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血肉之躯,建朝中光明之桥
——从抗美援朝战争到金城战役,胜利的底色是前仆后继的牺牲
整片从抗美援朝战争最后一场金城战役之前,渡金刚川,修金刚川桥为主线故事展开,最后回到桥这个主体本身。金刚川战斗规模虽小,却关系着金城战役主战场的整体局势,甚至整个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的时间节点——“过了桥,他们是金城的噩梦;过不了桥,这里是他们的噩梦”。
影片采用多线叙事手法,在同一空间和时间线下(想没想到同是国庆档的诺兰的《信条》?),以三个不同视点从多个角度,把十二小时内发生的关于一场战斗和围绕战斗发生的故事,重复说了三遍。
一个时空,三个维度,多重视角
一、工兵、步兵、大群体视角——
从平行时间线、整体角度,对12小时内金刚川战斗整个过程进行了描述,看似平淡,实则层层递进。
整章节从运镜、画面、画质到手法,都像电视剧,看的有些瞌睡感。
“对手”敌军飞行员视角——
当你以为它要平铺直叙的时候,第二章节“对手”的空对地视角,把整个战斗的轮廓、故事线、情感线都拉到了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从对手方,把整场战斗中发生的故事,从必然到偶然、又从偶然到必然进行了全面回顾。
高炮阵地视角——
惨烈现场的轮廓从金刚川腹地,向玉米地地对空渐渐深入和细致。
在这个章节中,需要划重张译三次往返、穿越玉米地的长镜头,你看到了什么?
第一次往返,张译角色担心吴京角色的安危,是生与生的牵挂,是在战时才能最深体会的战友生死之交;
第二次往返,张译角色在吴京角色九死一生情况下穿越玉米地,这一次是生与死的对视。正是第二次穿过玉米地到达吴京角色所在的(明)高炮阵地,看到生死之交牺牲后,张译角色才做下拼死一战的抉择,返回“暗”高炮阵地后,张译角色对战友说:告诉他们,我们在这哪—个战友牺牲,我不独活!
第三次是一次战士赴死单程路,舍弃已无炮弹的(“暗”高炮阵地)在生死皆轻的时刻,什么最重要?是使命感,是战友情,是大无畏!这就是军魂所在。
影片也由此迎来了最高潮和张译角色的最高光时刻—战士慷慨赴死,敌机中炮陨落,精神之桥永不倒。
前三章节时间线相同,空间上从平行——空对地——地对空视角,人物上从参与战斗的全部人员——敌军飞行员——我军高炮手,维度完整的呈现了金刚川战斗全貌,引出了整场战斗的精神内核的表体——桥。
四、桥
一个战士倒下去,千百个战士迎上来,用血肉之躯搭一座通向光明的军魂之桥。
从吴京角色牺牲在高炮位上的油画,到张译角色烈火中永生的铅彩,最后到片尾英烈用身躯架桥的浮雕,对人心血气的激荡,是深入魂灵的。
战士在金刚川和金城之间搭了一座桥,抗美援朝战争在中朝人民之间搭了一座桥,影片在观众和英烈之间搭了一座桥。
层层递进的情绪引导,更易让受众理解作品
以管虎为主导演和主编剧的主创团队,在影片整体情绪递进上,没有做的像《八佰》那样从一开始的饱满,到最后的爆满,而是由浅入深、多角度去显现了一场战斗的残酷,和这场小规模战斗对于金城主战场的极大意义。将小规模、意义却重大的战斗进行细致的刻画,这对于让和平年代的大众知道,战场上每时每刻都面临生死抉择和失去生命的惨烈,有宏大的警世和教育意义。
影片中的一些遗憾和不是问题的问题
1、开篇志愿军战士躲空袭时过过训练有素,有不真实感,易出戏;
2、B26轰炸机来了,战士聚在一起,不分散静默躲避空袭,战术有误;
3、为体现志愿军战士源自祖国各地,影片设计多种方言交流场景,但纯粹的未普通版处理的方言,让思绪有些停滞,跟不上节奏。
军人的牺牲,不止存在于战争年代
我的爷爷杨宝生先生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场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但只要是战争,没有不残酷的,即使是和平年代,你永远不知道,为了你平安幸福的生活,军人在付出什么。
有一点是要说明的,在真正的战斗中,像吴京和张译角色直接中炮弹牺牲的几率并不大,但在2000年的铁甲00登录作战演习中,我的班长中127火箭炮牺牲。和平年代,我的班、抗洪死了两个、演习死了一个、抗震死了一个。(可参看我2009年的作品《我们就是活着的你》)
经历战争的人,知和平珍贵;
经历生死的人,惜生命可贵。
向中国的、世界的,活着的、死去的兵,致敬!
2020.10.24观影,26完稿于三亚湾(已版权登录,用稿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