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巧平和晓丽分享了【今日我领读】小平的活动只有4位家长参加,而晓丽的活动只有1位宝妈!但两位领读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 人少,同时活动的互动性很好。
聚会的人数与参与者的连结性是一个反向相关的关系。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小于6人的聚会有利于深度探讨问题,非常有利于建立亲密关系。
启发:当读书会人数少于6人的时候,就可以选择立即调整方案,把以讲授为主,改为以交流为主,鼓励大家对话题做深入的探讨,现场可以允许对流程做比较大的调整,围绕主题随现场输有的变化而流动。当活动人数比较多,需要分组时,每组人数也不可超过6个人。
二、12~15人的活动。有利于建立信任和亲密关系,也可以由一位仲裁者管理。这个数字足够大,可以提供各种不同的意见。
启发:这种规模活动时,可以不分小组,全班我一个大组,但不必每次发言都轮流,某个具体问题,可以鼓励有特别见解特殊异见的人发言。但鼓励每一位在整个活动中至少有一次发言。
三、三十人组 30人左右的群体就会有喧闹的嘈杂声。
启发:
这种规模的活动一般来说,只要场地允许,都需要进行分组,以确保既能听到领读者的分享,又能进行交流。不同于6人左右的小规模活动,以人为主,30人以上的活动就要以流程为主,请读者要更加严格的遵守原有的设计。
希望我们的领读者能多去尝试,让自己充满弹性,能把小规模的活动带得密切交流有深度,又能把大规模的活动带的严谨输出有高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