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相信每个人多少都会对一些东西感兴趣或是上瘾,早上喝杯咖啡、聚会一起喝酒、疲倦时点上一根香烟、排队去买喜茶或者鲍师傅。这些东西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孔不入。看完《上瘾五百年》这本书后,使我对瘾品本身以及背后的经济、文化和战争都有了一些了解和研究。再结合到现代商业社会中,商家对人性精准把控而精心策划的各种消费陷阱,让我想从传统的瘾品拓展到现代商品,尝试去定位、解读商品背后的行为逻辑以及对个体乃至社会的影响。因受限于知识、理解力和行业,本文大多是一些个人粗浅的想法和观点,难免漏洞百出,望指正。
一、瘾品为什么会上瘾
失控
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乃是人类固有的欲望,借瘾品这强有力的工具来转换精神状态,是一种捷径。
瘾品会让人有种脱离自我的感觉,所谓的飘飘欲仙就把这种状态形容的很惟妙惟肖。人在正常状态下是清醒的,不会做出格的举动,某种程度上是受约束被管控的,然而通过瘾品的摄入,会主动或者被动脱离外界因素带来的禁锢,开始放飞自我。这是一种失控的状态,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性,也带来了刺激和诱惑,如同亚当夏娃偷食禁果一般。
多巴胺
诱发幸福感的神经传导素分配得非常节省,而且大都发给对于求生或者繁衍后代有益的表现。瘾品会蒙骗这个发送系统,促使这些诱发快感的神经传导素暂时增多。
我们很多行为背后本质上是受大脑分泌的一种物质驱动的,即多巴胺。多巴胺能激活大脑的奖励回路,使人体会到愉悦感。食物、性或者冒险,本质上都是受多巴胺的驱使而产生的行为。而瘾品就像是一个作弊的小偷,能打开多巴胺分泌紧闭的闸口,使快感能够宣泄而出。记得之前看猜火车,主人公说到吸食毒品之后,对做爱再无兴趣,我当时很懵逼。后面在知乎看到过一个帖子,提到如果性爱分泌多巴胺带来的快感有100%,吸食毒品带来的快感轻易就能达到500%,甚至1000%!也难怪人家性趣了了了。
逃避感
瘾品是逃脱难堪处境的意想不到的利器,是逃离现实桎梏的新手段。
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烦恼,有烦恼就会想逃避,而瘾品恰恰提供了一个暂时忘却烦恼的一个极佳途径。尤其是当今社会,无论身处何种阶层,都会有焦虑和不安。工作不顺利、单身没人要、孩子不省心、父母身体差,想不出好办法解决?怎么办?喝酒吧!一醉解千愁!至少在醉酒的状态下,这些烦心事可以先抛在一边,统统不管,本质上是对现实产生问题无法处理的一种逃避。
二、瘾品是一门好生意
无弹性需求
“假如你想赚钱,要挑一个可靠的坏习惯。人们在年头不好的时候会放弃很多必需品,却绝不会想到戒掉自己的坏习惯。”
首先,一旦人们对某种瘾品上瘾,产生依赖,需求是绝对少不了的,而且不考虑价钱多少,也就所谓的刚需。从商家的角度来讲,这再好不过了,完全的我为刀俎,人为鱼肉,价格由我定,消费者只有被动买单的份。你饭可以不吃,衣服可以不买,但是酒不能不喝,烟不能不抽,所以还是乖乖掏钱吧。
短平快易沉迷
“短小、味浓、易点燃、易抽完,没抽完要扔掉也一样方便,香烟正是机器时代的象征。”
正如文中说到的,抽完一支香烟只要5到7分钟的时间,只需通过肺部吸入,将尼古丁输送到血管中,瞬间带来强烈的刺激(我从来没体验过)。耗时短,操作简单,反馈及时,效果佳,简称短平快。有没有联想到其他方面,比如手机游戏(王者荣耀),游戏时间10分钟左右,操作就只有方向键和技能键,做出任何动作都有回馈(Double Kill!Triple Kill!),让人欲罢不能。比如短视频(抖音),只有15秒,手指左划或者右划即可,喜欢就点赞,直接刺激视觉感官。这种短平快的机制带来的结果便是容易沉迷,香烟抽完一根接着一根,游玩打完一局接着开下一局,短视频看了就停不下来,作为商家看到用户沉溺其中自然是喜闻乐见。
耐受性
人们会对买来使用的瘾品量产生耐受性。持续使用相同剂量却出现效用递减的情况,或是必须增加剂量才能维持原有的效用,都表示耐受性产生了。
对这一点,我是感同身受,虽然我本身烟酒不沾,但还是入了咖啡的坑。我仍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喝咖啡的情况,当时还是学生,为了赶论文提神,就喝了杯拿铁,一杯下去,心脏扑通狂跳,全身虚汗直冒。后来工作了,每天早上都要先来一杯热美式,才开始一天的搬砖。工作忙碌后,下午也要来上一杯美式续命,不然搬砖就不得劲儿,浑身不利索。现在在家,刚喝完一杯咖啡,也能转头躺沙发就睡着。可以看到,我喝咖啡的剂量是越来越大,但提神的效果却越来越弱了,简直聊胜于无了,但不喝不行,只有越喝越多。
三、怎么来做好瘾品这门生意
免费的代价
瘾品发展过程的背景中充满白白赠送的促销手法,这些赠送手段背后的用意是要给可能成为终身顾客的人更多接触的机会。
瘾品要推广出去,要获得顾客的青睐,免费体验是屡试不爽一招。重点是要和用户产生接触,专业术语叫做用户触点激活。平时逛超市或者逛街的时候,总会有推销员给你免费品尝他们最新推出的食品或者饮料,于是你抱着贪便宜或是好奇的心理品尝了下,虽然不会立刻产生购买行为,但是毕竟埋下了一颗种子。如果你嘴馋了,也许会想到之前尝过的东西,要是觉得还不错,就会去买来尝尝,所以这就体现机会成本的重要性了。记得之前微信和支付宝大规模推广线上支付时,为了鼓励用户扫码购物,给用户送红包送鼓励金,已经不仅仅是免费这么简单了。我当时去到附近一家超市买饮料,收银台排队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而且大多是老爷爷老奶奶,照常说他们是对线上支付行为最不接受的一类群体,但在红包促销的糖衣炮弹下,也一个个拿起了手机仔细研究起来,效果可见一斑。经过几轮红包雨的洗礼,用户扫码支付的习惯被充分培育起来,现在大小超市都成了扫码支付,早餐店也不收现金了,甚至乞丐都用二维码乞讨。用户在收割商家红包的同时,商家也在收割用户的使用行为。商家以蝇头小利为噱头,创造了接触用户的机会,逐渐改变了用户的习惯,使对他们的产品产生依赖性,这样就发展成忠实用户,接下来无非是考虑如何褥用户羊毛了。比起后续经营带来的源源不断的收入,前期的投入简直微不足道。所以说“天上不会掉馅饼”,下次再有商家举着免费或者优惠的旗号的时候,先不要抢着去捡便宜,仔细想想商家背后的动机,不要被轻易地操纵了。
销路很重要
任何刺激精神的物质,若要达到全球销量与东西半球都普遍种植的程度,首先必须能在西欧世界成为普遍接受的药品或者消遣瘾品,或称为西欧人的贸易商品。
中国有句老话,酒香也怕巷子深,说的就是销路的重要性了。诸如烟草、咖啡和烈酒这些瘾品的大规模普及也是搭了大航海时代的东风。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地球的未知板块被陆续挖掘,原先区域性的经济活动一下子拓展为全球性贸易。而瘾品也随着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和法国前赴后继的一艘艘商船漂洋过海,扩散至全世界范围,才有如今普遍的瘾品文化传播基础。引申到现在的手机市场,如今排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第一第二的不是三星华为或者苹果,而是OPPO和VIVO。你说OPPO和VIVO生产的手机要好过APPLE或是三星这些大厂吗?芯片是联发科的(还不是高通),屏幕是三星的,系统是google的,无非就是贴了OPPO或者VIVO的牌。但人家手机卖的就是好,除了价格优势和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很关键的一点是他们的线下渠道的建设和经营了。无论是小代理商门店、强渠道代理商店还是通信运营商门店,OPPO和VIVO都做到了全面覆盖和深入群众。哥们儿我造手机是比不上你,但哥们儿我路子野呀!再往大了说,为啥大国要提“一带一路”,关键一点也是给产品找销路。大国作为世界工厂每年生产这么多的商品,欧洲那边说最近手头紧要少买点,卖不出去总不能搁在自己手里生锈吧,所以还是要开拓新市场,这里就不展开了。一句话总结,产品好很重要,能卖出去更重要!
人为制造的多重属性
广告人都知道,要想吸收年轻的吸烟群,就得把香烟塑造成解决年轻人心理困惑与社会焦虑的东西。在年轻人看来,香烟象征着独立、性感、不服从权威。
烈酒在最初是广大劳苦人民为了抵御寒冷的气候和沉重的劳作来摄入卡路里和短暂逃避现实的廉价物品,并没有更多可挖掘之处,而现代人饮酒却赋予了更多的含义。我参加过两次好友之间的品酒活动,期间品尝了很多酒种,发现门道确实挺多。酒本身的年份、产地和酿造工艺,酒杯的形状,加入的冰块大小,以及喝酒的慢品细嚼,无一不透露着两个字,讲究!我在朋友指导下品尝了一杯威士忌,让我印象深刻,初尝味道十分刺激,舌津发麻,一股野性气息席卷而来,仿佛身处一叶扁舟置身于狂风暴雨之中。等杯中的酒精挥发,冰块化开后,我再品尝,没有霸道的刺激,反而是一股清甜的滋味,口腔中留有余香,又好像风平浪静后安全返航的心旷神怡。同样的一杯酒,以前一个水手喝了也就喝了,无非也就觉得身体发热,出海劳作不觉得冷;现代人再品尝,会引申出各种不同的属性,已经远远超脱于酒本身,关于种植、关于酿造、关于文化、关于社交。而这种人为制造的多属性恰恰也是酒商所竭力宣传和希望营造的,也和品酒人之间彼此心照不宣的一种默契。一旦赋予瘾品某些属性,便附带有更多的价值,消费者更愿意为了这些人为制造的属性来买单。更不要提我A股大红牌贵州茅台了,这市值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白酒制造商来决定的了,白酒更像是一种硬通货,但谁叫咱中国人就好这口呢?
四、瘾品的消费黑洞
防不胜防
瘾品市场并不是论叫输赢、你死我活的赌局。新出现的瘾品添加到既有的瘾品中而加强其作用的例子比比皆是。
当人们意识到某种瘾品会带来危害而选择壮士断腕下决心断除时,这时精明的商家会告诉你,他们还有别的产品,效用也很不错,没有你担心的副作用,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点头答应,结果反而更加沉迷其中。比如零度可乐,比如电子烟。原先我喜欢喝可乐,但是由于可乐含糖量很高,容易导致肥胖,我会控制自己的饮用量,平时不喝,也就是聚会喝一些。但当我发现竟然有一款零度可乐的时候无异于等同发现新大陆,口感喝下来不差,还完全不用考虑热量摄入,于是我一罐接一罐不停喝,对牙齿和胃部器官产生的损伤反而更深。电子烟号称没有焦油,只燃烧尼古丁,还能帮助戒烟。就我对周围朋友抽电子烟的观察,原先他们会考虑到周围有不抽烟的,会主动克制,或者去室外抽,现在有了电子烟,就如同有了免死金牌,随时想抽就抽,反而抽的更多了。电子烟并不能减轻人们抽烟的习惯和行为,只是不抽传统香烟了而已,背后只是商家换汤不换药的把戏。
问题带来获利
现代资本主义特有的催吐天才:能教我们为了某一类产品或服务而违背自己的理智判断,然后再卖给我们另一批东西来应对已经造成的伤害,以便我们能够回过头来消费造成最初伤害的那些商品。
众所周知,吃得太甜会发胖,喝酒会有酒驾风险,抽烟频繁会影响身体健康,这些都是对个体产生危害的行为,但对经济发展来说,却是好事一件。因为瘾品的使用会带来种种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想办法解决,过程本身是人为需求的一种创造,是新的经济活动的发生器,乃至新经济的增长点。回到上文,吃的太胖,会有各种减肥产品和健身课程。喝酒会有各种醒酒药,酒驾催生出代驾职业。抽烟有电子烟,还有各大医院呼吸科人满为患。我们就像是插满了管子的病人,一些管子输送各种瘾品到我们的身体中去,另一些管子抽出消化掉的排泄物,而我们被这些管子给框定住惶惶不可终日,消耗着时间、精力和生命。
感官刺激的盛宴
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其运作的原则是挑动人体内的每根神经,并且让它们维持在最高度的人为紧张状态,要把人类的每个欲望逼到极限,并且尽量制造更多的欲望和人造的渴望,为的是要用我们制造的产品来满足这些欲望和需求。
以电影为例,人们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大制作大导演大明星,各种惊险刺激的打斗,玄幻离奇的情节,目不暇接的特效,不断地冲击着观众的视觉听觉感官,让人疲于应付。又比如现在流行的直播平台,各种美女在镜头前搔首弄姿,环肥燕瘦,应有尽有,堪称皇帝选妃。有人调侃现在在直播平台上一个小时看到的美女数量可能比我们父辈一辈子见过的美女还要多。又比如知识付费,先灌输“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要努力”的毒鸡汤,让你由于害怕落后而产生巨大的焦虑和不安,在这种紧张的精神压力下,你便视各种“30天学会XXX”、“XX速成”和“跟着大师学XX”为救命稻草,以为有这些灵丹妙药就能修炼成仙,只是没想到变为别人炼丹炉里的药渣。身处这么一个消费时代,物质空前繁盛,各种声色犬马,应接不暇,不得不说赶上了好时候,我们享受于商业社会带来的便利同时,也同时沉沦为资本把控的玩偶,成为谈判桌上的筹码,业绩报表上的数字。
写在最后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有太多的选择,却被选择本身给束缚;我们有太多的娱乐,却被娱乐本身给消耗;我们有太多的便利,却被便利本身给退化;我们有太多的欲望,却被欲望本身给驯服。需要保持清醒的一点是,在这个讲究速成的时代,最难买的并不是房子、车子或者是奢侈品,而是属于你自己宝贵的精力和时间。也希望大家能在享受和消费各种瘾品的同时做到不放纵不沉迷,奶茶可点但需少糖,生活中还有很多甜蜜等待着你的发现,要保持耐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