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说要离职的,
反而在公司里待得最久,
你信他,你就上当了,
你信自己,那将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杨子翎
如果说你的离职是因为听了他人的抱怨,然后毅然决然的选择离职。不论跟你说这话的人他离不离职,以后的路你都会非常难走。毕竟你在选择一条他人给你指的路上奔驰。
当然不是说,职场同事之间不能有信任,信任当然可以有,我之前很多同事,尽管现在不在一起共事儿,有问题还是打声招呼说到就到。能帮的就帮,做人还是要真诚些。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总是在抱怨公司这个不好,那个不好,都把公司吐槽成了翔。还是不愿意离开呢?简单的分析一下我了解的情况:
1、惰性使然,因为改变总是很困难的
我们都知道所谓的舒适区,也总是听到有人讲,请逃离你的舒适区。难道舒适区仅仅指的当下所在的岗位吗?当下所处的环境吗?更重要的是心理舒适区,明明知道自己需要改变,需要去尝试新东西,但就是做不到。
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像有人说戒烟好难啊。其实憋十天半个月,甚至一两个月也可以,甚至有的人戒烟戒了一年,又开始复吸,什么原因?戒烟这个行为习惯好更改,但是心瘾难戒啊。所以最难的不是某个行为本身,而是内心的那种渴望程度。
2、现在还能凑合,先将就着吧,以后再说
「虽然当下不快乐,难道换个坑就一定会快乐吗?况且工作本身就不是让你快乐的,别人不也一样每天都很烦恼吗?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这也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
因为有退路,还有碗饭吃,尽管改变是必须的,但是并不是那么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儿,所以总是会被一拖再拖,直到拖的已经是在没有办法时,才进行改变。这并不是改变,而是为了生活,无奈之举。
有人说,「在舒适区里,想要走出来,必须要下猛药。」谁愿意自虐呢?不是“脑子有病”,就是疯了。
所谓的以后再说,永远也说不完的以后,最后只能寄希望于下一代了。
3、害怕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
如果有人给你说,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给你100万,另一个是让你抽一个概率为50%的奖,抽中奖金是1000万。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100万,因为没有见过那么多钱,更何况那1000万还有50%的概率抽不中,但是这100万是百分百。
现实中没有这样的好事儿,但是你不去改变自己,盯着自己每个月的万把块钱,未来就一定很确定吗?所谓的确定,不过是当下看得见东西而已。未来怎么样谁也说不好。
那改变就一定能好吗?谁说的创业就一定能改变命运?没有人那么肯定的说过,但不改变一定不能。
不能因为怕,就选择逃避。躲得了初一,也躲不过十五。既然不论如何都是需要改变的,倒不如趁早开始行动。越早尝试,你的成本也就越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