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自大程度较低的人不一定缺乏自信,只是他对自己的知识持怀疑态度。我们没有从过去的经验中进行归纳性学习。在预测未来的状态中时,我们没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这证明了我们的思维障碍和扭曲。那么,我们的认知过程是怎样的呢? 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信息加工活动。通过对外在的六个感观对象,通过一定顺序组织再加工的过程,再通过六个感官输出相对应的行为方式。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从自己的感知开始的,如果没有自我的感知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出认知的,变为“沉默的证据”。我们寻找的地方,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比较容易让我们找到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们费劲地在别人的身上,在这个外在物质世界中寻找解答和快乐,结果却徒劳无功。主要原因就是:我们找错了地方。我们每天都可能遭遇到的种种事件,逐渐把眼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我们的内在世界,进而发现我们是自己思想和情绪的奴隶。所以,难怪我们无法获得自己相要的人生。心不净烦恼是痛苦的根源,必须根除它们,获得解脱。
现在的生活中,我们六个外在事物,即景色,气味,声音,味道,物体和思想通过相对应的六个内在的感官是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身体皮肤和大脑进入内心世界产生习性反应。然后释迦摩尼向内观察实相,发现这六个外界事物和我们的习性反应之间有个被忽略的连接,也就是内在的感知。这六个外在事物和相对应的感官相接触,就会产生感知,心马上会对它做出好坏评价,感知因而变成愉悦的或不愉悦的,我们因而升起贪爱或厌恶的习性反应。
这个过程极为讯速,习性反应已经反复多次后,我们的意识才察觉到,而这时习性反应已经强到以主宰控制心了。若是要克服习性反应,就必须觉知到反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而反应是从感知开始的,因为我们必须察觉到感知。也就有了“识”。“识”有了以后,你就会去辨别这究竟是什么,也就有了“想”。“想”有了以后,你的身体内就会产生愉悦或者不愉悦的感受,也就有了“受”。“受”有了以后,你就会开始产生贪求和厌恶的习性反应,这也就有了“行”。“行”也就造作了痛苦。这就是《心经》中的:“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而“受”,“想”,“行”,“知”,我们的外在世界“色”构成了“五蕴”,也就是《心经》开头的寻句: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对于内在习性反应贪婪和厌恶。也即是佛教中“三毒”中的“贪”和“嗔”。做不到的原因是你可能都没觉察到,真正迷恋和厌恶的是身体最深层的感知。而觉察不到,又是因为我们对于识,想,受,行的整个过程完全无知。对于身体内在的感知也是完全缺乏觉知能力,因此,我们一直纠结于最表象的图像,言语,思想和回忆。这种无知,也就是人们常说中的所为的“无明”,也就是“三毒”中的最后一毒“痴”。所以一切的一切从“无明”起。内观便是发泄现破解无知的方法。通过内观察最自然真实根本的感知来培养对根本感知的意识和平等心,从而达到“无无明”。这样人才能主动把智商用起来,而不是“贪”,“嗔”,“痴”被动控制。
不要轻易让“外部环境”决定你的“内部环境”。
网友评论