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后知后觉,对自己的评价也常常不公正。
我曾以为我很耐得住孤独,每次看到"孤独"的字眼,看到关于孤独的评价,我总是一边不以为意,又一边沾沾自喜自己能耐得住寂寞,能够跟自己待在一起。我认为愿意跟自己相处,说明我还是有趣的!
直到有一天,我独自一人待在学校办公室里,在城市的嘈杂声中待久了,我竟不知长沙还有这么安静的地方。漆黑的夜里,四处没有一点人声,只听得远处有蝉声此起彼伏,静得让我不安。
我心底突然涌上无尽的恐慌。忍不住翻开手机,打开微信,打开浏览器,打发着时间。尽量不去想,方圆几里,除了门卫,恐怕只有我一人。
正当我百无聊赖时,我猛地发觉,我有多久没有静静跟自己待在一起了,我哪有手机有趣,我多么怕手中没有手机。我正一点一点成为曾讨厌的手机控!
那一刻我很慌张,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早已耐不住孤独。
时常我会带着一本书,就怕空闲的时候闲下来,以为很雅致,以为那样时间便有意义地花费了。其实玩手机也好,看书也好,除了在某种性质上有雅俗之别,跟打麻将打牌打游戏并无二样。只是换了消磨时间的方式,同样不敢跟自己静静地相处。
那有趣的灵魂早已无处安放,只好手机来凑。
学会独处,是一种自己消化的能力,是自我欣赏和接受的表现,如果自己都不愿意和自己相处,那自己的内在有多无趣了啊?
什么时候能拾起内在的蓝莲花,静静听孤独开花?有时间放下手机放下书本,就静静地与自己相处就好,哪怕几分钟。
周国平的《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一书中讲到 “孤独”,他引用了亚里士多德和托尔斯泰的两句话,道出了孤独的价值。前者说" 离群索居者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后者则说“在交往中,人面对的是部分和人群,而在独处时,人面对的是整体和万物之源。”
周得出“不善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严重的缺陷。”仔细想想这种心灵的缺陷可能让人久久留恋人群与嘈杂, 无法成为他自己。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正如现在的我。
“直接面对自己似乎是一件令人难以忍受的事,所以人们往往要设法逃避。逃避自我有二法,一是事务,二是消遣。我们忙于职业上和生活上的种种事务,一旦闲下来,又用聊天、娱乐和其他种种消遣打发时光。”一言道破真相,我便是曾自诩自己喜爱阅读,有时只是怕闲下来,怕突然与自己打照面,只好躲在书中消磨时间。
有多久没有体会独处的充实?
"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我直视自己的内心,看见自己不得不说羞于见己的真相。
我害怕独处,手里永远揣着手机,包里永远装着各样的书,耳里常常塞着耳机,我好奇于全世界,却唯独视而不见内心的呼喊"这一刻,请看向内心,请给自己与灵魂独自相处的时间"。
周国平说他为自己定了一个原则:每天夜晚,每个周末,每年年底,只属于我自己。差事是应付不完的,唯一的办法是人为地加以限制,确保自己的自由时间。
灵魂只能独行,我们却常常害怕独处,写下这段文字,我想静静地与自己呆会儿。这个周末,我打算好好跟自己相处,你呢?如果你也跟有趣的自己相处了,请告诉我。我们一起“各自独行”几次可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