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的大学传习堂(青芸经...
这三点来自别人家辅导员的分享,值得所有大学生干部深入思考!

这三点来自别人家辅导员的分享,值得所有大学生干部深入思考!

作者: 渝州南山枰 | 来源:发表于2019-11-06 02:11 被阅读0次

    一、为什么说格局很重要?

    格局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为方式,行为方式决定做事成败!

    所以说“格局见高下”,我一直在想,什么叫有格局?

    我感觉,有格局的人,应该超越自己的个人感受,站在团队或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主动做游戏规则的拟定者、团队氛围的带动者、集体秩序的维护者,这才叫有格局。
    例子好像很多,但是有些例子稍微高大上了点,这里有个吴军老师的案例,那一年,我读高二,看看他是怎么做的——

    我1996年出国时,办理美国签证没办法预约,人们要一大早到美国领事馆门前排队。由于领事馆每天能接待的人数有限,所以先到者才有机会,去晚了就办不上了。通常早上6点就有人在那里等候,而领事馆要到八九点才会开门。其间的两三个小时大家只好在队伍里站着,连厕所都不敢去,因为一旦离开,后面的人就不认账了。
    我去办理面签时,早上6点多到了领事馆,那里已经排了几十个人。排队的人聊起天来,介绍各自的情况,慢慢就彼此熟悉了。我们饿着肚子站了没多久就累了,又不敢离开,于是我说:“我们来发序号吧,这样大家可以去厕所,买早餐。”大家都赞同,于是我做了号码牌,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发给大家,又找了两三个人来帮我维持秩序。这样一来,我们就不必都站在那里,可以到旁边歇息一下,或者去吃早饭。
    等到领事馆开门后,我和几个人一直维持着秩序,让其他人按顺序进去面签。快轮到我时,我就把维持秩序的事情交给后面几个人继续做。每个人都不希望队伍混乱,影响到自己面签,因此每当前面的人进去之后,后面的人就会接上。等我办完签证从大使馆出来时,发现队伍依然井然有序。

    我是直到这个事情过去了20多年过后才看吴老师的书,才看到这个案例。从这个案例我能理解,吴老师能有今天的成就,与他超强的格局是离不开的。
    咱们团队中,有的人因为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不同,学院不同,就不主动交往,就自己关起门来闭门造车思考问题,既不纵向请教,也不横向协作,对比一下吴老师20年前的作为,我们真的简直快羞愧死了。
    在这方面,我们必须看这篇文章:
    小韦的复盘文章
    小韦的文章很多内容值得我思考,尤其是她的工作方式方法,我觉得非常值得另外几位特助小组的组长学习;有空大家可以交流,至少在我看来她有以下2个方面,好像是其他部分助理值得思考和吸收的:

    1.所有技能点,在带动团队人员做之前,自己一定提前一步掌握到位;并且和老师反复磋商,将所有的细节覆盖到位,思考清楚,并作出操作模板或操作示范录像视频来;
    2.在团队成员因故退出或暂停工作时,能以巨大的抗压能力承担相关工作,并且能够在约定时间内将相关工作以较为完好的状态呈现给老师;对相关疑点,也通过各种技术途径,多角度交叉验证或论证方法有效性;至少体现出了较好的应变能力和大局观。

    二、注重细节是一切工作的起点

    看过《中国机长》的人,无法忘记那个机长在那种高空中精准操作飞机,挽救数百人命运的惊天壮举,其成功的一个绝大原因,是细节!
    而昨天,一个网红美女跑进某飞机的机长室,就发了几张照片,该机长被终身禁飞!也是因为细节!
    有的时候,无论我们是否足够聪明,都貌似对自己,尤其是对自己的细节把握能力估计过高。甚至有的时候,对那些习焉不察的事情,如语文里的“的地得”的区别,如标点中个“;”与“、”的区别,如请假中一个工作日与一天的区别;如三天和三天以上的区别。有的同学可能说,这也许是繁琐哲学,然而,区分事物的差异的标志性特征,一个事物之所以是此事物,而不是彼事物,其差别可能就在那毫不起眼的一个点,而这个一个点,也许是一个技能,也许是一句话,也许是一个善举,也许是一个表情包,也许是一次分享。
    理论总是抽象的,这里分享一个故事吧——

    这个人叫尼克·伯奇尔,他出生在加拿大东部,2001年他到加拿大西部出差,家乡的人说那里有一种意大利辣味香肠,就是披萨饼上的那种薄片香肠,非常有名,托他带一些回去,伯奇尔就买了一些。在出差的旅途中,伯奇尔只能把香肠放在行李箱中。到了维多利亚,伯奇尔入住了费尔蒙特酒店。因为怕香肠在箱子里捂的时间较长变质了,他到了酒店后,就把香肠从行李箱中拿出来,打开窗户晾一晾。当时正值4月天,维多利亚岛上春意料峭,伯奇尔晾好香肠后,就出门散步了"大约四五个小时"。
    等到伯奇尔再回到酒店房间时,他惊呆了。一大群海鸥正在房间里吃香肠。伯奇尔估计大约有40只。房间里到处是海鸥的粪便、羽毛和一块块被捣烂的香肠,海鸥们扑扇着翅膀满屋子飞,台灯也倒了,窗帘掉了。伯奇尔气得跑上去扑打海鸥,把它们往窗外赶。有些鸟被他赶跑了,有些却又在往回飞。伯奇尔这个气啊,脱下鞋子就往海鸥身上打,拿起酒店的浴巾往海鸥身上扇。最后还有一只海鸥扑在香肠上怎么都不肯走,伯奇尔抓起浴巾扑到它身上,裹住海鸥扔到窗外。
    当时,酒店下面的花园里正在举行下午茶活动。宾客们看到这样一幕:一会儿天上掉下来几只鸟,一会儿又飞下来一只鞋,最后掉下来一条大浴巾,浴巾里飞出一只海鸥。整个酒店的下午茶就这么给搅黄了。
    等到伯奇尔赶走了海鸥,想起自己马上要去参加一项重要的商务活动,而这次出差只带了一双鞋,于是就忙下楼找鞋。最后他在水沟中找到了他扔下去的那只鞋子,上面全是泥巴。伯奇尔拿着脏鞋子回到房间,在水龙头下冲洗干净,但是湿的鞋子颜色深,没有扔下去的那只干净的鞋子颜色浅,显然无法穿着两只不一样的鞋子去参加晚会。
    于是伯奇尔把吹风机塞进鞋里试图把鞋子烘干。这时,电话响了。他没有关掉吹风机就去隔壁接电话,而吹风机从鞋子里滑出来掉进洗手池,导致电线短路,酒店多个房间停电。伯奇尔后来讲,如果他冷静点,就应该想到把干净的鞋子搞湿,而不是把湿的鞋子吹干。
    伯奇尔赶时间,只好打电话给前台,让保洁人员进屋打扫。伯奇尔讲,"我迄今仍记得那名(保洁)女士开门时脸上的表情,而我根本不知道该跟她说什么,就只好说'对不起',然后去参加晚宴了"。等到伯奇尔晚上回房间时,发现房间已经打扫干净了,但是自己的物品都不见了。他跑去询问酒店,才知道他的行李被转移到行李间了,而酒店通知他说,费尔蒙特皇后酒店不再欢迎他。
    ——见 吴军《格局》第62-64页

    可能有人不相信这个事情,觉得这也太巧了吧?然而,这就是事实。我们生活中很多事情,为什么设置那么多审核,审批,各种手续,就是为了避免因一个小疏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所以,要感谢那些指正你的人;要感谢那些批评你的人;感谢那些抱怨你的人,他们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你的爱,表达了对你事情的关切,并且表达正面的期望!
    例如有同学指出的团队的问题,无论是关于考核,关于沟通,关于相关活动的针对性等等,都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认真吸纳的,如果我们置若罔闻,就有可能要犯原则性的错误!
    如这篇文章,也值得相关同学,尤其是读书团队的同学参考:
    小叶的复盘文章
    在我们读书团队,虽然从九月初入学以来就召集几位负责人研读青芸堂去年的内容+读《这样读书就够了》+读得到APP品控手册,但还是未能消化,导致虽然貌似在用某些APP,但是未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技能;甚至有个别干部,虽然学了东西,却一再感慨好像这些东西不能用,以消极懈怠的思维来看自己,这就很难有实质性的进步!

    三、面对一切问题应首先放下防御性思维

    所谓防御性思维,是想到我遭遇了危险,我要调动一切资源来捍卫自己的利益,维护自己的尊严,来给自己确定能力和责任的界限!
    就像我们某次评定某个奖项,有的人在名单公布后来追问,这个排序是怎么评出来的,是谁评出来的!?
    这就是典型的追责思维,这背后也是防御性思维,无非是要论证评分制度,打分依据,打分主体等有问题,然后让排序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就算你说出是谁打的,也未必能让这些人服气。
    此种情况下,建设性思维的方式就是:
    根据学校的通知,在常规情况下,根据各班上报比例,推算各班入围比例,然后将各班表现最优秀者纳入入围比例,这样就不会在各班之间有任何争议了。
    当然,这种类似案例,还有,例如:
    某次论坛,学校一方面在通过二维码召集学生在网上报名;一方面又担心人不够通过辅导员层面发动学生参与;
    而通过辅导员通知来的那些学生到了现场又因为那些报名了的人已扫二维码,显示现场座位已占用,无法入场;且后面的人是因为辅导员发动,未发放相关二维码进行扫码或发放相关门票;导致无法入场。
    此种情况下的防御性思维:

    1.大闹门口,长驱直入;
    2.拍照留痕,悄然离去;
    3.给辅导员报告一声无法入内,再行离开

    然而,在我看来,这几种都未必是最佳的,原因是:

    第一种,彰显了学院统筹水平的负面情况,同时未能展示大学生良好形象;
    第二种,虽然低调,但不利于辅导员层面及时周知入场动态,也不利于以后类似活动防范各种风险;
    第三种,相对略好,但若辅导员本身是此场活动重要工作承担者,无法查看信息,势必要到活动结束后才能看消息,那就无法达到告知或报告的效果,也无法及时止损。

    此种情况下,建设性思维的角度,可以这样处理:

    1.在现场找发门票的人解释,是辅导员通知来的,是否要辅导员领取门票发放后进入,如肯定答复则联系辅导员取票;如否定答复则下一种办法;
    2.在现场联系本班其他已在场内同学或干部同学,请其告知或请求辅导员指示应该如何办理;如辅导员或班干部出来给守门者解释后可以也许得到进入机会;
    3.在现场联系辅导员或询问现场学生负责人或教师负责人,此种情况应该如何处置,且对创新学分加分这种,因现场场地原因导致无法入场的,创新学分还加不加?
    为什么后面三种叫建设性思维,因为,这三种都个体来说都是能促进事情朝好的方向发展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让事件处于被动或损害扩大化的情况。

    这样的事情,在某些学校举不胜举,对普通同学还是干部同学都特别有价值!值得大家深入思考!

    (关于防御性思维的提法,参考了陈海贤老师的书《了不起的自我》69-73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三点来自别人家辅导员的分享,值得所有大学生干部深入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jyb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