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再次踏进乐游塬青龙寺遗址时,已经是六年后的今天,由于是上午十点半的秋阳下,寥寥无几的游人,和当地附近的锻炼的老人,有出有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15655/c1c35ceba485eaec.jpg)
进,沿着记忆中的老路,径直走进仿唐庭园,这里是春天赏樱花的好地方,一进门,就是假山流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15655/d80dd113c2027f1a.jpg)
水,水面上柳枝荡漾,锦鲤畅游,鹅卵石铺就凸凹不平的小路,游人或流水石边拍照打卡,或身穿唐服,凤冠霞帔的拍照,或假山做背景,或流水潺潺作陪,青石绿柳映衬的中国红的官服,甚是上镜,加上摄影师的动作指导,或翘首高瞻,或含羞低眉,一幅幅画面,悠然入镜。
右侧葱葱翠竹,延绵不绝,茂密而生,左侧是环绕的石碑亭廊,壁上是石碑雕刻的字体,记录了这里空海与密宗的历史,我选择了右前方,沿着脚下的青石小径,穿林而过,在小经途中拐道而行,进入一个颇有意境的小院,朗庭屋檐下与拍唐装婚照小情侣再次相遇,手提一对红色宫灯,并肩斜立,摄影师聚焦忙碌,不忍打扰,离去,曲径通幽处,漫步遐思,这样的园林设计,真是别具一格,不愧为仿唐园林,顺着外圈一周的竹林,踩着脚下每块儿石板,一种悠然自得舒畅,假山流水声追随着脚步哗哗哗的响着,继续穿过竹林,走进樱花园,秋天的樱园,已经是半绿半黄的色彩,偶有落叶飘落,云峰阁被樱树环绕其中,由于瓦件疏松,正在封闭修建中,此乃一遗憾,云峰阁是樱花园一大亮点,樱花盛开季节,云峰阁在群花掩映中脱颖而出,花借楼势,楼借花影,交互辉映,记得第一次来看樱花时候,雄伟的云峰阁在樱花簇拥中,赢多少游客驻足拍照留念。虽然这里樱花众多,却并非来参观的真正花主,沿着小径穿过一道小门,进入一小院,院子有一半环廊隔断开来,分成南北两个部分,移步亭廊,这里更加幽静,红枫腊梅在小园中样茂盛的伸展枝条,丝毫看不出秋的苍劲与衰老,绕过环廊,穿越到另一半院系,这里是园林的最南部分,邻近灰色南围墙,这半部分院落东西为长,南北也就十几米的宽度,便是如城墙垛一般的围墙,寻找记忆中那颗古老的白丁香,古树在风雨中婀娜生姿,盘旋生长,虽然有不少枝杈修剪去,只为来年更好发展。楼角处与一颗女贞并肩而立。在风霜岁月中,为遗址留下无限荣光。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15655/2a55cb5d911f9e4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15655/1493c457f4cc89db.jpg)
在另一端的亭角侧面,找到那颗曾经一家三口在下面为我拍照的老丁香树,古褐色的l衣体,脱落着一道道变老的外壳,从根部往上一米处,一个粗大的杆体横爆出来,形成上下粗细鲜明对比,不知道这些年它发生过何变故,会形成如此突出的变化。它又似两个连在一起的连理树,两株合体紧密的并合在一起,向上而生,随后散开四条不同方向的枝干,开枝散叶,繁衍生息。走在它的树荫下,静悄悄的吹着南来的微风,想着春天的繁华时刻,有多少游客在树下停留仰望,那时候满院子的浓香,伴着洁白无瑕的白色碎花,与旁边的几颗古老的紫荆花一红一白互相映衬,当时我是被这里的丁香和紫荆震撼到,在我的记忆力,青龙寺古乐游原,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并非出名的垂丝樱花,而是这里的紫荆白丁香的世界。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塬,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此刻,已是秋天得古塬,身在塬上,放眼远望,眼底已是车来车往,高楼林立,繁华大道。
秋天的遗址园内,繁花过后,略显萧条,折身回到内园,环廊内有几位阿姨在打开拍照,由于这里的幽静,给人一种自然而然的说话低语习惯,她们在低声交流着拍照的姿势,廊檐做背景,依靠柱体,随意的摆动身姿,几个阿姨静静的坐在廊下休息,喝水,吃东西,依旧保持这整个园林的静然。
缓步来到那颗最老的垂樱树下,这里的樱花品种颇多,包括寒绯樱、染井吉野樱、八重红枝垂樱、御衣黄、杨贵妃、一叶等。这些品种中,寒绯樱花色深红,甚是喜人,这些特殊品种在其他地方鲜为少见,所以每年三月底之四月初,人们都来青龙寺观赏樱花,曾记得六年前那个樱花灿烂得三月底,摩肩接踵的人们,把这个小院挤水泄不通,人头攒动,高举相机对准这颗垂樱,咔咔咔,猛拍不停,它独特的颜容,深深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我深感它的与众不同。
当初有多繁华此刻就有多落寞,此时,耷拉下来的叶片绿中乏着苍白,从叶脉的缝隙间透出干枯的焦黄,几片黄叶飘荡在枝头,摇摇欲坠,树下一只秋虫嘀咕嘀咕的叫着,在这个秋天的午后,在树影婆娑的樱花树下,我与之默默对立,久久回味,有人喜欢繁华时的人声鼎沸,就有人喜欢在繁华落尽的秋后来收货一轮静谧淡然。
接二连三的游客走过来。他们都选择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走近了这里,他们都是训着历史的足迹而来,这里是密宗的发源地。
拾阶而上,来到空海纪念碑前,在一颗高大的白皮松下的长椅上休息,三个身穿藏灰色海清的青壮年,的气宇轩昂径直来到空海纪念碑前绕拜三圈,再昂首快步而去。从头式看上去,好似在家居士,起初,本以为是旁边的青龙寺院的居士,后来在绕拜过后,到我身边的详解处,了解空海大师的详情,我猜想是远处的游客。
从台阶下又一并走来两个中年男子,迈着稳重的步伐,边走边聊,这里的空旷使的秋风阵阵吹过来,一阵阵的凉爽,给这个中午带来些许的清爽,安静的午后广场里只有这两个中年男子在轻生交谈着,他们找到我对面几十米远的长木椅上,一个略显黑色的高个子,坐在长椅上,另一个男子,在我看见第一眼后,便深感眼熟,好似谁?脑海不停的翻腾,哦!记起来了,中国那个叫汪文斌的外交官,不对,是像极了,极其相似,原来这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确实有相似的,多了一副金丝眼镜,温文尔雅,举手抬足,都是文质彬彬,想起那句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他们轻生的交谈着,话语被风吹送过来,大都是官场的话题,不一会儿,一白衣女子匆匆而来,直奔温润如玉的男子,又闲聊一些即将退休下来的话题。可能有碍于几十米外的一个独自记载的我,朝着这边看看,我索性放下手机,补充一下水份,把带来的水果消灭一下。由于凉爽的风,空旷的广场,我没有要离开的意思,仔细打量一下这白衣女子,也就四十多岁的年纪,一袭白裙,衣袂飘飘,一副墨色眼镜下灰色的口罩,把整个脸部轮廓盖住,只是从声音,走姿来辨别,年龄稍有活力,此时男子协同女子与另一位告别,围绕空海纪念碑绕一圈,给女子解释到,知道为何纪念碑上的碑顶的石头是有圆有方摞起来吗?这叫五轮塔”:象征着地、水、火、风、空,这是佛教中的五大元素,代表了宇宙的自然规律和佛教的哲学思想。风儿吹远了他的压低的话语,再次听到他说,以前此地属于东郊塬上,那句是不是说么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的诗句飘在阵阵秋风中,渐渐无声。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15655/b58b60470f7d34f9.jpeg)
这里吸引我的白皮松颇多,大大小小的松树,是我见到极少的品种。
有人说秋天就是人间打翻的调色盘,给人间涂上橙黄青蓝紫,坐在树影婆娑里,一种充实的感觉油然而生。
这里是电影【一生一世】的拍摄取景地,周生辰适宜一同游青龙寺的画面,浮现脑海。
在陈列室与环廊里漫步,每一步都弥漫着历史。再次返回樱花苑,这里曲径通幽。每走进一条小径,都有人在边上的休息椅上安闲的享受这园林带来的惬意,院内的樱树落叶飘零,一批一批黄叶飘然而落。樱树四周有青竹环绕,给人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境。
转回来到假山后面时,假山上矮树林中一座小小山神像。在这样的假山流水之地,也得到山神的庇护,不得不说,思虑面面俱到。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15655/a982a1340a31c373.jpg)
走进青龙寺院,香雾缭绕,众多的汉服拍照者在忙碌着,四五个人伺候在一旁,打光师,摄影师随拍者,一组一组的,选择着自己的最佳角度,反而香客却寥寥无几,或许是下午时间了,两个外地香客在师傅的指导下,在院内的大香炉里,点燃了三株黄色的佛香,师傅告诉她,在院正中这个香炉里点燃后,朝着四个方向逐一朝拜一下就完全可以了。香雾在上空缥缈,使得整座寺院,都是香气弥漫,这是一种从小就闻惯了的气味,这是可以通达天庭的气味,不知隔了多久了,再次闻到了,在这个寄满红色祝福丝绸布条的寺院内,停留在一侧的树荫下,望着缭绕的香火,明显感觉到这里的热闹,远比仿唐阁兴盛,这是一个二进院格式,进门主院内一个参天雪松挺拔而起,为整个院落遮天蔽日,进门左侧是文殊殿,正中三宝佛祖殿,右侧普贤殿,
大殿的规模都是仿唐照建筑修造,古朴典雅,设计精妙,整个建筑以红白两色为主,高大的楼阁、红柱并立的走廊,使得这里的建筑非常有看头,青龙寺的建筑之美,也正是吸引拍摄者的的亮点,游客在这里既可以拍摄古装照,又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15655/0642289374f8a96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15655/549c4e225050588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15655/ea7aab6b0850459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15655/d993c0ed7a87f6a3.jpg)
环院一周,四下皆是大大小小樱树,上面集满祝福语,左边是一面南北而立的壁画墙,上面阐述了儒 释 道,详解,只是满寺院的汉服唐装,摄影师,为这里留下不同画面。青龙寺曾是【一生一世】的拍摄取景地,回忆起镜头里的周生辰和适宜的爱情,忽然明白了那些情侣们的寓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