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凡齐微课】第二周——非命题(四)
今天和妈妈讨论到教书育人的话题,她对她读书时间偏短而略有遗憾。她还有一位好友,读书时间断断续续不过两三年,每每提起文化人就敬佩不已。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绝不像二十一天养成一个好习惯那么简单。这里的百年,还是需要社会百年的基本安定才能培养出来,故而人才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受教育、做学问、勤读书这件事也并非我们人生中前二十年的学习就可以结束,而是要做好贯穿一生的准备,时时刻刻 ,始始终终。
终身成长,终身读书(图片来源:度娘)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冉求跟老夫子“撒娇”说,老师您不要批评我们不努力,我们对您很景仰,但是我们能力不能及。
老夫子却不赞同,他认为很多事情不是没有能力达到,而是根本没有开始做。只要开始做,不管做到什么程度,才是真正的努力。
今天,我回顾了近期的文章,最新一篇和最早一篇拿出来对比了一下,确实有明显的不一样。具体哪里不一样,我自己也说不出来。
感觉在写稿的过程中,效率提高了,语言变得精炼,词汇用的准确,返回去再阅读之前的文章时,已经知道哪些地方可以改的更好。
不由得想到学生时代的语文课,老师不停地强调要练习语感。可语感到底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大概就是用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最近为了提升写作能力,听了很多写作课,读了许多写作书,老师也给了很多方法。可是方法也只是方法,至于能不能用,会不会用,具体怎么用是另外一回事。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连老夫子都不由得吐槽,大家既然都要出门走,为什么没有人按我说的走?即使我说的这是一条捷径,旁人也不愿意走。
妈妈也发出过同样的感叹,对我说:“为什么我跟你讲道理,你不听呢?这个弯路妈妈走过了,你明明可以避开。”
我想回复老夫子和妈妈,有些弯路,即使知道弯路,也要自己体验过了,才能肯定这是弯路啊。
主动和被动完全不同(图片来源:度娘)所以树人这件事,离不开一个主动。前段时间,同事来跟我感叹,现在带教老师为什么不愿意安下心来带新人?我把这句话原封不动的还给了我师傅。
师傅冲我笑一笑,说道,那他们也要愿意被我们带啊。
一个是老师要砍枝丫,另一个是学生要肯被修正。如若一个不愿意教,一个不愿意被教,这棵树的种子根本没有办法种下去。
还有一些学生,他看起来学的很认真,把老师讲的所有内容认真记下来,并且严格按此去做,这样的学生好还是不好呢?
事实证明,在学校里读书读得很好的人,在社会上将未必会有很大的成就。古人讲究六艺,讲究博学,所以树人不单包括学问,还包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这就引出另外一个矛盾点,要求一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却没有给予德智体美劳发展的时间或没有给每一科都配备因材施教的老师。
我1月9日参加了教资面试,一个星期过去了,我脑海中仍然不停的重复我当时的考试内容。由于不是师范专业出身,试讲环节对于课本知识的连续性不了解,其实并不是很自信。
原本我以为,小学段的内容应该是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的。可当我站上讲台,一是由于紧张,二是由于对课本不熟悉,我居然没有办法很顺利的把知识点试讲给老师听。
因为我知其然,却我并不知其所以然。
这是做学问的大忌。
我常常给我的学员讲,做人做事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是每年应届生工作第一课,新来的毕业生思路活跃,讲起道理来夸夸其谈。但是他们也一样,存在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
这也就造就了我们在传递知识的时候,都只说了知其然。而且就连这少的可怜的知其然,都很有可能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变化。
比如成语的乱用。
成语的来历,一大部分是跟历史故事结合在一起的。枯燥的去背成语,不仅复杂而且毫无意义,学生势必会对其失去兴趣。
怎样开卷才有益(图片来源:度娘)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可是由于有些问题只谈表面,就使其失去了一定趣味性。
百年树人大计任重而道远,值得认真的探索。
‖齐帆齐28天写作成长营 第(14)篇 1578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