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作文的三个重要方面即内容、情感、技巧。这也就对应了我们在作文教学时要重视的三个问题。
首要问题是要真正理解儿童,不能以教师的童年经验来认定现在儿童的生活,并指导他们写作。那样的童年是十几年前或者二十年前的童年,而不是现在儿童的童年,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也就不能反映学生真实的童年生活了。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时要通过谈话,创设情境启发学生观察发现自己的真实生活,萌生真实想法,才能写出内容真实生动的作文。
其次,作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表达意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我手写我心”。把我们的心里话写出来与别人交流、分享。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文学习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学会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反映生活。管建刚老师说:“我们现在很多学生从来没写过作文,他们只写了一篇又一篇名叫“作文”的作业。”这句很有意思的话揭示了我们当今小学生作文现状,大都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写作,为了写作文而写作文,并不是记录生活所得,也不是心灵表达,只是写给老师看的,为考试练习的。这样的作文没有真实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作文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没有生命力。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培养读者意识就是要让学生思考:我的作品要与人交流,别人喜不喜欢读?能不能读懂?这样的读者意识能启发和引领学生想办法怎样把文章写得有条理,怎样写生动。大到一篇作文的谋篇布局,立意选材,小到题目的拟定,句子词语的表达推敲等,如果多从读者角度读一读,想一想,这样学生就能不断思考、修改进而解决写作技巧的问题。教师不要死板地教给学生倒叙、对比、反复等方法,只需点拨、启发、指导,即可。
这是阅读管建刚和张祖庆老师关于作文教学的对话之后的一些想法,没有具体的实践支撑,先记录下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