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设定高目标
在高一的时候,我没有分配到理科实验班,那个时候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在第二年文理分科的时候一定要考上理科实验班,并且是一个很好的名次。高一的那一整年拼了命地学习,在关键的几次考试中尽量地考高分,尽管很多次听到谁谁谁成绩多好的时候,很绝望,感觉自己没有希望。但是,最终加权得出成绩的时候,我的成绩是理科实验班最后一名,总算是进去了。
读博的时候,正常我们这个学科很少有五年就能毕业的,甚至于有的六年也不一定能毕业。大学成绩并不好的我,当时因为一些机遇选择了读博。基础比较差也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读博。但是有一点我倒是很清楚,如果我五年六年毕不了业,那么我就30岁以上了,经济压力会很大。我不希望自己变成那样,所以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在四年多的时候把该完成的事情都完成好,一定要提前毕业。最后我花了4年半的时间毕业了。
这两个例子里面的目标其实并不算多么高的目标,但是对于当时的我,的确是比较高的。为什么说设定一个高目标你有了更多的选择呢?
当你设定了一个高目标的时候,你才会去拼命的尽自己所能,去实现这个目标。你会比没有这个目标的时候更加的认真,花时间想办法去理解怎么样去完成你要考的题目、你要做的课题、要发的论文。在全身心投入这样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可能会遇到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而影响了你最终的结果。但是也正是因为你拼尽了全力,想尽了各种可能的办法,即使出现了预想不到的干扰,也并不会让你最后得到的结果太差。结果不太差,那也就对应着你可选的范围就多。从数学上来说就是方差不会太大。
设定目标的高低程度
什么样的目标是高目标,什么样的目标是过低,甚至于什么样的目标是你压根就不可能实现的。在设定目标的时候,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往上拔高几度?拔的过高,你只会越来越绝望,甚至于放弃自己。定的太低可能没有干劲,最终反而给自己带来负面的作用。
在设定目标的时候,可以根据身边能够接触到的厉害的那些人,以他们为模板,在他们的基础上往上拔高一些。以他为目标超越他,就变得更加具体化了,你就是想要超越他,也许最终你并没有超越他,但是你会离他越来越近。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地学习模仿他,最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选择自己的目标
我们这一代人很多人都有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因为从小学到现在一直属于没有多少机会去拓宽自己的兴趣爱好的那一类人。
不知道自己的目标的时候,会觉得很迷茫,空有一腔热情,却不知道喜欢做什么,什么样的事情才可能会做地比较好。有那么几个思路供参考。
根据当前你在要做的主业,设定与之相关的目标。这是最为稳妥的一种办法。
再有一种稍微激进的是在自己主业的基础上,延伸出自己特别想做却没办法做的事情。比如说正在上学,但实际上你对于美术或者是乐器特别感兴趣。再比如说你在上班,你做的事情是这一块儿,那是你跟另外一块完全陌生了与工作没有关系的东西。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人他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有兴趣,感觉做什么事情都差不多,那么我觉得可以给你的建议是,那就把你当前的事情当做是一个目标去锻炼自己。很多事情的道理都相通。
最要不得的是天天空想,天天在想到底要有什么样的目标,却不去想办法去做。这种情况和朱熹所提倡的格物致知类似,天天去想,盯着它,去领悟道理而不去实践,还有一种是不知道对什么感兴趣,但是可以把目前的事情尽量地做好,在目前的事情上设定一个目标。虽然并不一定很喜欢,很想要,但是知道时间宝贵。这和王阳明所提倡的知行合一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不能光想不做,需要在做的过程中慢慢的去显现出对应的一些道理,发现自己是否真的喜欢或者不喜欢这个事物。
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
条条大道通罗马,而有些人,一生下来就在罗马,有些人要努力一辈子才能到罗马。
郑琼导演的纪录片《出路》讲述了三个不同环境下的小孩的不同的故事。甘肃大山深处12岁的马百娟、湖北咸宁小县城复读生徐佳、还有北京美院附中辍学生袁晗寒。
小学生马百娟在大山中特别想去北京上大学,想打工挣钱,一个月挣1000元,买面,因为面不够吃。
徐佳的父母是农民工,他爸爸觉得没有文化在城市里打工,受了很大屈辱。他的父亲后来意外去世了,他临走前留下一句话:“爬也要供孩子上学”。家人都希望他考上大学,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
袁晗寒跟马百娟和徐佳是两个不同世界不同空间的人,她父母都是北京人,从小上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初中,高中也是最好的高中—美院附中。辍学后袁晗寒整日窝在家中无所事事,靠电影和闲书打发时刻。为了让自己不那么无聊,她决定在南锣鼓巷租一间店面,开个小酒吧。在她的眼中,“人生不会被饿死就行了,没有人会被饿死”,而她要对抗的,只有孤独。
他们的目标各自不同,马百娟的父亲认为:女孩子是别人家的,迟早要嫁人。读书读一点,够用就行了。马百娟16岁时,就在她最好的年纪,嫁给了她表哥,似乎“除了嫁人,没有什么其他出路。”
徐佳最后复读二年,高考三次终于考上湖北工业大学,虽然不是985和211,但能够考上本科,也是非常不容易了。对于小县城底层家庭的学生来说,高考可能是改变他们命运最好的机会了。大学,工作,结婚,十年了,徐佳在武汉买车买房,终于算是一个城市新中产,他的母亲在村里都眉开眼笑。
袁晗寒后来去了德国,最终进入德国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读书。她拿到一个相当于硕士学位的文凭。至于工作,她说自己可以去干任何事情,导购、卖票、当服务员都可以,“饿不死就行”。这也是她对付人生中最大敌人——“无聊”的一个方法。袁晗寒偶尔也接一些零活,也来国内找一些实习,看国内和艺术相关领域的发展。在纪录片的最后,袁晗寒开了一个艺术品投资公司,就像她当初开酒吧一样。
徐佳在攒钱,希望借点钱凑个首付,争取买套学区房。徐佳承认社会是不公平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下一代会达到袁晗寒这个水平。
马百娟在后来就没有接郑琼导演电话了,可能是失望吧。她想读书,想去北京,想去大城市,现在却只能农村嫁人生子,把梦想寄托给下一代,就像我们说的:有时候,自己还没活明白,就要养育下一代了。
设定一个高目标,才可能有更多选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终其一生,每个人都在打破自己的囚笼。社会是不公平的,每个人的起点都不一样。有的人在努力实现目标的路上奋力前行,走到终点才发现,这可能还没到别人的起点。就像徐佳和袁晗寒。然而,相对于马百娟,徐佳又是幸运的,他的父母愿意支持他,他至少还有机会看到别人的起点,下一代、下下代总会有机会走到更好的终点。朝着目标前行,到达了,才有更多的选择和机会,朝着更好的目标努力。也希望每个人都能活得明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活出现行轨道的最精彩。
欢迎关注公众号iKnowledg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