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读过一本书《钝感力》,受益匪浅。这是一本由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先生撰写的,很值得一读。“钝感力”,从字面可以理解为是感觉迟钝的能力,乍一看会给人一负面的感觉,但它并不等同于“迟钝”,换言之,在这一本书中,可以将它解释成“有意义的感觉迟钝”,它强调的是对困境的一种耐力,是为人处世的态度和“为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身为医学博士,后来又成为著名作家的渡边淳一先生,以自己早年做过外科医生的经验和生活中的遭遇种种,从医学和文学角度,也就是说,从肉体和精神两方面对人类进行观察和剖析,讲述了“钝感力”的重要。他认为,相比敏感、激进、张扬的人而言,具有“钝感力”的人,更易在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在面对外界的批评和情感的伤痛能不介怀于心,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社会的和谐相处,进而才能更容易获得愉悦和成功。
“在不同领域取得成功的人,无疑都拥有才能,但同时,内心必定具备正面意义上的钝感力。钝感是让人身上的才能发扬光大,开花结果的最大力量。”
书中有一个例子是关于遭受魔鬼上级当众狠批的K先生和N先生。
K先生被骂完之后第二天一如往常笑容灿烂地出现在公司,而N先生不能很好转换心情,思前想后,独自烦恼,自责,钻牛角尖。随即请假休息,拖着拖着辞职了。这里的K先生就是“钝感先生”,N先生就是“敏感先生”,这边一定是钝感先生占绝对优势又可靠。这个例子里,正面意义上的钝感力,可以被总结为这样的特质:遭受挫折不消沉,遭狠批也可以无动于衷,顽强面对挫折。我们平时也会有被老师所批评的时候,若像N先生那样一蹶不振的话,我们的学业事业一定是止步不前,困难重重的。
另一个例子是遭到退稿的新人渡边淳一先生和O先生。当时的渡边先生和O先生都是新人,花很长时间倾注了心血写好的作品一直惨遭退稿,实在让人觉得很郁闷。渡边先生或独自灌酒,心中暗骂编辑,酒醒爬起来,又有了新的写作欲望,重燃斗志,一切从头开始。
O先生自尊心强,手上很深,不容易振作。整个人消沉阴郁,再无写作欲望。这样的恶性循环中他从逐渐失去了发表机会到在文坛上完全销声匿迹。这里的O先生单纯敏感,容易受伤,一心认为自己有才华,有个性,一旦受伤,就不容易重新站起来,他这样性格的人,在进展顺利,周围一片赞扬声中,说不定会大展拳脚,成为大作家,可是风向一变,他马上会受挫。这时候需要重新站起来往前冲,而他没调整好情绪,最终失去了机会。一个人是否能成功,并非完全取决于才能,换言之,有才也不一定成功。这个例子里,正面意义上的钝感力,可以被总结为这样的特质:精神顽强,遭遇挫折,很快振作,重燃斗志。快速恢复,调整好情绪,重新站起来往前冲。我们需要的正是这种勇往直前的力量。
读完这本书后,便感到豁然开朗,以往心中的纠结和不惑,在作者细致入微、条分缕析的阐述中,了然于心。过去,我是个要强、心思又敏感的人,多愁善感,喜怒形于色,虽然在学业和事业上,一直努力进取,曾获取过一些成功和辉煌,却听不得别人的一点指责和埋怨,所以,每天都生活得身累心也累。在与人相处时,别人一句不在意的话,哪怕是一个随意的举动,也会令我浮想联翩,过于敏感的个性、谨慎的处事方式,常常扰乱我平静的生活,令我不安和自责,生出许多困顿,甚至于影响到身心健康。
《钝感力》这本书,慢慢地解开了我的心结,在书中,渡边淳一先生引用身边的例子和切身体验,在男女爱情、婚姻、事业、人生、家庭等诸多方面,还从医学角度出发,向我们阐述了“钝感力”的合理性,它实际上是一种很智慧的处世法则,对当代社会中的人们有着全新的启发,而他本人深受到钝感力的恩赐,并令他终身受益。渡边淳一先生即使成名后,仍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容不迫地应对生活中出现的一切,保持不败的地位。这令我想起了在中国尽人皆知的四字名言“难得糊涂”。“难得糊涂”是清朝乾隆年间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的传世题书,乃是他为官之道与人生之路的自况,因此也被称为“真乃绝顶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是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内心并发出的愤激之词”,这两者之间有着精妙的寓意相通之处。。
在生活中,“钝感力”与进取心同样难得,“忍耐、包容、专注”,是“钝感力”的三个元素。
忍耐,是一种品质、一种精神。在生活中,对于同伴的批评、朋友的误解,别人的指责,过多的争辩和“反击”实不足取,惟有冷静、忍耐、谅解最重要,细想一下,的确没有多少事情需要以“针尖对麦芒”的方式加以处理,运用钝感力把一些所谓的“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便会消除一些无谓的烦恼,摆脱不必要的刺激,因为忍耐,就会获得一份力量,在磨难挫折面前坦然豁达而不气馁,那么就会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好和精彩。
包容,是一种博大精深的境界和意境,是人的涵养、处世经验,能够原谅他人过错,不锱铢必较,耿耿于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和和气气地做个大方的人,这样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也将化作五彩的乐章,就会获取一个放松、自在的人生。
专注,少些私欲与歧视,多些理解和善良,难得糊涂,大智若愚,更好地专注那些有助于我们幸福和美好的东西,才能生活在欢乐与友爱之中。正如渡边淳一先生所说的“就情感而言,爱就是一种钝感力。”“凡事看得过重而自寻烦恼的时代,应该宣告终结了”。用有钝感力,努力地过好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