标

比如史蒂芬•法隆的记忆力训练,他有一个很明确的短期目标,即每次练习都要比上一次多记住一个数字。这种“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的短期目标,一个一个达成之后,最终能达到设定的长期目标。

也就是说,把一个终极目标,拆分成一个一个定义明确的小目标,逐个击破。

回头看看我们的教育体系的设置,是不是也遵循了这一理念?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成才,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课程被拆分成一个个阶段、一个个年级。

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对应的学业要求。每一年级的学习任务都很明确,课本教材早已划分好了。

完成了特定目标,接着才进入下一轮学习,也就是,升上高年级。

有目的的练习必须是专注的


史蒂芬•法隆在训练的时候从不分心,他所有的精力都用于去记住他所听到的数字串。如果他分心想其他事情,他是很难记住这种连续每秒读出一个数字的长数字串的。

无论做什么事,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就算我们只是想写一篇文章,甚至一篇日记,写的过程也得专注对待。写的时候如果精力不投入,写错标点、打错字,甚至语句不通顺、语病连连等各种错误都可能随时发生。那么,就很难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了。

专注,是基本的态度。

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相比于天真的重复,有目的的练习,必须知道自己在做的过程中,做得对不对。

例如音乐学院的学生,在平时的演奏练习中,若没有导师提醒他弹得对或者不对,只是一味地演奏,不管演奏对了没有,那么这样的情况是很难上台表演的,谁敢保证他能完全弹对呢。

训练的过程中,如果能得到简单直接的反馈,训练者就能正视自己的不足、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错误的原因,才能明白需要补哪点不足,在哪些方面继续提升。

有些人感慨,参加了写作训练营后,写文章的水平的确有所提升了。

我想,这事的原因不外乎是,参加训练营后,在阅读与写作这件事上花费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训练更多了之外,相较于自己不明所以的摸索,有导师指点,学员能及时改正错误,后期有所提升也是理所当然。

有意义的正面反馈还是保持动机、稳定初心的关键要素。

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


在练习中,若只是毫无条理的浅尝辄止,而不是努力去迎接新的挑战,仅仅只做那些已经感到很容易的事情,是非常不明智也不管用的。对于任何类型的练习,如果从来不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便永远无法进步。

我们身边那些业余的钢琴爱好者,可能他十几岁的时候,就能够完整演奏好一首曲子了。但是他一年又一年,都在用相同的方式,演奏同样的歌曲。

几十年之后,他没有比十几岁的时候谈的更好。事实是,他可能比年轻的时候谈得还更差。

看起来,似乎这几十年里累积的演奏经验毫无用处。

其实,他只是没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没有尝试突破自己,仅此而已。

走出舒适区,并非说,在遇到瓶颈的时候要试着去做更难的事情,而是要试着去做不同的事情,寻找不同的方法来克服障碍。

如果找有幸找到了好方法,终得稳定的提高技能。那么等下一个障碍出现的时候,再继续尝试寻找新方法来克服,如此周而复始,一步一步打破瓶颈,拾级而上。

好,现在我们来简单的总结一下,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就是要走出你的舒适区,并且要以专注的方式制订明确的目标。为达到那些目标,制订一个计划,并且想出监测你的进步的方法,还要想办法保持你的动机。

对想要提高自己的每个人来讲,这些是让你有一个卓越开端的秘诀,不过这依然只是一个开始,重要的是,你一定要行动起来。

相关文章

  • 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

    《刻意练习》笔记1 1908年,约翰尼•海耶斯创造的马拉松世界纪录的成绩是2小时55分18秒。但是一个多世纪以后,...

  • 《刻意练习》第一章

    第一章主要介绍的是,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作者讲练习分为天真的练习(个人觉得是盲目的练习)和有目的的练习,通过其...

  • 刻意练习3---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

    在第一章的结尾,作者详细的讲解了有目的的练习的几个特征: 1)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目标。 清晰的目标可以有...

  • 《刻意练习》文章架构

    一.刻意练习是什么 1.有目的练习和天真练习的区别。有目的练习是专注,含有反馈,需要走出舒适区,并且要有...

  • 【 读书笔记】《刻意练习》:第1章—有目的的练习

    在这一章,艾利克森详细解读了,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核心关键词是:有目的、练习。 先从练习说起。这种练习的特点是: ...

  • 你的努力是在自我感动吗?

    素材积累: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特点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有目的的练习是包含反馈...

  • 【0122读书清单】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001.什么是有效练习 有效练习是带着目的性去做事,而不是没有目的的重复。 002.有目的练习的四个特点 找个好导...

  • 读书笔记:《刻意练习》

    1.有目的的练习的4个特点: 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有目...

  • 书摘|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有目的的练习的四个特点 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 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 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 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

  • 没有改进,就没有提高。

    有目的的练习: 有目的的练习具备四个特征: 1.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2.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3....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是有目的的练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fo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