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夫圣人者,不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随波逐流的成语解释为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随波不必逐流,随心未必自由根据行为模型理论,我们怎样来定义一个人究竟是谁?是什么使每个人独一无二?其实,成就我们的,正是我们所做的事。行为其实被分为两大类:显性和隐性。显性行为是指人们可以直接看到或听到的行为(公开的行为),如进食、走路、看书、写作、烹饪、唱歌等。隐性行为也就是私密的行为,其他人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思维、情感、期待、想象、情绪、认知、生理反应等。
从2015年开始,利用闲暇在同济医科大学参加心理学沙龙活动和积极自学以来,结合自我成长体验来讲,我认为“随波逐流”是一个可以对立统一的中性词语。“随波”与“逐流”可以看作一个人的显性行为与隐性行为。"随波"即跟随形势,形势指人事上的强弱盛衰之势;事物的发展状况,区别于“形式” 。语出《文子·自然》:“夫物有胜,唯道无胜,所以无胜者,以其无常形势也。”。正是"道"才无往而不胜,而“道”便是无常形势,因而世人“随波”,"不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逐流"如果看作是人的一种隐性行为,情感、信念和信仰等等,可以理解为我们真实的自己还要存在,也要保留住明辨善恶和事非判断的基本立场才能不"逐流而下"!
为什么"随心未必自由"?如果"心"可以理解为人的意识(或无意识)那么一定属于某种隐性形为,例如焦虑或压抑的情绪,而往往在这些负面情绪控制下我们或许得到暂时平静、得到即刻满足,却无法在生活的滚滚洪流中自行切换我们的模式,恰到好处地管理好当下的状态!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随心自由”,重要的功课是学习自我觉察,例如觉察到自己的无力感,就必须先察觉到我们做某事的渴望。比如,在觉察到抑制之前,我们必须意识到自己这方面的抱负。如果某种难以遏制的焦虑与竞争性工作有关,导致他在各种努力之后极度疲惫,那他也许会坚称,他无法胜任这份工作。这种想法保护了他,因为他若承认了抑制,就不得不回去工作,从而使自己陷入令人厌烦的焦虑当中。我们仍有能力做某些事情,但与这些事情有关的焦虑会影响我们做事。
OTT法则
OPEN
对本体感觉保持开放
TRUST
信任与安全感的构建
TRUTH
让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真正地透过现象去看见事情的本质,让意识关联潜意识,虽然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透过躯体化的症状,我们有能力辨别与决定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