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散文
如果生命中失去了快乐和自由 那么长命百岁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生命中失去了快乐和自由 那么长命百岁又有什么意义

作者: 跫音鸣蝉 | 来源:发表于2022-12-18 09:07 被阅读0次

    如果生命中失去了快乐和自由,那么长命百岁又有什么意义呢?不自由, 毋宁死。自由是人类共同价值。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名诗《自由与爱情》1847年创作的一首短诗,经由左联作家殷夫的翻译,鲁迅的传播,被广大中国读者熟知。后来一度被引入中学语文教材,成为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外国诗歌之一。

      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首诗激励了无数有志青年起来反抗旧社会的黑暗统治,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给广大人民群众 谋利益,换取自由的生活,他们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追求快乐,是人的本性。 许多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早已发现,人类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趋乐避苦所致。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思想是直接面对人间的幸福问题,而且浅显易懂。

      他在雅典建立了花园学派,在庭院入口处有一块告示牌,写着:陌生人,你将在此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他说:“快乐就是有福的生活的开端与归宿”。第欧根尼·拉尔修引过他在《生命的目的》一书中所说的话:“如果抽掉了嗜好的快乐,抽掉了爱情的快乐以及听觉与视觉的快乐,我就不知道我还怎么能够想象善”。又说:"一切善的根源都是口腹的快乐;哪怕是智慧与文化也必须推源于此"。

    伊壁鸠鲁派认为并宣扬人死魂灭,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同时提倡寻求快乐和幸福。但他们所主张的快乐绝非肉欲物质享受之乐,而是排除情感困扰后的心灵宁静之乐。伊壁鸠鲁派生活简朴而又节制,目的就是要抵制奢侈生活对一个人身心的侵袭。

      弗洛伊德把这种理论归入他的无意识理论里去,但改变了其重心。他说,整个精神机关的基本促进动力,来自没有得到满足的愿望或者没有得到平息的激动——一个释放由此而产生的未满足感(不快)的愿望,从而消解紧张,得到快乐。在早期,弗洛伊德把它叫做“不快乐原则”,可后来重新命名为“快乐原则”,这个标签后来成为心理学词汇的一部分。

      好死不如赖活。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活着比什么都重要。对敌人和对手最大也最终极的报复就是自己努力活着参加他(她)的葬礼。

      宁为太平犬 ,莫作乱离人。历来是我们共同的心声。为万世开太平,建立大同世界,让亿兆黎民百姓安居乐业,是读圣贤书的终极梦想。

      医圣张仲景的生平事迹很好地诠释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梦想。 俗话说,“大兵之后,必有灾年”。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不断的战争导致瘟疫流行。建安年间,瘟疫大流行,前后达5次之多,使很多人丧生,一些市镇变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如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200多人,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来,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是死于伤寒病。

      一些庸医便趁火打劫,不给病人认真诊脉,“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和病人相对片刻,便开方抓药,只知道赚昧心钱。更多的人,虽师承名医,却不思进取,因循守旧,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解救百姓的病痛,而是竞相追逐权势荣耀,忘记了自己的本分。

      张仲景对这些人非常气愤,痛加斥责,他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从此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刻苦研读《素问》、《灵枢》、《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古代医书,继承《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并于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是一个当时主流社会的异类,在仲景《伤寒论》的序中,听到了他那愤世嫉俗的悲叹。他撰写了《伤寒杂病论》,被后世一致奉为经典著作。但在当时可能是名声不彰,因此正史中没有他的地位。

    张仲景撰写《伤寒论》的时候,参照了《汤液经法》等等前经方典籍。《伤寒论原序》有“撰用”二字,不过,经扬绍伊先生、钱超尘先生和李茂茹先生等考证证实“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二十三个字为王叔和加入。进一步证实了《伤寒论》主要内容来自《汤液经法》。

    张仲景也在阴阳学说的背景下移植和整理了方证辨证诊治方法。仲景将蛮荒年代野性思维的结晶与当时最有力的思想武器——阴阳学说结合在一起。同时,他清醒地意识到方证辨证,这种另类思维的珍贵性。所以在整理过程中尽量保存了《汤液经法》中方证的原貌。

    杨绍伊认为,《汤液经法》原文在东汉岿然独存,张仲景据此“论广”,故原文一字无遗存在于《伤寒论》中。

      由于这时候,东汉王朝动荡不安,为了避乱,张仲景辞官来到岭南隐居,专心研究医学,撰写医书。到建安十五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经后人整理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本书。

    《伤寒杂病论》系统地概括了“辨证施治”的理论,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来该书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张仲景写成该书后仍专心研究医学,直到与世长辞。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的公元285年,张仲景的遗体才被后人运回故乡安葬,并在南阳修建了医圣祠和仲景墓。

相关文章

  • 那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一生只为了房子 那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不是为了房子 那又有什么意义? 一生 短暂的一生 意义是什么呢? 苦难 ...

  • 文字是人一个重要的生命衡量

    生命的力量如果没有意义,那么又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生命是为意义而活,就象物质的物理运动也要朝着创造生命去存在。生...

  • 意义

    如果不是为了追寻“意义” 那么无数个清晨醒来又有什么意义 告诉我你狂野而宝贵的一生将要怎么安排 还是等待着枯萎和凋...

  • 完美人类

    -------------------如果失去了对死的恐惧,那么同时也失去了人生的意义--------------...

  • 敬自己

    如果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那么你追求的完美,又有什么意义? 短短一生,相遇即是邂逅,驻足便有风景,你要欣赏自己不顾...

  • 给魏先生的情书

    如果我为了自由而失去了你 那么我将是一个衣食无忧的残疾人 如果我失去了自由跟随你 那么我将终生暗淡 如果我得到了你...

  • 思考人生的意义

    如果这一生不能创造更大更大的价值,那么这一生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要站在舞台上去演讲分享自己的故事,不要依赖任何人,做...

  • 思考人生的意义

    如果这一生不能创造更大更大的价值,那么这一生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要站在舞台上去演讲分享自己的故事,不要依赖任何人,做...

  • 摆清顺位,才能自由

    如果灵魂不能自由独行,那么活着又有什么意义?这是最近深陷困扰中的我一直反复追问的问题。 在生活的某一阶段,增加了太...

  • 今日原创文案

    如果你想着早晚都要放弃 那么现在你的坚持又有什么意义 那么果断放弃 那么从一开始就不要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生命中失去了快乐和自由 那么长命百岁又有什么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ao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