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实施备课打卡三年,并没有提升广大教师的教学技能,也没有提高学生的成绩,更多地成为广大教师沉重的负担,消耗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更是如此,打卡次数繁多。在学校上一天课,已经疲惫不堪,嗓子嘶哑疼痛,晚上和周末又得不到休息,不少语文老师整个学期的嗓子都是哑的。这样长期带病上课,哪里谈得上什么课堂效率?
作为一线教师,我感觉备课打卡中的模拟课堂虽然很好,但操作难度较大。对于我们来说一点都不实用,一个人在那自导自演,自言自语,一会扮演老师的角色,一会扮演学生的角色,学生的角色还不止一个两个,有时要从学生1到学生三十丶四十。每一个学生怎么回答,回答之后老师怎么评价都要一一设想好。而实际的课堂,学生到底怎么回答,谁也无法提前预料和设想,因为大家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按程序设定的机器。
虽然一课时的模拟课堂只要15分钟,但要认真去做,而且对老师的教学真正有效果,是要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好多天去做这件事。
当一件事太难,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逃避放弃。我们碍于学校的压力,不能放弃,只能被动敷衍。但敷衍也累人,也消耗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让我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主动思考真正适合我们自己以及学生的教法,没时间去想每一堂课真正该怎么上,甚至没时间和精力去研读教材,连教材都不熟悉,课文都读不流畅。
所以我建议备课打卡最好能取消。如果不取消,作为语文老师,我建议对语文备课打卡进行改进:1、次数减少,一课打一次就行。2、模拟课堂的音频变成正确丶流利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音频。3、让老师把重要知识点备在书上,课后习题答案写在书上。拍照上传。
我觉得这样简化比较切合我们语文学科的教学实际,对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有所帮助。毕竟很多时侯,一篇课文,只要学生能正确丶流利丶有感情地朗读,该写的字会写了,该认的字会认了,书后习题会做了,语文成绩就不会太差。要想学生读好课文,老师更应该读好。
可是目前,虽然学校出于提高教师技能的良好愿望,想出很多方法,如模拟课堂、备课打卡、集体备课、常规检查、随文识字、小组讨论、引学助教等等,然后要求大家按统一模式做,但是都没什么效果,最后反而成了负担和枷锁,让大家沮丧、绝望、崩溃、自暴自弃,更不知道该怎么上课教书了。
事事做事事敷衍,不如少而精,认准目标专做一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