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读这本书应该是5年前,在读完《如何阅读一本书》以后,我按照检视阅读的方法在书店选书。当时看完第一章以后就觉得这本书很牛逼,看了两遍以后就被我束之高阁了。现在再看这本书,终于明白当时这本书当时给我的震撼是将其是一张地图,虽然不能呈现出真实的地域情况,但是像灯塔一样给指出了一个方向。包括后续的书籍基本都是在这张地图的指引下刻意地搜寻。或许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是我写这篇文章是个最好时机。
翻开序,这本书的写作框架其实特别容易让中国人接受,在我看来就是诠释儒家的“克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体也就是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领域内的三个习惯,依次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第二部分是公众领域的三个习惯,依次是:共赢原则、知彼解己、统合综效。第三部分是作为处理好个人关系的不断更新。毕竟已经是5年后写这篇文章,会在原作者的基础上加上我自己的理解作为进一步的补充。
这本书类似国外的大部分教科书,在每一大部分章节展开之前,总会有引言章节来引出一些假设或者基础概念。但就这本书而言,这些基础概念反而更重要一些,因为它能让人更愿意清空自己,去接受新的东西。
思维定势
所谓思维定势,简单的讲就是个人总认为自己直观地通过眼睛观察到的环境是正确的,从而作为进一步进行分析问题的基准。久而久之一系列基准构成的系统会对个人认知产生极大的影响。也可以用所谓“此世界,非彼世界,是名世界”来概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有一次我跟朋友拦了一辆对向行驶的出租车,再他掉头的时候旁边超市出来一对母子也在挡车,我们自然就上了车,只听见后面的妈妈再说:都什么人,明明是我们先挡的车。思维定势好不好,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这里是没办法解释的,答案在行为经济学的一本经典——《思考,快与慢》里。
转变机制
一般情况下对应的处理问题机制是A刺激产生A反应。而人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可以将A刺激通过自身的心理,情绪,行为一系列改变,从而转化成B反应,对应的例子就是我们有这样一个成语:处变不惊。当然书上原本用的是所谓人类的四个天赋:自我意识,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作为转变机制的关键。现在的我更愿意用心理学上的所谓ABC疗法作为转变机制的决定因素。它们分别是:A:affect 情感 B:behavior行为 C: cognition认知。也就是指,如果我们想进行改变,就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
理解习惯(原则)的三要素
事实上,合上书本以后我更愿意将书中的所谓七个习惯理解为七个原则,因而了解这些原则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WHY(为什么我需要这个原则) HOW(这个原则是怎么样的)WHAT(我该具体怎么做)。实际上,这也是现在我觉得让人理解你的三个步骤,并且必须是这样由内到外的。因为这样才会让人更容易接受。
关注圈与影响圈
所谓关注圈就是你关注的事物的总括,比如国人的爱好是关心政治。而影响圈是你可以影响的人或者事物的总括,比如你可以控制你同服务员的态度,完成工作的质量等等。书中的理论认为,只有不断控制好自己的影响圈,才可以进而影响自己的关注圈,而我们一般的做法是懒得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大家聚在一起喝酒吹牛,仿佛人人都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实际上什么都改变不了,却浪费了自己的大好年华,等到真心想做什么事的时候,只能噫吁戏时光荏苒。
个人成熟模型
当然这里的成熟指的是心理成熟度,具体讲就是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愿望的大小。并且分为依赖,独立,互赖三个阶段。
不过现在我对于这个问题的描述更愿意用自尊来代替。首先对自尊的定义来源于Nathaniel Branden的描述:一种觉得自己能够应付生活中的基本挑战,值得享受快乐的感觉。因此自尊是由两部分组成:能力感和价值感。
1.依赖性自尊,即一我的价值感来源于外部。二,通过比较而获得的能力感。
2.独立型自尊,在价值感方面,我用自己的标准评估自己,自我决定。在能力感方面,不与别人比较,而是与自己比较。
3.互赖型自尊,价值感和能力感都是通过自己认同的对方通过另一种不同于自己的视角来更全面的评价自己。类比一下就是技能保护别人,也能被自己保护。
4.无条件自尊。价值感,不取决于他人评价,也不取决于自我评价,我有充分的自信,不参与任何评价。其次是能力感,不把自己与他人比较,也不与自己比较,我处于某种状态,与他人互相依赖同时又怡然自得。
实际上第四层次应该是理想状态,但是也不是不可达到,历史上的各种神人,比如特斯拉,或者释迦摩尼,老子应该都是达到这个级别的人。同时,这四个层级是不可分割的,下一层级是上一层级的基础,类似马歇落的价值体系,只有达到了第一层才能往第二层走。呈螺旋形上升。
以上就是引言部分,下一次就是七个原则,也是地图上的七块大陆的说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