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给定资料5中提到:想象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想象一种生活方式,网络世界为这种想象提供了无限可能。请结合对这句话的理解,围绕“网追正能量 担当新时代”这一主题,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参考给定资料,不拘于给定资料;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篇幅1000字左右
上次我说了资料四的逻辑作用在于表现了网络提供了无限可能,资料五则借用网络黑话和维特根斯坦的话设定了问题,这次我来说说资料六是如何设置对策的。
也希望大家通过这道题的复杂资料设定能够明白,申论是理解能力的考试,只有看懂资料,理解资料,你才能顺理成章准确写作,否则,就只是浪费时间。
资料六从社会,政府和企业三个方面提了对策
资料六承接资料五最后的伏笔,即听之任之或适当引导?显而易见,必须要适当引导。
那么如何引导?资料六分了三个小段,分别阐述了社会大众积极宣传,政府辟谣错误,以及企业积极推动,这就是具体对策。
这也是我为什么说资料六是这道题最大的漏洞,对策太过于明显,甚至有些粗糙。
当然,还是有很多同学看不懂,不注意,自己构思|瞎想,费力不讨好。
这里资料六的第一段社会大众积极宣传比较难,一方面,它强调了社会全体的参与,不是某个具体个人,另一方面难点在于
强调了适合网络时代的宣传形式
即要按照网络时代的灵活多样,符合年轻人交流习惯的表达方式去引导。
很多同学只是在照抄,没有抓住表达形式才是重点,导致表达上的错误,这样的问题非常普遍。
另外,更难的在于
对策反证了要解决的是舆论导向问题
问题决定了对策,同样,出题人既然给你预设了舆论导向对策,也必然要求你解决舆论导向问题。
通过这些舆论导向对策,也就说明维特根斯坦的话结合年轻人的网络黑话,只能是年轻人的舆论导向问题,只有这样出题才严丝合缝,答题才顺理成章。
同时,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把文章的问题界定为流量造假|网络暴力等问题,资料六中的对策根本就解决不了,写作答题必然前后矛盾。
这道题充分体现了江苏省考写作题的出题复杂与严谨,它把一道题中三句话,用三段文字分别表述,希望你好好体会。
柳夫子决定了,申论难点我帮你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