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由于地势低洼,周围地势高,加上南北各有一个地下道,下雨天积水严重,我们这栋楼的地下室下雨天就成了天然的蓄水池。今年最厉害,水深快到天花板。
我在地下室里的藏书,本来计划通过飞蚂蚁捐赠出去,结果因为行动总是来得太晚,一场大雨,好书都变成了一堆破烂。这几天,我像我们这栋楼的四个大爷一样,一直在不断翻晒我的这堆旧书。。
曾经的好书如今经过污水的浸泡,我已经不敢再次使用,我本人和很多孩子都有用手指头翻手的习惯,万一有细菌感染,好事就变成了坏事,所以我打算把这些泡过的书当垃圾卖了。用卖破烂的钱加上公众号打赏的钱给阳光村孩子买点米和面。
我拉着晒的半干的书去小区附近的收破烂点,老板嫌弃书太湿,我说五毛一斤也行,结果他说不要。让我晒干了再来。于是就出现了刚开始的一幕晒书。
每天早上我把书摊开,地上放的,车子上搭的都是。中午太阳好时我再打打翻,晚上担心有露水,我又收起来。这样折腾了四五天,今天下午终于晒干了一半的书籍。
楼下晒书报的大爷告诉我共产主义大桥附近有个收垃圾的,给的价钱贵一点,你去那里卖吧。于是下午我按照邻居的指引去白小屯卖破烂。
我第一次来这样的地方,看到了机械化的旧书和纸板打包办法。铲车把成堆的旧书报和纸箱送到传送带旁边,传送带把这些杂物向上输送,然后经过机器处理,打包成捆。
我看到了地磅,终于明白老家人说在北京看地磅是怎么回事了。到底是个大破烂点,人家是成车收货,连车带货送到磅上,卸完货再给车子称重,两个数一减,再乘以0.7或者0.8即可。(旧书报七毛,旧纸箱8毛)的确次比单个收破烂的贵1--2毛钱。
就因为这个,很多人宁肯多跑路也要多卖点钱,有开三轮车的,有骑电动车的,有骑自行车的,还有拉着小推车的。都是中老年人。我是骑电动车来的,我的第一批旧书和纸共50斤,卖了35块钱。大概概是经历过苦日子的人,才知道每一分钱的来之不易,所以才会斤斤计较,毛毛计较。因为生活不易,无论贫富,我们都要学会节俭、节约和珍惜。
这次卖旧书的经历给了我一个教训:干什么事要及时,不能拖拖拖!拖延,终将万事成蹉跎。爱与关怀都要及时点,赶早不赶晚。
今天看刘嘉琪老师的简书,发现她把开学前所有的事都准备好了,暑期进入倒计时,我也要积极行动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