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是一种固定程序或定期实施的行为,且在许多情况下,是自动执行的。”
有一句俗话就叫“习惯成自然”。也就像简书的这个日更活动,标语上赫然写着:“让坚持成为习惯。”
我们说,习惯的一开始是需要坚持的,坚持到成为像肌肉记忆一样的境况,便成了“自动执行”的行为。那么反过来,坚持其实也是一种习惯。当你将坚持也变成了一种习惯,那还有什么习惯你无法掌控呢?
但是,掌控习惯是需要过程的,它不是什么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一夜中彩票的小概率事情,而是像竹子一般——“竹子在生长的头五年几乎看不到,因为它在六周内向上猛窜90英尺之前一直在地下建立四处蔓延的根系。”这段时间,被作者称为“潜能蓄积期”。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种感受,比如想要减肥,兴致冲冲地运动了个几天,一上称发现,变化无几,不禁感慨,这有什么作用呢?比如一次长期的备考,在备考初期起早贪黑、冲劲满满;到了中期,有些看不到头,也不清楚自己现在究竟处于阶梯的第几层。不禁怀疑:如此正确与否?这么做有没有用?
是啊,在看不到显著变化的“潜能蓄积期”有什么用?
这个时候,需要看到小习惯的大力量。“习惯是自我提高的复利。”
“在一两天的时间里,你觉不出任何不同,但在数日和数年后,你会发现它们产生了巨大影响。只有在过了两年、五年或者十年后再回顾时,你才会发现好习惯的价值和坏习惯的代价之大令人膛目结舌。”
·正复利:
①生产力复利:“自动完成某项固有任务或掌握一项新技能的效果更佳。因为你能在无意间完成越多的任务,那么你的大脑就会具备更多关注其他事物的余力。”我理解为,预先完成必须或者可以完成的事情,才不会出现心有余力不足的情况。
②知识复利:“学习一个新观念并不能让你成为天才,但毕生致力于学习则可能取得翻天覆地的效果。另外,你读的每本书不仅让你学到了新事物,而且开阔了你的眼界,以全新的方式审视固有观念。”我的理解是,或许你看的每一本“闲书”无法变现,但最少最少你也收获了专注和愉悦,而你从中开阔的视野,以及收获的新知识,转变的新视角,或许会在日积月累中为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③关系复利:“在与人交往时,有付出就会有收获。你帮助别人越多,别人就越想帮助你。在每次互动中表现得更好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形成一个广泛而强大的人际关系网。”因为看到这个,我在便条上写下“格局、乐于助人、善良、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还想到,希望以后能收到的评价是“真诚”云云。
·负复利:
①压力复利:不要让压力堆积。
②消极思想复利:很多时候,你认为你是怎样的人,你就会变成怎样的人。所以要给自己更多的积极暗示。比如:“我是个自信的人!”“我是个自律的人!”
③愤怒复利:气坏身体没人替。
此外,作者还引入了一个叫作“边际收益的聚合”的理念,即你在所做的每一件事上寻求哪怕极其细微的进步,最终会得到显著的成果。
如果你一年内每天都能进步1%,到你完成时,你将进步37倍。相反,如果一年中你每天以1%的速度退步,你现有的任何东西会降到几乎为零。
(书中用了函数图,在1年中每天恶化1%:0.99的365次方=00.03;在1年中每天改进1%:1.01的365次方=37.78)
以上,是今天阅读和记录的部分。此后如果继续阅读记录,会再更新。
2022.4.18(一)23:4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