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现在环境多么的糟,我还是会继续做音乐,因为我坚信生命是需要音乐的,我会坚持到底。”
/摘自蔡健雅专辑《默契》介绍语
这是她自己说的话。
一直以来,我听歌都有个习惯:看它的发行日期。可能正巧听到一首好听的歌吧,顺手点进去歌手页听听还有没有别的好听的歌,紧接着点专辑栏,往下一直滑,滑到底,一个一个倒着认真听。而当我翻专辑的时候,会有另外一个习惯:看专辑介绍语。
每张专辑都会有自己的介绍语,像王菲,陈奕迅,以及今天要说的蔡健雅,他们的首张专辑,亦或是早年间的一些专辑就只有简短的一段话,不信你去翻。我觉得应该是在有了各个音乐软件后才加上去的吧。再往后,才渐渐形成一个模式:一段专辑概括语,再加上每首歌自己的介绍语,写明合作伙伴,聊聊歌曲元素,曲风和情感,分析一下整张专辑的主题。
被我这么一说,似乎是很容易的事,却并非如此。
常常讲很多事情合拍是很重要的,就比如旋律与歌词间的契合度。有些时候,你会发现,两者一旦失衡,就会无端觉得别扭。
以前,薛之谦去参加蒙面唱将的音乐盛典,他演唱的曲目是陈势安的天后。结束时,有人问他为什么选这首歌,他的大意是:一首歌的旋律和歌词间要写得很搭,才是最难的。
这个也是一样的。
有个职业好像就叫专辑文案师,专门给歌手专辑写介绍语,写文案,做宣传。
看过那么多介绍语,来随意列几个吧:
“哪有少年不驰马,醉荫树下笑戴花。秋去冬夏等故事说尽韶华,下个春天我就会回家。”
/摘自华晨宇《寻》
老郭,北平苍翁,老无所依,迁西山之背,常与登山赏枫者饮酒作乐,秋高之日遇一文艺青年,拌嘴。
——“我知你,你不坦荡,还想求个坦然。”
——“我也知你,你不坦然,却装得坦荡。”
——“若为自由顾,你能抛点什么?”
——“你顾你自由,抛下了可甘心?”
——“甘心,年少层楼的事笑谈罢了。”
——“胡扯,看破红尘你还跟我矫情。”
——“你那酒肉红尘梦,外人不难破,你难醒。”
——“你这霾里假大隐,愚人都艳羡,我难屑。”
——“可知你我在世为何。”
——“没死一回,你能知?”
——“不能知。”
——“不如不知。”
——“买天买地,你买不着个好大夫治病。”
——“竹海酒海,你浪不出他们六扇大网。”
——“懒得懂,回见。”
——“老病友,别见。”
/摘自宋冬野《郭源潮》
(特别提示:强烈建议听这首歌哦,是他自己写的介绍语)
“地球上住着很多人,有些人我们认识,有些人我们不认识。”
“有几个共同朋友”“要不要加为好友”
“熟悉了,亲密了,然后等到爱情终结了,双方又将回到……陌生的初始状态。”
“就像六度分隔理论说的,我与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的中间距离不会超过六个人。”
‘“真的是这样吗?”
“穿梭在人群中的你我他,没有人能预知,我们明天,还会遇见谁。”
/摘自蔡健雅《若你碰到他》
12月21日,蔡健雅的新专辑正式上线,距离上一张专辑《失语者》发行,已经过去整整三年了。
那个时候的我,好像最喜欢她的歌只有空白格和陌生人,就是那首被杨宗纬在《歌手》上翻唱的空白格。和大多人一样,最开始了解她是因为那首很红的Beautiful Love。但,不巧的是,这首我并不喜欢。
这个世界上啊,所有要灌注到其余人其余事物上的情感,都应该保留一个特质:不一定要随主流。
前段时间我买了安妮宝贝的散文集来看,里面有提到一点,在一段关系中,最好能够提供和给予对方无法找到与替代的内容,哪怕只有百分之十。这个百分之十相当重要,是属于你的珍贵而独特的品性。
不必成为任何人,成为你应该要有的样子就好了。
新专辑首发新曲名为“遗书”。
“平常不过的夜晚,这是我最后一次,给自己交代,确定没留下任何遗憾。”
熟悉的咬音与拖音,最初听上去可能很平淡,甚至会觉得心十分平静。但其实,这就是它的效果,以最平铺直叙的方式击溃人的内心。
听这首歌时,是个下雨天。我一个人沿着小径走啊走,脑子里想起来她的另一首歌《Letting go》的第一句亦是这样平静。
“这是一封离别信,写下我该离开的原因。”
很久以前,我就说过:蔡健雅的歌,真的既简单又深刻。
它是疼痛,是生长,是归零,是重生,是淡然。
你好像很容易就被它吸引,随后坠入往事中。它或许只是简单的吉他或者钢琴伴奏,但偏偏就是这样,配合着歌词,让你觉得有些难以理解到这其中的深意。
听歌的时候,脑子里会蹦出来一个画面:偌大空旷的房间里,你一个人瘫在地面上,屋子里只剩下你,孩子们都不在你的身边。手边有一张张散乱的白纸,还有一支笔。你轻声笑了笑,拿起笔写下你人生的最后一段话,一句一句,一面写一面在心里不断问自己:“你还有任何遗憾吗?”
关于死亡的话题,每时每刻都在被不同的人议论着。很难想象,当真正要面临那一刻的到来时,自己轻声问一句这辈子是否留下了遗憾时,我会不会笑着否定。遗憾,始终是有的吧?只是不会再去计较了。
很久以前,我和一个朋友讨论过这件事,那时的我说:
“无论是你年轻时和年迈时离开这个世界,总会有周围投来的厌倦与埋怨之声。他们会在你年少时会责备你过于自私,他们会在你年迈时责备你是个累赘。我们人这一辈子,为何总要在绝望透顶了,才会真真正正地想要离开这个世界呢。至始至终,我都认为自杀只是一个短瞬间起的念头,而并非长时间的谋划。当你从内心认定,活到如今,自己的经历,创伤,所有的一切都已然足够了,不必也不要再累积了。那么,你有权选择离开,人本身就是为自己活的。”
听上去会让人觉得有些难以接受,但是,我不会就此改变我的想法。
只是目前的自己,还是选择为了那短暂的快乐坚持下去,一直到无能为力。
如果要我挑选出自己最爱的三首蔡健雅的歌的话,它们分别是:达尔文,抛物线,十万毫升泪水。
这种简单伴奏唱出来的歌,是我的最爱。
蔡健雅一直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很有才华,有点神秘,有些优雅。
今年一月份,歌手王杰在微博上发了条微博,配的音乐是蔡健雅的抛物线:
“让我一个人深夜里听着听着听哭了,一首真情流露的歌,让我感动了也解脱了。我不能也不会再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了,心里想要的,一定会去实现,最终一定能有结果。”
要知道,王杰可是我阿信以前说过的喜欢的偶像啊。虽然,他并不认识这个女歌手,但是对其十分欣赏,也算得上是肯定了蔡健雅的实力了。
细细品味抛物线这首歌,虽然只是简单的钢琴伴奏,但似乎无形之中就将你以往的人生经历拉扯出来,令你心生钝痛,却又在“至高后才了解,世上月圆月缺,只是错觉。”
另外两首歌都是由填词人小寒创作的,在此特意提一提在我心里排名第一的达尔文吧。
这首歌最初是蔡健雅写给陈奕迅的,曲名叫Ease on,就是他的英文名,结果被退回来了。原本她没打算自己唱的,但后来专辑收录歌,公司认为好歌不应该被埋没,这才有了达尔文。
“她的吉他总是安静利落地划开爱情的伤口,坦言不讳地述说着人类与生俱来的孤寂与欲念。我们总是习惯听着她冷静内敛地唱着所有动人的情歌,在她的旋律里试图投射,在她的歌声里寻求抚慰。”
就像歌词里的那一句:“懂得永恒,得要我们进化成更好的人。”
常常失望,落寞,挣扎,可终归是能寻到一个出口释然的。也不用等很久,明天不行,那就后天吧。
要把自己为数不多的温柔留给值得的人呀。
(特别提示:一定要去听这三首歌哦)
当初蔡健雅因为专辑销量不佳离开环球唱片后,重新签约了一家公司,合作的第一个填词人就是姚谦,上面的陌生人就是我的入坑曲。
如果我不说他曾经创作过的曲目,应该没有人对他有多少了解吧。
但是,一定会对那首耳熟能详的鲁冰花,以及王菲的我愿意,辛晓琪的味道等熟悉,因为这就是由他填词的,很惊讶对不对?
就像上次我在朋友圈晒了一本罗伯特·卡帕的《失焦》后,回家翻阅书籍,书中出现了海明威的照片时,我才记起来他也是二十世纪极为出名的一名战地记者。那是上半年看过《红海行动》后,特意去上网查询了一下记在脑子里的,没想到还是忘了。
希望,下一次不会了。
你看,我不说的话,在你们的印象里他就是个美国作家吧?
姚谦在蔡健雅的人生中,应该是一个很有分量的人。
除了这一首,记念我个人也超级喜欢。
在网易云听达尔文时,结尾蔡健雅说很感激李宗盛大哥,这个曾经,在零八年的新加坡的一场音乐盛典上,被李宗盛赠送了自己的手工吉他品牌Lee Guitar所产的吉他的歌手。
以前五月天还没出道时去到滚石唱片递小样,后来就是被李宗盛发掘出来。
耳机里传来一阵阵此起彼伏的鼓掌声,听起来就像是在一个面积不大的酒吧。
脑子里忽然出现一个场景:
一个身着一袭长裙的女歌手,踩着自己最爱的高跟鞋,站在一个不大的舞台上。面前直立着一根话筒,肩际是一把吉他,紧接着闭上眼演唱歌曲。
你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一把纯净的吉他,诚挚的歌声,伤感的声音,就已经足够了。
在云村听歌,看见有人评论她说:“她的才华,是小资女性情怀到极致的表现。”
很高兴,遇见你,最爱的Tanya Chua
“我知道那些在黑暗时刻出现的微小声音,都是最重要的暗示,于是我不再忽略,并且勇敢地去追求。”
/摘自蔡健雅《天使与魔鬼的对话》
这也是她说过的一段话。
About life,the mountain can tell
{关于人生的一切,青山为鉴}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来自鉴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