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把原生家庭变成一座学校?

如何把原生家庭变成一座学校?

作者: jiandan简单 | 来源:发表于2023-05-05 14:00 被阅读0次

教育就是你犯了错,我看破不说破

生活中,

很多父母会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

罔顾孩子的尊严,

以“教育”之名当众斥责孩子。

可实际上,

真正的教育,

是明知道你犯了错,

但我依旧愿意保护你的尊严和脸面。

因为我知道,

好的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靠山。

即使你犯了错,

我也会坚定地和你站在一起。

我对你的爱与尊重,

也永远都不会改变。

教育就是你的一万种尝试,我都始终支持

作家周国平说:

“当孩子在编织美丽的梦想时,

不要用你眼中的现实去纠正他。

只有被尊重、被认可、被支持的孩子,

才激发出内心的创造力、内驱力和毅力。”

未来,

无论孩子是想做教师还是驯兽师,

无论他热爱的是音乐还是数学,

每一个梦想都值得被期待。

而父母要做的,

就是成为那个为梦想浇水,

守护着它一路从幼苗长成大树的人。

教育就是再微小的成长,也值得给他海豹式的鼓掌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

就是渴望被人肯定。

只有当我们源源不断地给予孩子赞赏,

才能让孩子小小的心灵蓄满自信。

等他们长大后,

才能内心丰盈而笃定。

哪怕人生之路遍布荆棘,

生命之海波涛汹涌,

他们也能把荆棘当作铺满鲜花的原野,

把波折当作考验毅力的阶梯,

直面挫折、乘风破浪。

教育就是在我家辞典里,从来没有“别人家孩子”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

“用比较来鞭策孩子,

只会让他丧失信心、内心受伤。

要找到他的优点,

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

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季节。

有的孩子春天一到,便香气袭人;

有的孩子花不惹眼,可到了秋天,

却能结出甘甜、丰硕的果实;

还有的孩子一直默默无闻,

直到凛冽的寒风吹过,

才发现,他已经傲然盘踞在枝头。

好的父母,

从不会拿自家孩子和别人作比较,

他们只会让孩子跟自己比,

今天多长出一片叶子,

明天多结出一个花苞,

都是胜利。

教育就是,让他爱上你的微笑

生活、工作、社交……

在各种压力下,

我们情绪的洪水总是一不小心冲破了理智的闸门。

然而,

每一次看似无关紧要的爆发,

都会成为孩子脑海中恐惧、忧虑的代名词,

让孩子变得胆怯、焦虑。

有远见的父母,

一早就学会了控制情绪,

他们往往能用笑脸和暖言

营造出轻松、快乐的家庭环境,

为孩子撑起一把保护的伞。

教育就是

让他把你当成自己的榜样

儿童教育学家孙敬修曾对父母说:

“孩子们的眼睛是照相机,

脑子是录音机,

你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们的心上。”

很多时候,

孩子不会听我们怎么说,

但会从耳濡目染中不断模仿我们的行为,

时间一长,

还会内化成性格和品质,

伴随孩子的一生。

归根结底,

我们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最好的办法就是修炼自己,

先成为那样的人。

教育就是,用心,发现心

教育没有捷径,

它不会立竿见影,

也不会一蹴而就。

真正的教育,

其实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

用心去聆听、沟通、等待,

并带着祝福,

目送那个咿呀学语的婴孩,

走向更大更远的世界。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

“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教训孩子、命令孩子时才是教育,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在你们不在场的时候,都是教育。”

没有一个优秀的孩子,是在父母的撒手不管中长大。每一个孩子变好的征兆,就藏在父母的每一个行为中。

一个自卑、内心脆弱的孩子,不会在10岁时突然变得乐观、自信;

一个没有规矩、不懂得尊重别人的孩子,不会在20岁时拥有良好的教养;

一个性格偏激,和父母关系剑拔弩张的孩子,不会在30岁时学就会共情,成为一个负责的丈夫和温柔的父亲。

孩子今天的模样,从20年前他的原生家庭中就可以窥见轮廓。

正因如此,作为父母,我们更要尽全力去爱孩子,让他拥有开阔的见识和独立的思想。

让原生家庭成为他永远的港湾,而非痛苦的源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把原生家庭变成一座学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nxq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