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化将提示治疗的方向和目标。概念化的目的是把对问题的理解结合起来,反映出发展缺陷和冲突对目前问题的影响。个案概念化可能在包含了来访者良好适应能力的同时,指出其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和/或冲突。
概念化力求识别造成或是维持问题的内因和外因。
当天生的脆弱性或是易感体质再加上外部环境无法满足儿童的需求时,就可能会遇到困难。创伤被理解成一个过程而不是独立于创伤发生情境之外的单一事件,此外还要考虑创伤时个体能获得的支持。
即使我们预测来访者生命中真实的创伤会给发展带来显著的后果,也很难具体了解儿童期事件带来的长期的影响。每个人之间都有着巨大的差异,人们暴露于相同的负面体验中的反应也各不相同,面对逆境时每个人表现出的复原力也各不相同。社会以及个人情境与发生了何种事件决定了对我们的意义及这种冲击带来的影响。
例如,对儿童而言,创伤性生活事件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反应。在遭遇危机的时候,一个支持性的充满凝聚力的家庭环境会帮助孩子在不进一步增加压力的情况下去经历这个事件。
并不是所有的保护因素都源于生活中发生的令我们满意的事——对某些人而言,实际生活中克服逆境的体验可能会被建设性地作为一种他们能够应对逆境的证据,并因此感到自己很强大。
气质也有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由于个体形式各异的气质类型,压力性的生活事件给儿童带来的影响也是各不相同的。反过来说,压力性的生活事件也影响人格的发展以及和成人及小伙伴一起互动的质量。
在现有证据的基础上,过去发生的事件看起来在我们将成为谁、现在如何生活和工作上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并可能影响着我们现在所做出的选择。然而,过去和现在的关系绝不是线性因果那么简单。性格气质类型、早期经历、家庭环境、社会和文化因素所有这些都相互影响着。作为一个成人,我们可能会使用复原力来更好地管理早年创伤带来的痛苦的后果。
现代物理学家强调:事件不再被认为是不可逆转和绝对确定的,它们的发生更像是一个高概率或者低概率的问题。这种观点对于平衡个案概念化是至关重要的,概念化不仅反映了来访者的困境,而且也反映出他的复原力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
【概念化的建构】
心理的概念化由几个组成部分:
·描述来访者看到的问题。
·在发展的框架下将问题情景化,并将气质类型、身体状况、创伤经历/生活事件、过去和现在的关系以及社会文化因素考虑在内。
·在上述基础上提出治疗建议。
动力学的个案概念化包括以上所有的内容,但是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识别出来访者和自体、他人以及他的身体和工作之间的关系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与冲突。
Hinshelwood(1991)提出了建构概念化的信息的三个来源:
·来访者的婴儿期体验。
·促使他来寻求帮助的现在的情境。
·与评估者的移情性关系。
时刻监督自己是否过于执着于我们的假设,以至于不再对来访者试图传达的不符合假设的信息保持警惕,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https://img.haomeiwen.com/i21449141/ac787a18336f54b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