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入职以来第三次在组会上分享文献。分享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仍旧做不到完整清晰地讲完整篇文献,有些地方需要师姐来补充说明,有些地方需要老师讲解。
不同于前两次的长战线(第一次提前一个月开始准备,第二次提前了2周),这回从找文献到讲文献的整个过程只预留了不到一周的时间,但专注度相较之前会更高,基本算是暂时放下手头实验一心一意看文献,查资料。
第一遍看完文献,自信心爆棚,觉得这次肯定没问题,第二天跟师姐聊思路的时候就被啪啪打脸,将野生型小鼠受到重复社交刺激时出现的社交回避行为与基因敲除鼠的行为变化混为一谈,赶紧回炉再造重新梳理。
按照文章逻辑,贴完展示PPT的结果图时是第二次翻车,图贴完了,整个人的逻辑还是混乱的,没办法从头到尾理清头绪。随后是修修补补,对可能会被提问的定义概念进行检索,和师姐讨论,以及找文章的创新点,然后调整PPT的顺序。这个过程耗时最长,直到组会开始前半小时才勉强整完。
会后分别同老师及师姐就如何更好地读文献、讲文献进行了沟通。发现了科研汪的专属悲伤——看不懂英文文献中的长难句。
不知道其他人在准备文献分享的时候压力有多大,反正科研汪每次将文献的前一晚肯定是睡不安稳的。但每经历一次文献分享,心态都会变得更淡定一些。也许是习惯成自然,也许是平时在文献阅读上下的功夫在一点点积累。
借用早读平台的宣传标语,给自己加油打气:A little effort everyday, you will make a big differenc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