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讲解析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
祷告:
爱我们灵魂的神,我们感谢你!感谢神施给我们恩典,让我们一起又聚到你的话语面前。神使我们聚在这个平台上,虽然彼此不能见面,但在这里有讲话语、听话语的时间,有面对真理的时间,特别感谢!神,当我们又一次来到你面前的时候,我们又仰望你的恩典。盼望你通过今天的讲道、聚会,藉着《圣经》话语又能引导我们的心,在我们的心里做着划线的工作,让我们的心从想法里脱离出来,回到《圣经》的真理里。神,在很多的事情上,我们都需要蒙到神的恩典,特别是在真理的方面。只有神藉着圣灵启示我们、光照我们的时候,我们的心才能真正地醒悟。就好像当保罗传福音的时候,他遇见了一个卖紫色布匹的妇人,当保罗讲道的时候,主就开导她的心,叫她留心听保罗所讲的话。当主开导着妇人心的时候,这妇人就从心里面明白过来,她领受了真道,领受了福音,受了洗,归于主了。所以求主在聚会的时候,多开导我们,多祝福我们,多光照我们。一切都交在主的手里。祈求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读经:
雅各书2章14-26节: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什么益处呢?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藉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你信神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惊。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吗?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这就应验经上所说:“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他又得称为神的朋友。这样看来,人称义是因着行为,不是单因着信。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们从别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样因行为称义吗?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
上一次我们讲了你愿意跟从主吗,这与四十一讲神会引导使用你的话题是连接着的。有神向着我们的计划,向着我们的工作。神不但洗净我们的罪,拯救我们的灵魂,神还要引领我们过新的生活。《圣经》里耶稣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分派你们去结果子。”神很想把新的人生、新的道路、新的工作,把这一切赐给我们,让我们参与到神的计划里,参与到神的世界里。神向我们有这样的心意。但我们向着神怀着怎样的心呢?你愿意跟随这位神吗?
关于服侍,《圣经》里耶稣说:“若有人服侍我,就当跟从我。”《圣经》里面说的服侍,不是从我里面出来的热心服侍。《圣经》里的服侍是听神的声音,跟随神的引导,这是真正地服侍神。就好像摩西听到了神的声音,接受了神的话语,按着神的旨意把百姓带领出来,这就是服侍神。
约翰福音2章中,当迦拿婚筵中酒用尽时,耶稣对用人说:“把缸倒满了水。”他们就倒满了。耶稣又说:“现在可以舀出来,送给管筵席的。”他们就送了去。这就是服侍神。服侍神就是听到耶稣的声音后,他们就倒满,送了出去。原本地接受、跟随着,是真正被主使用的人。
信仰是双方面的,一方面是神说,另一方面是我们听,我们接受。这一点很重要。主权属于他了,他是我们真正的主人,我们是有主人的人。
对于花来说,有主人养的花,还有野花;草坪,有人工草坪和野外草坪;马,有家里养的马和野马;牛,有家里养的牛和野牛;狗,有主人的狗和野狗……万物都是这样的,有主人的和没有主人的。
我们生下来就没有主人,自己当主人,人生的道路自己来选择,顺着自己的喜好生活,所有决定自己来拿,担子自己来担当,问题自己来面对。一切都是以自己为中心。
但有一天,我们蒙恩典听福音得救了,因信称义成为义人了。我们得救是因着神的拣选,那位神把我们从死亡里拯救了出来。那位呼召了我们,使我们成为了他的儿女。我们是被拯救的,我们是属于他的,可以说是他把我们赎买回来。既然如此,我们不再是属于自己的人,乃是属于主的。
在客观上,他已经是我们的主人了。现在主观上,你愿意接受他做你的主人吗?你从心里归向了他吗?你愿意跟随他的引导吗?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是有主人的人,他是我们的主人,我们理当跟随他的引导,走他所喜悦的道路。当我们这样生活的时候,人生就不一样了。神会藉着我们做很多宝贵的工作,藉着我们拯救很多灵魂,会做很多大的事情。不但自己蒙恩典,身边的人也会因着我们蒙恩典。
今天,我主要讲信心与行为的关系。
很多人都误解了信心与行为的关系。之前的讲义中我说过,我们是因信称义,因信得救。以弗所书2章8-9节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我们得救是与行为毫无相关的,是因信得来的。
但在雅各书2章17节说:“这样,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乍一看,好像这两句圣经前后矛盾。所以,有人这么解释说:我们的信心有两种,一种是出自于神,一种是出自于自我。从神那里来的是真正的信心,能够得救,会伴随着好行为;从自己里面出来的信心是假的信心,不能得救,就没有好行为。那么,如果问他们衡量好坏行为的标准是什么呢?他们会说:就是不犯罪。从神那里来的信心能让人过不犯罪的生活,能过圣洁的生活;从自己里面出来的信心,虽然说是信了,但还是会犯罪,所以这个信心不是从神来的。
其实,以上的说法是不对的。这么说会让人混淆,并且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
说到行为,人的行为是这样的:我们人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行为时好时坏,几天挺好,几天又不好;有时候心里很火热、很有力量,过几天心里又很冷淡、很颓废;有时候很火热、很爱主,有时候心里又很冷淡、很爱世界。
当自己心里火热时,就认为我的信心是从神那里来的,是真正得救的人。但冷淡的时候,爱世界、被欲望抓住的时候,心里就想:我的信心不是从神那里来的吧?我怎么能这样呢?我是不是没有得救啊?。
人的行为不断变化。如果用行为来衡量信心,人的信心也会跟着不断地摇晃,慢慢地人的心就不稳定了。
还有人说:“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只信不行,必须还要有好的行为,如果你没有好行为,信也是白信,最后还得下地狱。
我上面说的那两种观点都是别人说的,都是错误的观点。我提出来是为了提醒大家注意。以上的两种观点,与《圣经》的基本观点相矛盾,却与使徒行传15章1节里的观点一样,都是错误的。使徒行传15章1节:耶路撒冷教会的几个人去别的地方传福音,他们教导说:你们只信不行,还必须守律法、行割礼,不然不能得救。保罗说这是另一个福音,传这个福音的人是被咒诅的,因为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
《圣经》最最基本的真理就是: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不是出于自己,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
那么,雅各书里说“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现在来解析一下这句话的含义。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这雅各书是写给得救的义人的。雅各书1章2节“我的弟兄们”,1章19节“我亲爱的弟兄们”,2章1节“我的弟兄们”,2章14节“我的弟兄们”,3章1节“我的弟兄们”等等,都是这样称谓的。5章16节说:“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这里说“义人祈祷”,义人是得救的人,这是写给得救的义人们的。
雅各书2章14-26节,这段经文最重要、最中心的话是2章17节: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2章20节: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2章22节:可见信心是与他的行为并行,而且信心因着行为才得成全。2章26节: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这段《圣经》反复说了一个中心: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
当我们反复读这段经文时,就能读出里面的味道。“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雅各书所说的“信心”不是指得救的那个信心,因为他们都是得救的信徒,这里是指教过信仰生活的部分。“弟兄们”,“弟兄们”,都是得救的、有生命的、有信心的义人。在他们过生活时,《圣经》中说“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再说,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
那么,谁是死的呢?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这里不是说这个人是死的,是说这个“信心”是死的。也就是,如果你有真正的信心,有活着的信心,那你一定是有行为的。如果你没有行为,那说明你的信心是死的,是假的,不是真正的信心。
再说一下,真正的信心一定会带出行为来的。没有行为是因为信心出了问题。信心是假的信心、死的信心,所以才没有行为。所以现在不应该去加上行为,而是要去得到真正的信心。对于圣徒来说信心是最重要的。
约翰一书5章4-5节:因为凡从神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胜过世界的是谁呢?不是那信耶稣是神儿子的吗?
谁能胜过世界呢?就是那信耶稣是神儿子的人,就是得救的圣徒。得救圣徒里面的信心能胜过世界。在没信心之时,人们会被环境、问题压制,会陷在惧怕当中。但心里一旦得到信心,这一切全部都能挪开。就像耶稣对门徒们说:“你们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种,就是对这座山说,‘你从这边挪到那边’,它也必挪去。”信心就有这样的能力,有一点信心,山就会挪开。那山不能挪开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没有信心。
“信心”是名词,“信”是动词,信是接受。本来是神里面拥有的,现在藉着信将神里面所拥有的,接受到我心里来,成为我心里所拥有的,我就成了有信心的人。但如果我心里没有从神里面接受来的,我心里就没有信心。我没有信心的意思是,我心里没有从神那里来的神的应许、神的话语;我现在心里没有信心,被环境压制着,被很多问题捆绑着。有信心的意思是,藉着信,将神里面的接受到我的心里来,所以我一下就有信心了。
如果你有真正的信心,心里拥有从神那里来的心意的话,你一定是有行为的。如果你没有行为,说明你没有信心,你的心现在是和神断开的,所以才没有行为。
就好像我们去商场买东西时,商场搞活动买一送一,买一个大件送一个小件。你买一个冰箱,送给你一个暖瓶。我们只要付冰箱的钱,就能带回两件——冰箱和暖瓶。但如果你没有把暖瓶带回来,说明什么?说明你没有买冰箱。如果你买了冰箱,就一定会把暖瓶拿回来。因为没有买冰箱(信心),所以没有得到暖瓶(行为),这就是信心和行为的关系。
《圣经》里说,信心和行为是并行的,信心因着行为才得以成全。它们是并行的,不是分开的,如果你有真正的信心,一定会有行为。没有行为的原因是信心出了问题。
信心若没有行为就是死的。如果没有行为,并不是要去添加行为。因为信心出问题了,所以才没有行为。现在必须和神重新连接起来,心里得到神的应许、神的话语,这时一定会有行为出来。信心和行为是并行的,不是分开的。
真正的信心一定是有行为的,没有行为的原因是信心出了问题。信心是死的,所以才没有真正的行为出来。这个行为是指怎样的行为呢?
我们前面提到过有两种说法。很多人都是用律法去衡量人的行为。但基督徒的生活是不在律法之下的,我们是在神里面,是超越律法的,已经成为神家里的人了。
基督徒的行为、基督徒的生活不是被律法衡量的,是被什么衡量的呢?是被信心来衡量的。你的行为是从哪里出来的?是不是从信心里出来的?
神所喜悦的行为是从信心里出来的行为。因着心里相信神,所以就拥有了这个行为,神喜悦的是这个行为。
雅各书里面举了两个例子。2章20-21节:虚浮的人哪,你愿意知道没有行为的信心是死的吗?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把他儿子以撒献在坛上,岂不是因行为称义吗?
神夸奖、称赞了亚伯拉罕把以撒献在坛上的这个行为。亚伯拉罕把以撒献在坛上的这个行为是怎么出来的?
希伯来书11章17-19里有解释:亚伯拉罕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这便是那欢喜领受应许的,将自己独生的儿子献上。论到这儿子,曾有话说:“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他以为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他也仿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
亚伯拉罕献以撒的原因是什么?《圣经》说:“亚伯拉罕因着信,被试验的时候,就把以撒献上。”说他是因着信献上的。亚伯拉罕的行为不是随便出来的,因着有信心所以才出来了这个行为。
亚伯拉罕一百岁时得了以撒。以撒十几岁时,有一天,神呼叫了亚伯拉罕,说:“亚伯拉罕!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往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
当神向亚伯拉罕这样说时,刚开始他会怎么想呢?亚伯拉罕和我们是一样的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绝对不能说“神,行,我献”。因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不会马上就这样说,心也会乱,会复杂,或许他心里会出来埋怨的心。“神为什么这样做呢?神为什么让我把以撒献上呢?神为什么这么残忍呢?神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呢?”
但这时,亚伯拉罕的信仰已经很成熟了。这样慌乱之后,他的心安静了下来,开始思想,开始祷告。就在思想、祷告时,他想起神赐给的应许。希伯来书11章18节:论到这儿子,曾有话说:“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他想起了这个应许。当想起应许的时候,他心里产生了信心,19节:他以为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他也仿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
亚伯拉罕在思想寻求神的时候,他想起这个应许。“神应许我了,从以撒生的才要成为我的后裔。如果我把以撒杀掉,以撒死了,就不会有后裔,没有后裔,神的应许就会落空。但神既然给我应许了,这应许一定不能落空,既然神的应许绝对不能落空,那么我把以撒杀了,神还能叫以撒复活。”
所以他才有了19节里的信心。这个信心是从哪里出来的?是因着相信应许出来的。他心里记起了神的应许,神的应许进到他心里来了。因着相信应许,所以产生了这个信心。“我就是把他杀了,神还能让他复活的。那没事,我杀,我献,看神怎样叫以撒复活。”在亚伯拉罕心里产生了这样的信心。
因着有了这个信心,所以亚伯拉罕清早起来,带上以撒到山上去献祭。他把以撒捆绑放在柴上,拿刀要杀以撒。因为亚伯拉罕有信心,在整个过程中他不是犹豫的,不是害怕的,也不是心里埋怨的、想逃跑的,他是坦然做的。因为他心里有信心,“神还会让以撒复活的。”所以就坦然地往前迈步了。
亚伯拉罕的行为是怎么出来的呢?是因着相信神的应许出来的。因着信心,所以出来了行为。这是信心里的行为,因着信心而产生的行为。
神称赞了这个行为。但这个行为如果按着律法去衡量的话,律法第六条是不可杀人。现在亚伯拉罕拿着刀要杀儿子,就是杀人,如果按律法去衡量他就有罪了。所以亚伯拉罕的行为不是拿律法来衡量的,这是信心里的行为,是被神的话语引导的行为,因着相信神的应许出来的行为,是与神连接的行为。
基督徒的行为不再是按着律法来衡量的行为,而是跟神连接的,被神引导的行为,是一个活着的行为。律法是死的规条,我们现在不是面对死的规条生活,是面对着神生活。所以我们的行为,是被圣灵引导的行为,是心里跟神的话语连接起来的行为。
不只是亚伯拉罕,后面还有一个例子。
雅各书2章25节: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们从别的路出去,不也是一样因行为称义吗?约书亚记2章中,约书亚打发两个探子到耶利哥城去探听,两个探子去了妓女喇合家里。那时耶利哥城的兵丁发现了,就到妓女喇合家里来找,喇合将两个探子藏在房顶的麻秸中,之后对兵丁说:他们已经出城了,你们快去追赶吧!兵丁就去追赶,妓女喇合保护了探子。
那么,妓女喇合的这个行为是怎么出来的呢?当兵丁走了以后,喇合过来找两个探子,对他们说:“我知道耶和华已经把这地赐给你们,并且因你们的缘故我们都惊慌了。这地的一切居民在你们面前心都消化了……耶和华你们的神,本是上天下地的神……”这是约书亚记2章里的内容。
妓女喇合说:“我知道耶和华已经把这地赐给你们了。”这是神的应许。妓女喇合为什么将探子隐藏?因为她相信了应许。因为相信了应许,用应许的眼光看,这耶利哥城虽然现在还属于耶利哥王和耶利哥的百姓,但这地其实已经属于以色列百姓了。如果我现在还属于耶利哥王,一定会灭亡的。现在唯一得活的道路是我必须属于以色列百姓才可以。
妓女喇合的这个行为是怎么出来的呢?因着相信了神的应许,心里产生了信心。她的心里有了这个信心,“这地的一切已经属于以色列百姓了,那么我必须属于以色列百姓才能活。”她的心归向了以色列百姓,属于了以色列百姓,所以她欺骗了耶利哥城里的兵丁。
“妓女喇合接待使者,又放他们从别的路上出去,不也是一样因行为称义吗?”神现在夸奖了她的行为。这个行为是怎么出来的呢?是因为相信应许出来的,是和神的应许连接的行为。因着相信应许,喇合的心和以色列百姓一伙,所以骗了耶利哥城里的兵丁。
律法第九条是不可说谎,但妓女喇合现在骗了兵丁,说谎了。按照律法第九条衡量,这个行为是站不住脚的。但神却说这行为是好的,《圣经》里夸奖了这个行为。
基督徒的行为不是被死的律法衡量的,而是被活着的神的应许衡量的。你的行为是不是从信心里出来的?是不是和神连接而出来的行为?如果你和神连接着,那就是正确的;如果你没有和神连接,那就是错误的。
雅各书2章中的行为,不是律法之下的行为,不是律法衡量的结果。是与神连接,因着相信神的应许,被神的话语带领,顺着这个向前迈步的行为,是神所喜悦的行为。
我们发现亚伯拉罕献以撒,妓女喇合接待探子放他们从别的路上出去,他们都是相信了神的应许。神既然给了这个应许,就会按照这个应许去做,因着相信应许所出来的行为,这是神所喜悦的信心的行为。
雅各书2章里说的行为就是这样的一个行为。如果你有真正的信心,你心里真相信神的应许,在相信应许的基础上,所产生出来的信心才是真正的信心,这个信心一定会出来行为。但如果你没有出来行为(生活),那是因为什么呢?说明你和神是断开的,你心里没有神的应许,你心里没有神的引导,所以你的生活很混乱。
我是2000年4月份来的教会,2001年结的婚。来教会时我家里欠了两万元外债,我和弟弟都来教会学习《圣经》、传道,外债就由父母来还了。这从良心上是绝对说不过去的,但是神的旨意太分明了,所以就没有跟随良心,而是跟随了信心,跟随了神的旨意向前迈步了。来教会后我一直没有给家里打电话,但弟弟帮我转告了父母。我当时没有直接和父母联系,是因为我实在没法和父母说出口,父母当时也实在无法理解、接受我的行为。时间慢慢地过去,一年半后,我相亲了,双方看好后决定结婚。结婚要花钱,所以老师让我回家向父母要钱。这事对我来说实在是太难了,我怎么好意思回家要钱呢?我来的时候家里欠了两万元外债,父母挣钱非常不容易,他们种植大棚蔬菜,太难太累了。我怎么可以再增加他们的负担呢?我心里决定,绝对不回家向父母要钱。
我又偷偷地给弟弟打了电话,问家里现在还有多少外债,弟弟说还剩八千元。现在,八千不是很多钱,但十五年前的八千元还是很多的,特别对于农村来说。还有八千元外债,这可怎么办呢?所以我决定,绝对不能向父母要钱。
我心里有一个想法:我是传道人,不需要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车子,什么都不用,买上两床被,随便买一些生活用品和衣服,这样结婚不就可以了吗?吃饭也是在教会里吃。我想得非常简单,就好像革命年代结婚一样,喝点茶水,吃点瓜子就可以了,我是农村人,想得非常简单。
虽让我这么想,但老师那边不同意。老师之前就提了一句,说:“你得回家要钱啊!”听他这么说,我心里很排斥,表面上点头,但心里想:绝对不能回家要钱!
离结婚还有一个月时,开始准备结婚的事了。有一天老师来宿舍找我,在客厅里坐下后,老师说:“张洪军,你快结婚了,你得回家要钱。”我说:“老师,我不能回家要钱。我给弟弟打过电话了,弟弟说家里还欠着八千元外债。我来的时候两万块钱的外债都留给了父母,现在怎么还能回家要钱呢?我不能回去要钱。”我这么解释了。老师听完有点生气了,说:“张洪军,如果你不回家要钱,就别结婚!”我心里起来顶撞老师的劲儿了,我不是很外向的人,但老实人有老实人里边的犟劲。我大声说:“老师,不结婚就不结婚,反正我不能回家要钱!”
我直接顶撞了老师。老师很生气,就愣愣地看着我。他也实在不知道怎么好,就到另外一个房间去了,我也回了自己的房间。
虽然我没觉得自己不对,但是直接顶撞了老师,我感觉有点儿对不起他。但那又能怎么样呢?我绝对不能回家要钱!人得有良心才行,现在这种情况,我怎么还能向父母要钱呢?但因为刚才顶撞了老师,所以心里感觉不得劲,就默默地祷告了:“神啊,神啊,怎么办呢?”我祷告的时候,老师又回来冲我大喊:“张洪军,你父母或者你姐姐把钱花在你身上,他们能够蒙福,你知不知道?”
当老师这么喊时,我突然想起了《圣经》的话语:“无论何人,因为门徒的名,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喝,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人不能不得赏赐。”这是神给的应许,这是神给的祝福。因为门徒的名把凉水给这小子里一个喝,这人不能不得赏赐。
虽然我不是耶稣十二门徒中之一,但,是神让我传道的,这是确实的。我已经从心里把我所有的一切都放下来了,只听神的声音。是神对我说了话,所以我才出来传道的,这是非常分明的。因为是神让我传道的,所以如果父母把钱花在我身上,他们能够蒙福。这是神的应许。
那天,当老师这么喊的时候,神让我想起这个应许来,我的心一下子就改变了。
“啊,老师让我回家要钱,不是给家里增加负担,是为了让家里得福啊!”我心里太高兴了,一下子就站了起来。刚才还很紧张、很防备的,心里已经定下来绝对不能回家要钱,但临到信心的一瞬间,一下子就改变了。我站起来很不好意思,就挠着头笑着对老师说:“唉,老师,这样啊!老师,我错了,我错了,我回家要,回家要。”老师看我的心改变了,就说:“你回家要多少钱?”我就说:“要五千。”老师说:“五千就五千,什么时候回家要?”我说:“我下午就去。”我吃了饭,收拾了东西,下午就坐火车回家了。
本来我非常接受不了这件事,离开家的时候,把债都扔给了父母,现在却要回家要钱,我非常不好意思。但是现在,在我心底层不是不好意思的心了,我现在回去要钱,是让家里蒙福的。我是带着信心回去要的。
我和父母已经是一年半没见了,见面的时候觉得亏欠父母的地方多,他们为我受苦的地方实在太多,我妈哭,我也跟着哭。儿子就是儿子,这是改变不了的,神改变了父母的心。神的旨意已经这样了,那就接受吧,父母的心就这样越过去了。
我没回去之前,弟弟已经跟家里说了我要结婚的事情,我妈去借了五千块钱,我拿着五千块钱结婚了。结婚一年后,我回家里过春节,就问我妈:“妈,咱家的外债都还上了吗?”一共是一万三千元的外债。我妈说:“早都还上了。”妈妈说得很轻松,好像是不但都还上了,还有点余钱。我就又问了:“家里攒了一点钱吗?”我妈就说:“已经攒了一万了。”
一年的时间,家里除去一切花销,还了一万三千外债,还攒下一万多。以前我爸、我妈和弟弟三个人干活,一年最多收入一万三千块钱。现在我弟弟也来传道了,就剩下他们老两口干活,但那一年,他们俩挣了两万三千块钱。以前三个人一年最多挣一万三,但那一年去掉所有的费用净挣了两万三。
这信实的神完全按着应许来作工。家里所有的债务都还清了,还有余钱。后来神也一直看顾着、帮助着父母。十多年以来,神一直丰丰富富地赐给。
真正的行为什么时候出来呢?当我们相信话语的时候,当神的话语临到心里的一瞬间,我们的心就改变了。心改变以后就出来真正的行为,信心和行为是并行的。你有真正的信心,就一定会出来行为。
你没有行为的原因是什么?是你心里没有信心。你没有跟神连接起来,心里没有应许,没有神的话语,所以行为才出不来。现在重要的不是先去付出行为,而是应该在神面前得到真正的信心,重新和神联络。
基督徒的生活就是这样,要常常和神连接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过得与众不同。若没有跟神连接起来,我们就会和别人一样:自私、虚假、软弱;但当与神连接起来的时候,我们的心就跟以前不一样了,就能过新的生活,内心充满力量。
不断地听神的声音,被神的心引导,这才是活着的信仰。
诗篇22篇26节:谦卑的人必吃得饱足,寻求耶和华的人必赞美他,愿你们的心永远活着。“愿你们的心永远活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和神连接就是活着。一直和神连接,听神声音的人,就会过活着的生活。愿我们的心常常听见神的声音,被他引导,过他喜悦的生活。基督徒的行为再也不是被律法衡量了,乃是被神引导,神要的是这样的生活。和神连接,拥有真正的信心,从而行出真正的行为。
祷告:
爱我们灵魂的神,我们感谢你!感谢你引导我们的聚会。求神藉着圣灵的帮助,藉着话语不断引导着我们的心,不断在我们心里做着更新的工作。让我们的心都站在神面前,让我们这些义人都听到神的声音,能被神引导,过侍奉神的生活。神,我们在神面前承认,如果我们心里没有神的话语,没有神的心意,没有神的应许,我们就会过得软弱,常常被捆绑,被压制。可是当我们心里得到神的话语,得到神的引导,得到神的心意时,就不同了,我们就会非常有力量,能过一个明亮的生活。求神帮助我们,就像一天要吃三顿饭一样,求神常常用话语来填满我们的心。因听见神的声音,让我们的心有力量,过神喜悦的生活。一切交在神的手里。祈求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Mx�;�C��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